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菜谱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mooc的视频怎么下载到手机 中国菜谱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中国菜谱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2024-05-10 09: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喜欢 0

阅读量:

197

作者:

邝江红

展开

摘要:

中国是享誉世界的美食王国,中国人对吃的重要性的认识始终贯穿中国文明的历史长河,创造了独具魅力的饮食文化。在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中,菜要有雅名,有典故,背后的故事说也说不完。因此,中国人非常重视菜肴的命名,认为一个美妙的菜名,既是菜品生动的广告词,也是菜肴自身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以愉悦精神,满足心理上的需要。在这种观念的驱动下,涌现了大量采用隐喻手法的菜肴名称:应用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动植物形象等来喻指菜肴。可以说,隐喻性的命名是中国菜谱名称的一个重要特色,其中蕴涵着浓郁的中国文化。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到来,中餐菜名的翻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已经有很多翻译工作者参与到中国菜名的翻译中来,但由于饮食文化的差别,加上缺乏统一的规范,许多菜名的翻译,特别是富有文化意义的隐喻菜名的翻译让外国客人看不明白,误解,甚至啼笑皆非。 从文化翻译观的角度来说,菜谱的隐喻翻译与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密切相关,处理恰当的隐喻翻译则会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菜名的隐喻翻译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它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把中国菜介绍给外国朋友,而且有助于让外国朋友更好地理解、接受中国饮食文化。 本文拟对有关的语言材料作细致透彻的分析、比较,并在此基础上从文化翻译的角度提出适用于带有隐喻现象的中国菜名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技巧。挖掘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是贯穿全文的一个重要线索。首先,中国的隐喻菜名源自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观念。在中国人看来,饮食不仅是满足生理需要的一种活动,而且还是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因此,人们往往赋予"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此不同,西方人则对"吃"抱着实用的态度,他们往往关注的是食物的营养或热量。其次,中国的隐喻菜名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密切联系,这种联系集中体现在"福、禄、寿、喜、财、吉"这六个文化主题上。只有把握了这些文化主题才能真正把握隐喻菜名中呈现的五彩缤纷的形象,才能通过翻译把中国的饮食文化介绍给外国客人。第三,推动文化交流,弘扬民族文化是隐喻菜谱翻译的一个重要目的。 在隐喻菜名现有的翻译成果中,存在两种走极端的现象:一种是完全放弃隐喻菜名的形象与文化内涵,把它翻译成"写实"型菜名;另一种是不顾文化差异,把隐喻菜名的形象直接"搬"进译入语中。这两种不加区别的方法都不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针对目前这两种现象,本文提出了"求同存异"的翻译原则,以达到既避免文化冲突又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目的。 此外,根据隐喻菜名的特点和菜谱作为实用信息文本的特点,本文还提出了信息原则、简洁原则和美的原则。在以上四个原则的指导下,本文提出了如下适用于隐喻菜谱的翻译技巧:再现原文形象并辅以意译和照片;再现原文形象并辅以意译和注释;音译加意译;音译加意译加补充说明;意译。 要在菜谱这样一个非常有限的空间里实现富有文化内涵的隐喻菜名的翻译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因此这项工作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从理论的角度来探讨隐喻菜名的翻译是一个亟待完成的课题。 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章分析中国菜名翻译中存在的典型性问题及中国菜名翻译研究现状。 第二章介绍翻译、文化与隐喻三者的关系。进一步指出了文化在隐喻翻译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在对中西方饮食文化作比较的基础上介绍了两者在菜品命名方法上的差异。 第四章分析隐喻菜名的功能、语言特征及其蕴涵的传统文化因素。 第五章提出隐喻菜名翻译的四个原则:求同存异,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原则;提供菜品基本信息的原则;简洁的原则和感染力的原则。 第六章根据隐喻菜名的特点,针对性的提出了五种翻译方法:(1)保留原语意象并辅以意译和照片;(2)保留原语意象并辅意译和注释;(3)音译加意译;(4)音译加意译加补充说明;(5)意译。 第七章对全文进行总结。重申文化翻译的目的:不仅使译语读者理解原语文化,还要把原语文化传播给译语读者。在对隐喻菜名进行翻译时,应更多注意原语文化内涵,尽可能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克服由于文化的差异带来的某些不可译性。

展开

关键词:

隐喻菜名 翻译 原则 方法 Metaphor-loaded food names Translation Principles Techniques

DOI:

CNKI:CDMD:2.2010.035590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