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仿真入门3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pad仿真 ADS仿真入门3

ADS仿真入门3

2024-02-28 15: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们时常知道物理结构不同所产生的通孔、盲孔、埋孔,还有pad类型,以及现在经常用到的过孔anti-pad反焊盘技术等、背钻技术等,大多数工程师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Dota打累了,那就研究研究呗~

1. anti-pad与普通焊盘

普通焊盘

    普通焊盘TDR

普通焊盘TDR

普通焊盘在过孔直径为8mil时TDR差分阻抗降到了53Ω。(其余的过孔直径为10mi/12mil/14mil/16mil是我弄着玩的)

普通焊盘插损

Anti-pad

Anti-pad TDR

可以看出过孔直径为正常8mil Anti-pad TDR在经过过孔的时候最低降到70Ω左右,而普通焊盘在过孔直径为8mil时TDR差分阻抗降到了53Ω。(其余的过孔直径为10mi/12mil/14mil/16mil是我弄着玩的l)

Anti-pad插损

而插损方面,过孔直径8mil时,anti-pad插损在为-1.3dB@5GHz,即接收端功率为发送端功率的70%,相比普通焊盘为-3.2dB@5GHz,接收端功率只有发送端50%。

对anti-pad直径进行扫描分析

anti-pad直径扫描TDR

似乎anti-pad的直径越大,SI会越好,不过因为某些原因(我不知道),综合考虑在一个合适的尺寸会比较好,如某平台design guide要求:

某PDG关于anti-pad的建议

同轴线长度与SI的关系

设计同轴线

COAX设置

2000mil

4000mil 8000mil

竟然不受长度的影响????不科学啊,跟传输线不一样啊,同轴线特性接触的不是很多,后面找RF的人咨询一下再研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