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临床科研成果有效降低PICC二次置管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picc置管从哪里留置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科研成果有效降低PICC二次置管率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科研成果有效降低PICC二次置管率

2024-07-16 09: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王璐 李佳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中长期输液的最佳途径之一,常用于输注抗肿瘤药物、肠外营养液等。记者近日从北京协和医院获悉,该院临床营养科PICC团队采用科学建模方法,耗时5年构建了PICC非计划性拔管预警模型,将北京协和医院PICC二次置管率从7.4%降低到1.0%,减少患者痛苦的同时降低了经济损失,保证患者治疗周期的顺利进行。

该团队负责人、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护士长孙文彦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该院PICC年置管量达4000余例,年门诊维护量高达3万余例,工作量居全国前列。

她表示, PICC导管通常经患者上臂静脉穿刺置入,将导管尖端送入至上腔静脉,“也就是离心脏非常近的位置”。PICC导管最长可留置一年,具体留置体内的时间视治疗方案而定。但PICC非计划性拔管一直是临床一大难题。由于输注液体及导管位置的特殊性,如未及时识别及处理并发症,易造成皮肤损伤、静脉血栓形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严重问题,可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在这些情况下,就不得不拔出导管,进行二次置管。

2019年,孙文彦带领团队用科研的方法解决临床问题,并成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集成学习构建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人工智能预警模型”。

她介绍,近五年,基于北京协和医院前期积累的50108例病例,PICC团队深入挖掘了与PICC非计划性拔管相关的风险因素。同时在北京、河北、四川、山西、陕西、内蒙古、重庆等7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所医院开展多中心队列研究,成功入组患者10007例,构建了基于集成学习的PICC非计划性拔管预警模型,并不断完善优化。该项目已在2024年顺利结题。

孙文彦介绍,基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研发的模型可实现“识别—评估—控制—评价”一体化预警。护理人员在给患者进行PICC置管前,会对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再依据风险高低和不同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实现早期风险识别、提前干预、关口前移。她举例说,对于急危重症、超高龄、肢体挛缩等患者,PICC团队都制定了相应的风险应对预案。

她介绍,就北京协和医院的临床应用效果而言,该预警模型自2021年11月在临床应用后,截至2023年6月,期间5216例PICC置管患者的二次置管率为1%。相较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期间的二次置管率7.4%,下降了6.4%。

据悉,该项目是北京协和医院在护理领域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团队共发表SCI 9篇、中文核心文章4篇,参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等2部标准及多部共识和指南,主编专业书籍1部,参编或参译书籍9部,申请专利2项,转化1项,解决了多项PICC临床护理的难点和痛点。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