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实验2】简单电子门铃(三极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ne555门铃实验报告实验结果数据 【电子实验2】简单电子门铃(三极管)

【电子实验2】简单电子门铃(三极管)

2024-02-20 18: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write in front🚩 

🔎大家好,我是謓泽,希望你看完之后,能对你有所帮助,不足请指正!共同学习交流🔎 🏅2021年度博客之星物联网与嵌入式开发TOP5~2021博客之星Top100~阿里云专家 ^ 星级博主~掘金⇿InfoQ创作者~周榜77»总榜1766🏅 🆔本文由 謓泽 原创 CSDN首发 🙉 如需转载还请通知⚠ 📝个人主页-謓泽的博客_CSDN博客💬 🎁欢迎各位→点赞👍 + 收藏⭐️ + 留言📝​ 📣系列专栏-电子实验_謓泽的博客-CSDN博客🎓 ✉️我们并非登上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

目录

🚩write in front🚩 

电子制作 

三极管的介绍 

电路元器件 

电路实物

仿真图 

电路原理简介

最后 

电子制作 

🔧简单电子门铃🔧

三极管的介绍 

由于本电子制作要用到三极管,所以来介绍下三极管。

半导体三极管简称为三极管或者是晶体管,电路中是非常常用到三极管这个元件的。三极管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三极管的内部含有两个PN结,外部有③个引脚分别是 ↓

集电极C基极B发射极E

如下图所示 👇 

提示:箭头方向就是发射极的导通方向,由基极向发射极。

发射区所掺杂的自由电子是最多的,也就是掺杂溶度是最高的。发射区掺杂溶度很高是要确保有足够的自由电子进入到基区、集电区当中的。

基区的掺杂溶度很低,且很薄,只有及微米。这里基区做的很薄是因为为了能让发射区的电子更加容易地进入到基点区。溶度很低是为了形成更小的基极电流,这样才能够有更多的自由电子流向基点区

集电区是收集载流子(近似于无),但是集电区的面积很大。

三极管最明显的功能就是:放大电流。这里用一句话来说为什么就是:流过基极的电流越大,流经到基区的自由电子就越多,相应的自由电子流过的集电区就越多。这就是为什么三极管能够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原理,这句话好好理解多读几遍很好理解的。

从上面所说的都离不开三极管放大电流的特性,其实也就是放大信号。不过在电子电路当中三极管作用是很多的不仅仅局限于放大信号的,还可以用做是信号开关,控制、处理等多种用途。

NPN型管和PNP型管的关系式是:Ic = βIb 和 Ie = Ib+Ic,其中β是三极管电流的放电倍数。从这里的公式当中可以看出,集电极电流是基极电流的β倍。三个极当中的电流,Ie最大、Ic其次、Ib最小。Ie和Ic都是差不多的,但都要比基极Ib电流大的多。三极管当中的放大作用就是将基极的输入电流Ib的变化规律转换为是Ic、Ie,所以,三极管就会具有放大电流的作用。

电路元器件  名称编号参数考值电阻R110kΩ瓷片电容C1104 = 0.1uf三极管

NPN Q1

9013三极管PNP Q29012扬声器BP8Ω开关S1.电池BT 3V二节五号电池万能板或洞洞板.. 电路实物

仿真图 

电路原理简介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电子门铃电路,当我们按下按键S1的时候,此时的扬声器BP就会发出响亮的类似于嘟嘟嘟~~~~~~~~~~~的响铃声音。

当开关S1闭合时,电流通过Q2的发射极→基极→R1→Q1的基极→发射极→电源负极。这样使Q2开始导通,Q2的集电极输出的电流使Q1迅速饱和导通。注意:流过Q2基极的电流是一个很小的电流,Q2导通后,发射极-集电极的电流是个稍大的电流,这才是Q1导通的关键所在!

Q1导通后,扬声器就有电流流过,使它发声,同时电容C1开始充电,充电电流回路为:Q2发射极→基极→C1→Q1集电极→发射极→电源负极。因为Q1已经饱和导通,所以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近似短路,电容C1充电的过程很短暂。此时电容C1充电的电压为左正右负。

电容C1左正右负的电压使Q2的发射结反偏,Q2关断。这时电源的电压通过扬声器加上电容C1两端的电压一起加到R1和Q1的基极,这个电压开始时是电源电压2倍,因为R1阻值很大,电容两端的电压又因放电而不断减少,使Q1从开始的饱和退到放大区,随着电容的电压减小,它的基极电流也在减小,最后使Q1截止。

电容放电结束后,C1左端电压又回到初始值。使Q2又开始导通,又进入下一个过程,电路就如此循环工作下去。

整个互补性自激多谐音频振荡器的振荡过程就是如此,振荡频率取决于电阻R1,C1的数值;R1与C1的乘积越大,电容C1放电时间越长,振荡频率越低,反之振荡频率会变高。

最后 

听说长按收藏按钮会有惊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