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荧光定量PCR技术构建水源地典型致嗅物质2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pcr技术的种类及其应用论文范文 基于荧光定量PCR技术构建水源地典型致嗅物质2

基于荧光定量PCR技术构建水源地典型致嗅物质2

2024-07-11 16: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湖库是我国许多城市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1]。然而,我国35个城市水源水库中有80%的水体存在饮用水嗅味问题[2],其中由致嗅化合物2-甲基异莰醇(2-methylisoborneol,2-MIB)导致的水体土霉味问题居多[3-7]。由于该物质嗅阈值极低[5](4~16 ng·L−1),且很难通过常规水处理工艺去除[8],饮用水中残留的痕量2-MIB物质容易引发消费者对水质的担忧,威胁城市供水安全[4]。水源地嗅味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供水行业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9]。

2-MIB主要由丝状蓝藻生长代谢产生,这类蓝藻包括颤藻属(Oscillatoria)、席藻属(Phormidium)、浮颤藻属(Planktothrix)以及伪鱼腥藻属(Pseudanabaena)等[9]。丝状蓝藻导致的2-MIB嗅味问题可最早追溯到1983年,由于水源水库底泥附着生长的颤藻引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3个供水系统出现嗅味问题[10];1991年,MARTIN等[11]在密西西比某池塘中采集到一株产2-MIB的颤藻;1998年,日本学者SUGIURA等[12]在Kasumigaura湖中分离出4株丝状产嗅蓝藻,包括2株席藻、1株颤藻和1株鞘丝藻,发现这些藻种生物量与水体土霉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近10年来,我国关于水源地嗅味问题的报道越来越多。北京密云水库每年9—10月局部区域出现浮颤藻生长导致水体嗅味问题[7];上海市新建水源地青草沙水库由于丝状蓝藻爆发导致季节性嗅味问题[13];天津于桥水库、苏州东太湖湖滨水库、上海金泽水库及银川某化工园区水源水库等均存在由于不同种属的丝状产嗅蓝藻生长或爆发导致的嗅味问题[14]。

大部分水源地中2-MIB由丝状蓝藻产生,由于丝状蓝藻种类较多、形态相近,不同藻种具有不同的产2-MIB特征,甚至同一藻种在不同外部环境条件下也存在产嗅差异。传统方法主要依托显微镜镜检通过藻细胞形态进行藻种计数。然而,从细胞形态上无法区分产嗅丝状藻种与非产嗅丝状藻种,因此,无法特异性检测水体中的产嗅藻;此外显微镜镜检前处理耗时长,检测效率低,准确度与精确度较低[7]。致嗅物质2-MIB可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15]分析,但因仪器昂贵、操作要求高、运行维护成本高,大部分水源管理机构不具备该条件,且该方法只能测定水样中已产生的2-MIB物质浓度,无法提前预警,也不能鉴别产生来源。因此,有必要构建一种能特异性检测水体2-MIB产生潜力的方法。

由于丝状藻代谢产生2-MIB受相关功能基因控制,可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方法构建特异性检测2-MIB合成功能基因的方法。关于2-MIB的合成途径最初在放线菌中被发现[16],主要由SCO7701基因与SCO7700基因调控;随后,GIGLIO等[17]发现蓝藻中2-MIB的生物合成机制为GPP的甲基化和甲基GPP的环化反应,分别由GPPMT基因和2-MIBS基因调控。根据序列相似性分析,蓝藻和放线菌的2-MIB相关基因具有相对较高的相似度和同源性[18]。

本研究通过设计针对蓝藻中2-MIB功能基因的特异性引物,构建实时定量PCR方法,并采用实际水体检验方法的可行性,实现水源中丝状蓝藻的致嗅功能基因定量检测,进而评估水体产嗅潜力与产嗅风险,为水源嗅味问题的监测与预警提供实时、快速、科学的方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