中国自动识别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rfid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视频 中国自动识别网

中国自动识别网

2024-07-03 23: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RFID技术在CAFTA 广西食糖物流配送中的应用前景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31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聂晓宇

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在所有味觉中,人类对甜味敏感且偏爱,需求量大,因此,食糖业被认为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 广西是我国食糖主产区,自1992年以来,其蔗糖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2006年起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巴西圣保罗的第二大产糖省(州),产糖量超过世界第五大产糖国——澳大利亚以及食糖出口大国——泰国和古巴。   CAFTA给广西食糖带来新机遇 食糖产业是广西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业,也是广西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甘蔗是生产食糖的主要原料,糖料蔗种植面积、原料蔗和食糖产量均高于全国总量的60%。“十三五”期间,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部署制定《关于促进广西区糖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和《广西糖业二次创业总体方案(2015-2020年)》,充分利用地理、资源和政策优势,抓住产业发展的转型期,全面推动食糖业多样性发展,使之在保障全国食糖供给安全、振兴广西地方经济、促进区域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 and ASEAN Free Trade Area,简称CAFTA)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里最大的自贸区。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十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CAFTA建设的全面启动,至2010年1月1日,贸易区全面建成且正式启动。广西作为CAFTA的物流枢纽,依托地缘优势,践行开放发展新理念,积极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经贸合作与友好交流,其国际影响力逐年提升。 随着CAFTA的不断发展,关税壁垒逐渐被打破,在不久的将来,东盟成员国间的关税配额将彻底取消,东盟十国除泰国外,基本都是食糖进口国家,食糖需求总人口接近6亿,按照世界年人均食糖消耗量计算,整个东盟每年要消耗食糖上百亿公斤,且其国内糖价高于我国,这有利于广西食糖进入东盟市场。从地理位置看,广西食糖的产地与东盟的消费市场距离较近,且交通便利,物流成本不高,食糖出口外运便利。巨大的需求及优越的条件使东盟市场成为广西食糖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广西食糖物流现状 在广西食糖的对外贸易中,物流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食糖物流配送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食糖进行拣选、分割、加工、包装、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经过多年发展,广西的食糖物流配送已初具规模,配送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区内设立了大型的食糖物流中心,可满足食糖外运的物流需求。然而,仍存在物流技术手段和物流基础设备投资不足的问题,由于食糖是吸湿性食品,运输过程的温度和湿度对贮存中的食糖有很大影响,一旦湿度过大、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食糖发粘返潮甚至流浆,这就增加了物流成本,如果受潮,食糖流通到下游企业甚至是消费者手中,更会使制糖企业信誉严重受损,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可以监测食糖运输过程中温湿度变化的技术手段,来降低食糖的受潮几率。   RFID技术在食糖物流中的应用 RFID技术可实现产品的自动化登记,通过对标签的识别获得货物的基本信息(产地、种类、温湿度等),能够直接在库门处远程大批量识别,无需核对及开箱检验,节省了物流作业时间,如图1所示。 图1  RFID技术在物流环节的应用     应用方案设想 根据食糖物流流程图,如图2所示。利用RFID技术进行全程温湿度监控,确保流入市场的均为高品质食糖。 图2  食糖物流配送作业总流程   生产 将可监测温湿度的RFID标签装入食糖包装内,记录生产时间、温度、湿度、规格、品质等信息。 入库 记录食糖的入库时间、入库时的温湿度、食糖在仓库内的实时温湿度。 运输 运输记录食糖的装车时间、装车时的温湿度、运送过程的温湿度变化情况、运送车辆的基本信息、驾驶员信息等。 下游接收 下游企业可通过读取大批量验收到货的食糖信息,既节省人工核算时间,又实时监测食糖的品质,对于有受潮倾向的食糖能及时发现并做退货处理,有效节省了时间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 此外,RFID 标签上的 EPC(产品电子代码)提供对物理对象的唯一标识,将 RFID 与IT 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 GIS、GPS 技术集成,构建现代化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物流全过程的信息管理,完成货物整个供应链上的物流跟踪和供应链的自动化管理,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透明化程度。如此,不仅降低了食糖物流环节的货物缺损率,提前预见并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为广西制糖企业解决了运输成本问题,也为广西食糖打开东盟市场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物流管理方法。   (作者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广西分中心)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20年第4期总第85期

延伸阅读: ·湖北为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应用高质量服务 ·建筑产品商品条码应用规则 ·多举措推进商品条码在MRO工业品行业应用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