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中医助眠法之穴位按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march助眠 【医学科普】中医助眠法之穴位按摩

【医学科普】中医助眠法之穴位按摩

2024-07-06 05: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医学科普】中医助眠法之穴位按摩

中国医学传播

|

2024-05-15 17:16:31

0

失眠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又称睡眠障碍,指入睡困难、长时间无法进入高质量睡眠状态、或入睡后易惊醒等,中医称失眠为“不寐”[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范围内约1/3的人遭受失眠的困扰[2]。在我国有43.4%的成年人受到不同程度失眠的困扰[3]。近年来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在青少年中发病率也逐渐上升[4]。长时间处于失眠状态,会诱发多种疾病,通常,失眠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由于药物具有依赖性、还可能会出现口干、过敏等不良反应。因此寻找一种非药物治疗且无毒副作用的方法显得十分有必要。

多数情况下,失眠症的发生与本人的精神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存在直接关系。可采用中医技术—穴位按摩干预睡眠障碍,此技术简单、易学、便捷、无毒副作用,且有助改善睡眠质量[5]。接下来就来讲讲助眠可以按摩哪些穴位。

一、头部

1715764542642.jpg

百会穴:位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

印堂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是督脉经穴之一;

太阳穴:位于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百会、太阳、印堂为三个脑部穴位,《景岳全书》记载:“神安则寐”,脑为元神之府,百会穴位于脑部巅顶,属阳穴,也是督脉的重要穴位,具有调节阴阳、镇定安神的功效[6]。百会联合太阳、印堂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健脑益气、安神定志,大大增强穴位之间的协同效应,有效治疗失眠症[7]。

二、上肢

1715764551408.jpg

神门穴:位于手腕横纹处,从小指延伸下来,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处,神门穴是穴位按摩中最常用于治疗各类疾病合并失眠患者的穴位。中医认为,心是失眠发病的主要脏器,神门穴位于手少阴心经,故神门穴是治疗失眠最常用穴位,被认为是镇静、调节神志的首要穴位,按摩此穴可补益心气、安心宁神[8];

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掌侧腕横纹上两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有宁心安神,理气和胃,疏经活络等作用。常按摩此穴,使心包经气血畅通,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作用。又因手厥阴心包经历经上、中、下三焦,对肺脏、胃肠道疾病也有很好疗效。

三、下肢

1715764558887.jpg

足三里:屈膝取穴,在膝眼下三寸,是人体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称之为“长寿穴”。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所在的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循行从头到足,纵贯全身;

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为肝、肾、脾三条阴经交会之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的滋养,后天之精有赖于先天的促动。

涌泉穴:位于人体最下部足掌心处,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是足少阴经第一个穴位,按摩涌泉穴使足部血流量增加,进而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加速,减轻心脏后负荷。

肝、脾、心、肾同治,使肾水生、心火降、脾土旺、肝木畅、气血和,故而寐安[9]。

发生睡眠障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或多或少会造成影响。失眠的病机是阳不入阴,阴阳失衡,致使夜间不能入睡。可采用晚上临睡前1小时从百会→印堂→太阳穴→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进行按摩,以出现酸、胀感可耐受为度,(除百会、印堂外,其他穴位均为左右各一)每穴按揉2~5分钟,通过按摩经络使经、脉、气、血相互流畅,从而达到宁心安神,引阳入阴而入睡。通过以上穴位按摩1个月后未见睡眠改善者,或睡眠障碍较严重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热依拉.热合曼,陈俊逾.中医治失眠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24,42(2):141-144

[3]魏保生.失眠[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

[4]邓燕,段勇.2 型糖尿病与睡眠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4,35(3):128-132.

[5]陈爱珍,汪亚男,顾艳荭,等.老年失眠症患者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干预方案的构建[J].上海护理,2021,21(8):10-14.

[6]吴雪芬,郑雪娜,王艳,等.循经选穴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针灸,2020,40(5):465-471.

[7]黄瑞盈,马小琴,颜新凌.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的辩证选穴规律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21,56(3):404-408.

[8]左晓琳,杨琳,李琦,等.穴位按摩治疗失眠效果的系统评价[J].护理学报,2016,23(12):33-39.

[9]翁映虹,韦建萍,曾冬娟,等.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25(1):113-118.

撰稿: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药振兴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杨

   林杨  杜沂岚

初审:王怡

终审:伊传慧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到:

0

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