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及其发展途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mooncakes英语怎么读 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及其发展途径

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品质及其发展途径

2023-09-11 11: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问题与挑战

近年来,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已经引起很多学者和教师的重视,但由于缺乏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教师在实践中不免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简单地将思维品质理解为批判性思维,又将批判性思维片面理解为质疑。不少学生在口笔头表达时论述没有条理,缺乏逻辑性,无法以理服人。(2)目前应试教育依然盛行,严重阻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基本上满堂灌,注重知识的讲解与记忆,不注重鼓励学生去探究和创造,压抑了学生 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实际表现也的确令人担忧,存在不少问题。笔者收集了四百多篇学生作文,分析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表现情况。研究发现(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阶段性成果),学生在评价他人观点、评价他人论证过程、辩证地 看问题、运用多种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等方面较 为薄弱。例如,作文要求是:就是否需要建立男女分校制度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一篇作文持否定观点,指出了男女分校可能带来的两点问题,但没有提及包括专家观点在内的任何反方意见,即忽略了支持建立男女分校的看法。还有一篇作文的作者表示,虽然专家说单性别学校对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都更好,但无论专家怎么说,自己反正是会持反对意见的,这就明显属于盲目否定。此外,作者能否评价和反驳他人的论证过 程,以及能否运用多种类型的论据对自己的观点 进行论证,也是思维是否有逻辑的重要表现。笔者按照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列举了学生对与自我相反观点的反驳。结果发现,仅有小部分学生能够质疑论证过程——从反方观点得出的依据入手,质疑该观点的可信度。例如,在反驳美国教育家对男女分校的支持时,一篇文章谈到该观点不一定适合中国,因为两国国情存在巨大的差异。同样,另一篇文章也反对建立男女分校。在反驳反方观点——国外一些男校和女校的学生通过定期校际活动弥补异性间交流的缺失时,作者 给出的理由是该做法更加适合性开放程度较高的 美国,而不适合中国。在这两个例子中,有些学生注意到“建立男女分校”这一写作话题需要在中国国情下进行讨论,同时在评价能力方面质疑了反方观点得出的依据——基于外国国情,初步做到了质疑反方观点的论证过程。但相当多的学生在这方面表现薄弱。再者,学生在反驳别人观点时,采用的论据类型较少,评价能力整体表现不强。比如,学生反驳最多的一个反方观点是 “男女分校可以防止早恋的发生”。但是,只有少数学生能够给出合乎逻辑的解释,比如女校里也会有男老师;或给出事实,如列举新闻中有早恋但依然是学霸的学生;或给出可能的结果,如对恋爱不能正确认识从而做出错误行为等。大多数学生不能给出不同类型的有力论据。

三 、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途径

依据 “课标 2017 ”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思维 品质的培养要注重思维的逻辑性 、 创造性 、 批判性 , 而针对文本的意义探究是提升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本节将分别就文本分析及如何基于文本发展学生思 维品质提出教学建议 。

( 一 ) 文本分析的维度

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由表及里 , 看清事物的本质 , 掌握深度思考和思辨的能力等。要想 实现这一点 , 教师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深度解析 , 只 有自己理解透彻 , 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以北师大版高二英语必修3第8单元为例 。有老师是这么分析这篇文本的 :

The theme of Unit 8 is about adventure, lesson 1

is a travel agency brochure introducing their service

to the hikers ready to go to Himalayas. By studying it,

students will be familiar with this type of advertisement article.Besides, they will learn to get the useful information they need from a travel agency’s brochure. As a lot of students are dreaming of going to special places, the lesson can fulfill their interests.

(二)基于文本分析,推动思维的逻辑性发展

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让学生去梳理、分析阅读文本,但学生并不清楚如何去分析,我们也常常看到教师在学生口笔头输出时指出学生的表述缺乏逻辑性,而学生却很茫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欠缺在哪里。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缺失显而易见,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教给学生一定的逻辑思维方法,仅提醒学生要注意逻辑性是于事无补的。思维的逻辑性主要指人们在表述一件事情或论述一种观点的时候,前后是否是相关联的,是否有矛盾,段落之间是否顺序得当、条理清楚,所用论据是否能有效支撑论点,所得结论是否顺理成章等逻辑关系包括因果、主次、整体与局部、现象与本质、具体与一般等。思维的逻辑性主要表现在能够深入事物的核心,区分次要的和主要的、表面现象和实质的东西,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抓住问题的全面又不忽略事物的主要细节,厘清细节之间的关系等。学生思维逻辑性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时,通过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逻辑方 法,由学生分析框架,才能有效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比如,基于前文对喜马拉雅登山旅游广告的的文本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What type of writing is this text?

What kind of information can you get from i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arrangement?

What kind of image of the company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create?

Do you want to go there after reading this? If so, How does the writer achieve this purpose? Can you summarize the features of language or writing style? If not, how can you improve the writing?

类似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读完之后不仅知道参加这样的旅游团可以干什么,还能思考广告需要什么样的营销手段和策略,什么样的广告可以打动人心。学生需要思考广告设计和旅行社的目标如何配合,广告行文有什么逻辑等。长此以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生活或工作中问题的能力就能获得不断提高。

(三)冲破思维定式,设置任务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破除常规思维的心理障碍,避免受先前“定式”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师首先要抛却思维定式,高度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多看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并及时予以鼓励。对爱提“怪” 问题的学生,不要动辄训斥,轻易否定,而要善于发现他们思想的闪光点,给予鼓励比如,一位教师在课后反思中就记录了这么一个瞬间:

今天课上讲了马丁•路德•金的课文,读完文章后,我让同学们用一个或两个词来描述这个人,然后解释为什么。很多同学给出了 “deter- mined" "persistent" "perseverant" "strong character" 等词。这些都很好,但都没有出乎我的意料。王琳看起来走了神,好像不愿参加讨论。我叫了她,她才开始不知所措。我重复了我的问 题。她说"He is clever.”我有点不高兴,觉得 不搭边,问她为什么,她说"He was clever because he used a special way to fight."我接着问 “What special way?"她回答 “Non-violent.” 我 又问 "Why do you think this way was clever?" 她说“It can avoid blood.”我重复说,"Do you mean it can avoid bloodshed and many deaths?" 她点头说“Yes, yes."我突然意识到当老师能够 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机会时,学生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这位教师虽然开始习惯性地认为,这样的答案是不负责任的,与课文的意图并不直接相关。但可贵的是她依然给学生解释的机会。学生一解释,教师就发现,原来这个学生“标新立异”,展现出了很好的创新性思维。教师只有放空自 己,认真倾听,善于发现,及时鼓励,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受语言水平的限制,学生有时候说出的话让教师很费解,这种时候恰恰是学生大胆创新语言表达的一种尝试,比如,I opened the computer and finished my homework.这里的open显然不对,但能帮助学生顺利表达自己的意思。在任何一种语言中,虽然单词数和句子结构数可能是有限的,但它们可以被用来制造出无限可能的句子,这就是语言本身的创造性特征口七教师要有开放的心态,允许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鼓励他们用有限的语言表达自己复杂的思想,在充分肯定学生乐于表达的同时,给出正确的表达方式。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表达欲,又能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发展,使之不断进步。此外,设置情境,让学生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也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比较善于设计的任务是创编对话、改编故事、为故事续结尾等,这些任务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教学中也得到了教师的青睐。但是,教师自身也要勇于打破常规,创造出更多新颖的教学任务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同样是写一篇描述文,教师稍稍改变角度,就可以让这个写作任务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Have you ever read the book Gulliver's Travels? Suppose you are 20 cm tall and how could you describe a watch?

再比如,看图作文,图片选得好(如图1), 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图1看图作文题

对于上面这幅图,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可以写出不同的文章。

(1) 天气太热,熊猫的生存环境恶化,他们都被晒掉了颜色,不得不重新刷上黑色。

(2)气候变暖,导致北极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北极熊迁徙到南极,学习企鹅(背景里有企 鹅)将自己刷成黑色,希望能够生存下去。

(3)北极熊的生存越来越受到气候变暖的威胁,为了引起人们的重视,他们把自己刷成大熊猫的颜色,呼吁人类要像重视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他们。这样的写作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解放,没有了禁锢,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能自圆其说,逻辑通顺,就是一篇好文章。

在口头交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一个难题、一个困境等,让学生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既发挥了创造力又使用了语言,可谓一举两得。比如:

You and your group members will stay on an island by yourselves and you don't know when you'll be rescued. You can only take five things with you. Which five would you choose? Why?

a book, two bottles of water, a packet of biscuits, a compass, a pot, a blanket, an axe, a radio, a bundle of rope, a box of matches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需要考虑荒岛求生最需要的工具和方法,大家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能不一 样,交流之后才能达到共识。在解决这个难题的过程中,学生能打开思维,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同时也进行了口语交际,很好地将思维品质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四)深度挖掘文本,发展批判性思维

近年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西方国家受到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各国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在我国,批判性思维目前也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和讨论的重点。然而,批判性思维也是最容易被误解的概念。《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在对批判性思维的解释是对人或事情做出公正、审慎的判断,而非不加质疑地接受各种观点。而在《现代汉语学习词典》中,“批判” 指的是“有分析地对待”。也就是说,“批判性”不是对什么都进行批驳与质疑,予以否定,而是强调要有基于理据的自主判断。批判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和组成部分,没有批判就很难创新。广义的批判性思维包括两个维度口刃:批判性思维精神(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具有批判性思维精神的人拥有自我纠正的愿望、寻求真理的愿望等。而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应该具备极强的分析判断能力。Facione指出,批判性思维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具有批判性 思维能力不代表一个人倾向于使用批判性思维, 一个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精神也不等于他具备了 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语言学习者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敢于挑战权威,挑战“想当然”的说法, 挑战大众广为认同的观点、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会深入探讨一个行为、一个事件等的最根本的原因、社会影响因素或可能的结果等。

•不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积极地思考。

•对自己的判断或结论能够提供充足的理由。

•思考问题或看待事情比较全面,对各种证据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不急于摆明自己的态 度或观点。

•对他人的观点不轻易表示同意或不同意, 而是仔细分析之后才得出自己的结论。

•知道有些问题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去讨论。

从以上表述我们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维并不是仅指批判与质疑,它也包括积极思考、深度理解、分析判断、明辨是非、推理论证等。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盲从、盲信,具有批判性精神,对所遇到的事情以及所读到或听到的观点和方法有自己的看法,并具有分析问题、形成观点和策略以及自我纠正的能力。

以阅读为例,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融入阅读的各个阶段,教师需要不断启发学生去思考。欧阳护华,熊涛口以对阅读中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角度,他们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找到了一些有指导意义的方法。他们提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视角来设计教学:(1)基于“作者”概念的视角。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讨论,文本的作者是谁?代表了谁的声音?体现谁的利益?有何目的和功能?这些问题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从 “作品声音”的角度去挑战自己的思维。(2)基于对话性的视角。阅读就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 阅读的目的显然不在判断信息的正误;重点是引导学生投入到阅读、思考和评判中去,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凸显学习者的主体性。(3)基于体裁互文性的视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寻课文的出处,对比原文和课文之间的区别等,考虑为什么选择此文本,是否做了修改?意义何在?阅读活动和问题的设计都要考虑是否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分析、评价和推理论证能力,从而逐步提升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除了课前教师设计好活动和问题以外,课堂上教师更要善于抓住关键,及时追问,引导学生做出进一步反思,不断挑战自我,挑战已有的观点。关于如何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Paul"给出了一个问题框架,他将问题分为六大类,每类问题都举例明,这一框架可以成为教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设置互动类问题的重要参考依据。

Questions of clarification (请学生澄清或说明自己观点的问题):

What do you mean by ?

How does this relate to our problem/discus- sion/issue?

What is your main point?

Questions that probe assumptions (探讨关于前设的问题)

What are you assuming?

You seem to be assuming...

How do you justify taking that for granted?

Is that always the case? Why do you think the assumption holds here?

Questions that probe reasons and evidence (挖掘原因和证据的问题)

How do you know?

Why do you think that is true?

By what reasoning did you come to that conclusion?

Questions about viewpoints or perspectives (探讨观点和角度的问题)

You seem to be approaching this issue from perspective. Why have you chosen this rather than that perspective?

How would other groups/types of people respond? Why? What would influence them?

Questions that probe implications and consequences (探讨“启示和结果的问题)

What are you implying by that?

But, if that happened, what else would happen as a result? Why?

What effect would that have?

Questions about the question (关于问题的 问题)

Can we break this question down at all?

Is this question clear? Do we understand it?

Is this question easy or hard to answer? Why?

综上所述,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分析、评价、反思等活动来实现。教师首先要注意从口头、书面或多种模态的文本中发现有价值的思考点,精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通过分析、推 理、论证等,发现文本内容的关联性、逻辑性和言外之意并给出理由。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请学生对文本内容、观点、论述手段等展开评价,形成自己的观点。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不断反思,进行自我质疑与纠正,发展学生严密而有逻辑的思维。

四、结语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和使用语言要借助思维,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而学习和使用外语,则可以丰富思维方式,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应该说,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很多活动都能够促进学习者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从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并从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出发,寻找文本中学生思维的发展点显,该发展点可能是思维的某一种品质,如创新性或批判性,也可能是几种品质的结合。基于此,教师要设计出合适的学习活动和任务,并努力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生成,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追问或给予更高的平台,推动学生思维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在课堂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渗透思维品质培养竝。英语学科利用戏剧表演、英语文化节、演讲与辩论、读书会等活动,或通过开设文学欣赏、电影赏析等校本课程,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做事情的舞台,还可以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在体验、实 践、探究中得到提升。总之,思维品质的培养应该是在课内与课外的交融、预设与生成的碰撞、训练与实践的结合中逐步实现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免责声明:原文载于《课程 教材 教法》,2019,39(01),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章。

编辑|排版:禾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