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跑好琼脂糖凝胶电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keep怎么跑出路线 如何跑好琼脂糖凝胶电泳?

如何跑好琼脂糖凝胶电泳?

2023-04-17 21: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更多实验干货内容欢迎关注:南京铭研生物

说起跑电泳,肯定有不少大神嗤之以鼻:跑电泳还不简单嘛!配块胶,上好样,插上电源就好啦。事实上,要做一张好看的胶图也是需要细心、耐心以及小编我贴心整理的实验攻略的。

一、选择合适的凝胶浓度

在制胶之前,需要根据目的蛋白的大小,选择合适浓度的琼脂糖凝胶,简言之,长片段的DNA选用低浓度的凝胶电泳,短片段的DNA选用高浓度的凝胶电泳。

分离不同大小的DNA片段所用的最佳凝胶浓度

二、制备一块凝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电泳之前最关键的是制一块好的琼脂糖凝胶,制胶时琼脂糖未完全溶解或是掺杂其他杂质,都会导致出现“千奇百怪”的电泳图。

如上图,由于制胶时溶胶不完全,形成一些浓度较高的凝胶区域,当DNA电泳经过这些区域时,部分DNA被阻碍形成的不规则的亮带。

制胶时需要注意:

制胶前:将制胶模具、梳子以及烧杯等物品洗净,以免干胶及其他杂质带入;

溶胶时:确保琼脂糖完全溶解,三角锥瓶内壁应没有粘附琼脂糖颗粒;

倒入溶液:制胶模具前必须充分混匀,以免制出来的胶出现不均匀的现象。

三、合适的上样量

图为同一基因组DNA,由于上样量不同而导致不同的电泳效果

根据经验,要电泳跑出可见条带的话,至少需要上样50 ng,但是0.5 cm宽的梳子最好不超过加0.5μg的DNA量,因为上样量过多会造成加样孔超载,从而导致拖尾或弥散,对于较长的DNA此现象更为明显。当然啦,加样量的多少还应依据加样孔的大小及DNA片段的长度而定,当加样孔大时,样品上样量应相应加大。

四、选择合适的电压

通常情况下电压越低,走出的电泳条带越平整。低电压电泳时,电泳缓冲液也不容易发烫,也能确保在电泳的过程中凝胶不会变形。当然电压太低,等待电泳结果的时间就会延长,综合考虑,一般控制电泳电压≤5V/cm,即可保证电泳条带的清晰度。

常见问题分析

1.DNA条带模糊,拖尾。

★ DNA降解—避免核酸酶污染;

★ DNA上样量过多—减少凝胶中DNA上样量;

★ 电泳缓冲液陈旧—建议经常更换电泳缓冲液;

★ DNA样含盐过高—泳前通过乙醇沉淀去除过多的盐;

★存在蛋白污染—电泳前抽提去除蛋白;

★ DNA变性—电泳前勿加热,用20 mM NaCl缓冲液稀释DNA。

2. DNA条带淡弱或无DNA带。

★ DNA的上样量不够—增加DNA的上样量;

★ DNA降解—避免DNA的核酸酶污染;

★ DNA走出凝胶—缩短电泳时间,降低电压,增强凝胶浓度;

★ 分子大小相近的DNA带不易分辨—增加电泳时间,使用正确的凝胶浓度。

3. DNA marker条带扭曲。

★ 配制凝胶的缓冲液和电泳缓冲液不是同时配制的。使用同时配制的缓冲液。电泳时缓冲液高过液面1~2 mm即可;

★ 电泳时电压过高。可以在电泳前15分钟用较低电压(3 V/cm),等条带出孔后,再调电压;

★ 尽量慢慢加样,等样品自然沉降后再加电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