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MA MB.01:三球一代测评,这才叫签名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pumaclydehardwood实战测评 PUMA MB.01:三球一代测评,这才叫签名鞋!

PUMA MB.01:三球一代测评,这才叫签名鞋!

2024-01-14 23: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一双签名鞋的颜值足够能吸引大众时,那它作为商品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当一双签名鞋能让人更深入地了解它的主人时,那它作为签名鞋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当一双签名鞋的性能可以获取大众的赞誉时,那它作为篮球鞋的存在,才是有价值的。

【实战体验】

先说下尺码,大家选择PUMA系列的篮球鞋,建议都按US美码的标准来选:

比如耐克的US9是对应42.5,PUMA的US9是对应42,那么平时耐克穿42.5的小伙伴,PUMA球鞋选择42就行,以此类推。

在选对尺码的前提下,三球1代的静态脚感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合理的楦形设计,加上厚实的泡棉填充,初上脚时的包裹体验非常不错,在做弯折等动作时,前掌的织物材料能达到很好的贴合效果,不会有任何卡脚感受。

前后掌区域的Nitro Foam存在感明显,前掌偏弹,后掌能踩出一定的下陷感,起跳落地时基本不会有震脚的感觉,单论静态体验的话,三球1代可以被列入“最舒适鞋款”的提名当中。

不过在训练时,你能明显感觉到三球1代的重量偏沉,接近450g的单只重量,相比ALL PRO,上脚三球1代会感到一丝丝累赘,但是在移动过程中,重量上的累赘感并没有影响球鞋在场上的灵动性,除了重心偏低的原因外,前掌类似欧文系列的球形外底,起到了关键作用。

无论是外侧还是内侧,三球1代都有做一定的内收,确保球鞋在做变向等动作时不会产生钝感,能够流畅地衔接到下一个脚步动作,对于擅长变向的朋友来说,这样的弧形设计是有明显的加成效果的。

当然了,极致的灵活也会带来一定的弊端,照例,拿出我们的防侧翻三要素:

重心不得高 √

外侧有加固 √

有防侧翻角 X

虽然三球1代的重心很低,前掌也在关键区域做了加固处理,但为了极致灵活而舍弃的防侧翻角,还是带来了一些隐患。对那些追求极致保护的朋友来说,三球1代并不是各位最好的选择。

除了防侧翻表现不够极致外,其它环节的三球基本挑不出什么毛病:

中底刚性很强,搭配后跟微微上翘的外底,整双鞋在跑动时的滚动感,也就是前后掌的过渡衔接非常出色。

前掌的启动感受良好,后跟上翻的TPU能够控制后掌外侧的形变,搭配较高的帮面,带来不错的支撑表现。

鞋头区域的热熔加固到位,起到保护脚趾踩伤的作用,抓地性能无可挑剔,即使是场地一般的外场,也能给到不错的抓地表现。

总结下来可以这么说:

如果你重视一双鞋的舒适度,缓震极限,灵活性,以及在打全场比赛时流畅的跑动感,那这双三球1代是值得各位考虑的。

但如果你不太信任自己的脚踝力量,同时对球鞋的重量非常的敏感,同级别的产品,大家能找到更好的选择。

目前市售的爆炸红配色货量较少,二级市场2000多,可以等等后面的大货配色,比如这双1月24号发售的黑红配色,将在PUMA电商平台、指定店铺(DEAL、KIKS、SOULGOODS、UNIK )以及得物APP进行发售。

MB.01首发“爆炸红”配色同MB.01黑红配色也将同时于1月29迎来PUMA自营店铺发售(上海太古汇、名人广场、淮海路旗舰店、上海IAPM、广州天环、三里屯黑标、北京蓝港、北京朝阳大悦城、北京来福士、北京西单大悦城、重庆八一、沈阳中街),纯粹冲着配色买的小伙伴,可以再等等。

【1 of 1】

在我看来,三球1代延续着PUMA篮球的传统:兼顾篮球和时尚的双重属性,而品牌早早在鲍尔第二个赛季就给他打造签名鞋,除了实力方面的认可外,我相信PUMA真正看重的,是这名球员传递给世人的“个性”。

从最早的外底照曝光,再到新奇的预热广告,PUMA一直想给三球营造出一种“外星人”的感觉,他足够“异类”,因为它足够“特别”,他不来自这个星球,也不是所谓的万里挑一,在这个世界,他就是唯一。

熟悉球鞋市场的我们,对这种用数字搭配“ OF ”或者一条竖杠“ | ”的标志肯定不会陌生,只要有它们【2 of 24 , 9 | 100】,就意味着限量,而限量款式,往往能引起一阵狂欢,但热度一过,总会有新王替代旧王,周而复始,就像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游戏。

可能我们会憧憬限量的球鞋,但被很多人忽视的点在于,这个世界真正限量的,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脚踏实地的生活,做爱做的事情,尽可能的过好每一天,你可以热爱篮球,热爱音乐,热爱那些你打心底喜欢,但不一定热门的球鞋,当你的生活过得足够充实,你又何必需要一双限量球鞋,来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