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IGBT行业市场规模及产业链分析 时代电气是未来功率半导体发展的有力竞争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igbt模块生产厂家 2022年IGBT行业市场规模及产业链分析 时代电气是未来功率半导体发展的有力竞争者

2022年IGBT行业市场规模及产业链分析 时代电气是未来功率半导体发展的有力竞争者

#2022年IGBT行业市场规模及产业链分析 时代电气是未来功率半导体发展的有力竞争者|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IGBT:2025 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过百亿,目前下游应用以工控为主

2025 年全球 IGBT 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06.55 亿美元,2021-2025 复合年增速为 9.89%。 根据封装形式,IGBT 可分为 IGBT 单管、IGBT 模块以及 IPM 模块三大类产品。IGBT 单 管通常由一枚 IGBT 芯片封装而成;IGBT 模块往往由多个 IGBT 芯片和二极管芯片组成, 将其以绝缘方式组装至 DBC 基板上,再进行模块化封装;IPM 即在 IGBT 模块的基础上增 加驱动 IC 等外围电路。2020 年全球 IGBT 单管/IGBT 模块/IPM 的市场规 模分别为 15.9/36.3/14.3 亿美元,我们分别对新能源汽车、风光储、工控、家电等下游细分 领域的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后加总,预计 2025 年可分别增长至 26.96/61.55/18.04 亿美元, 届时全球 IGBT 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美金大关。

当前下游市场以工控为主,家电、新能源车、风光储持续发力。2020 年 IGBT 下游应用领域中工业控制占比最大,为 49%。家电/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风电/储能分别占 市场份额的 23%/12%/9%/6%/1%。随着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需求的爆发,新能源领域 有望为 IGBT 市场打开未来增量空间。

2.IGBT 产业链结构及竞争格局:IDM 模式为行业主流,全球市场由欧、日厂商主导

IDM 模式利于发挥上下游协同,为行业龙头主要选择。IDM 即垂直一体化模式,是一种集 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销售等多产业链环节于一体的一条龙产业运作模式。全球 重要的 IGBT 企业大都采用该模式,如海外龙头英飞凌、富士电机、三菱电机,及国内龙头 时代电气、士兰微、比亚迪等。此外,斯达半导采用 IDM-lite 模式,自主设计产品但主要 依靠晶圆代工,也开始自建产线。

由于先发优势,全球 IGBT 市场主要由欧、日厂商所控制:根据 Omdia,2020 年,在分立 IGBT 器件领域,全球龙头供应商英飞凌占据近 30%市场份额。中国厂商士兰微排名第十, 占有全球 2.62%市场份额;在 IPM 模块领域,三菱电机为全球龙头企业,占据全球 32.89% 市场份额。国内士兰微、华微电子进入世界前十,分别排名第九、第十位,享有全球市场 1.64%/0.89%市场份额;在 IGBT 模块领域,英飞凌为绝对龙头,市场份额占 36.5%;国内 斯达半导排名第六,市场份额占 2.8%。虽然近年来,国内厂商 IGBT 竞争力不断提高,市 场份额持续扩大,但总体来看,当前全球 IGBT 绝大部分市场仍旧为海外龙头企业所垄断。

3.时代电气:新兴装备业务打开营收增量空间,IGBT 铸造第二成长曲线

公司的新兴装备业务包括功率半导体器件、工业变流产品、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传感器 件、海工装备,代表了多个公司重点布局的具备较高增长潜力的方向。截止目前,公司在 各个领域均已产出了多款代表性产品。在未来,“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的“双 碳”战略的提出,有望为公司的新兴装备业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功率半导体领域,根据公司 2021 年年报,公司推出了以 IGBT 为核心的多款功率半导体 器件及模组,2021 年公司 IGBT 轨交、电网占有率国内第一;工业变流产品领域,公司 产品包括中央空调变频、轧机中压传动变频、矿用车电驱系统、风电变流器、光伏逆变器 等,2021 年矿卡电驱系统、风电变流器、中央空调变流器持续批量交付;新能源汽车电 驱系统方面,公司与一汽集团、长安汽车等国内一流汽车制造商开展深入项目合作,2021 年新能源车电驱系统交付量超 8.5 万套,乘用车电驱年销量首次进入行业前十;传感器领 域,公司传感器产品已形成 6 大类、12 系列、600 多种产品,覆盖轨道交通 60%的应用 领域,2021 年全年交付额同比增长 320%,稳居国内轨交领域市占率第一;海工装备领 域,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深海作业机器人、海底挖沟铺缆产品、甲板及海底采矿等产品,2021 年在国内市场新签多个订单。

我们认为,时代电气是未来功率半导体发展浪潮的有力竞争者,主因有:1)功率半导体产 能加速扩张,IDM 模式助力技术持续迭代升级;2)中高压 IGBT 领军者,向光伏、新能源 车等中低压布局打开广阔成长空间;3)公司、集团内业务高度协同,“示范效应”助力产 品开拓市场;4)前瞻布局 SiC,国内首条六英寸 SiC 产线已建成。

竞争力分析#1:功率半导体产能加速扩张,IDM 模式助力技术持续迭代升级

拥有 6 英寸双极器件生产线,HVDC 晶闸管世界首创。HVDC 晶闸管器件是高压直流输电 (HVDC)相控换流阀中的核心部件,换流阀决定了直流输电工程的最大通流能力和运行电 压,而晶闸管的容量直接决定换流阀的综合性能。2006 年,公司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 6 英寸 8500V 商用 HVDC 晶闸管。经过数年发展,公司现已建成 6 英寸的双极器件产业化 基地,主要生产 HVDC 晶闸管、普通晶闸管、整流管、二极管、IGCT 及功率组件。截止 2020 年底,公司已为国内外 23 个 HVDC 工程提供产品,销售超 5 万只 HVDC 器件,间接 为国家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建设节约资金近 35 亿元,市场占有率位列前茅。2020 年,时代 电气 HVDC 晶闸管上榜工信部“国家级单项冠军”名单。

“并购+内生”打造高压 IGBT 业务,当前二期产线加速爬坡。公司于 2008 年收购加拿大 Dynex 75%股份,由此揽获设计、封装关键技术及 4 英寸生产线,继而成功开拓大功率 IGBT 业务。2009 年,公司建成国内首条六英寸高压 IGBT 模块封装线。2014 年,公司建成国内 首条 8 英寸高压 IGBT 芯片生产线,年产 12 万片 IGBT 芯片,可配套生产 100 万只 IGBT 模块。2020 年,国内首条 8 英寸车规级 IGBT 芯片生产线顺利下线,年产能 24 万片,满 产后预计可配套生产 200 万只车载 IGBT 模块。据公司最新年报显示,IGBT 二期芯片产线 自 2021 年年底已正式投产,目前正经历产能爬坡阶段,产能利用率近 80%。

公司在 IGBT 沉淀 10 余年,技术持续升级迭代。截止目前,公司 IGBT 芯片主要采用第四 代平面栅 DMOS+技术和第五代沟槽栅 TMOS 技术。2021 年,公司成功研制出车用 750V 精细沟槽 IGBT,且顺利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实现了向第七代精细沟槽产品的跨越。此外, 公司还申请了多项复合栅结构的 IGBT 芯片专利,实现了平面栅极和沟槽栅极共存于同一芯 片,从而大大提升芯片密度。未来,公司拟进一步建设低压逆导 IGBT 设计及工艺技术平台, 并完成 750V 精细沟槽逆导 IGBT 产品的定型与小批量应用。

公司功率半导体业务采用 IDM 模式,有利于实现技术积累,加速更新升级。一方面,IDM 模式囊括设计、制造、封测全工艺环节,使得公司在研发过程中的技术积累更加全面、深 厚。另一方面,在 IDM 模式下,公司各个环节产线有更强的配合能力,生产更加迅速、自 主、可控,以满足不同客户特色化、定制化的工艺需求。因此,IDM 模式有望进一步加快 公司的技术迭代速度。

竞争力分析#2:中高压 IGBT 领军者,向光伏、新能源车等中低压布局打开广阔成长空间

轨交及电网用高压 IGBT 起家,2021 年国内市占率第一。2014 年,公司一期 IGBT 产线成 功建成,产品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电网等高压领域。近年来,公司逐渐构建了以“U”型 槽与软穿通为核心特征的高压平面栅 IGBT 芯片技术体系,形成了完整的高压领域产品线。 其第四代平面栅 DMO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 1700V-6500V 的高电压领域,如轨道交通、电 网:在轨道交通行业,公司的高压 IGBT 产品大量应用于我国轨道交通核心器件领域;在输 配电行业,公司生产的 3300V 等系列 IGBT 批量应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百兆级大容量电力 系统,为我国柔性输配电工程的建设提供核心技术保障。根据公司 21 年年报,2021 年公 司高压 IGBT 轨交、电网占有率国内第一,且成功研制出 3300V/6500V 智能集成功率模块 PCU 2.0 样机、卡片式转模双面散热 IGBT 模块样品,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

高压 IGBT 产品竞争力突出,3300-6500V 产品性能对标英飞凌。公司旗下 3300V-6500V 电压的 IGBT 产品在饱和压降参数上略优于英飞凌 同系列产品,输出电流时承受的电压更小,导通功耗也更低。此外,在开关损耗参数上, 公司 3300V-4500V 电压的 IGBT 产品性能与英飞凌同系统产品基本持平。

向中低压领域不断拓展,车规级 IGBT 为主要发力点。公司通过深入开展 IGBT 芯片元胞技 术、终端技术与背面技术研究,构建了以“沟槽+软穿通”与“精细沟槽”两代技术为支撑的低压 沟槽栅 IGBT 技术体系。其第五代沟槽栅 TMOS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电、光 伏等中低压领域:2020 年,公司二期 IGBT 产线顺利下线,产品投向新能源汽车等中低压 市场,拟最终形成年产 24 万片 IGBT 芯片,实现装配约 240 万台新能源车,已揽获东风、 广汽订单等知名汽车厂的批量订单;2021 年,公司研制出车用 750V 精细沟槽 IGBT,已通 过科技成果鉴定,整体水平国际领先。

凭借在高压 IGBT 及新能源大巴电驱系统的积累,车用中低压 IGBT 产品有望迅速打开市场。 公司IGBT业务切入低压难度相对较小。一方面,公司在高压IGBT领域积累深厚,轨交对IGBT 产品可靠性、耐温性、寿命等要求非常严格;另一方面,公司于 2007 年便涉足新能源大巴电 驱制造领域,而新能源大巴相较于新能源汽车而言,除电驱功率稍高以外,功率密度、可靠 性、耐温性等性能要求基本一致。同时,电驱主要由小型电机与车载 IGBT 驱动模块组成, 故公司从新能源大巴电驱制造中形成的技术积累,将有助于公司车载 IGBT 的进一步研发。

相较于国内其它 IGBT 代表性厂商,我们认为时代电气的 IGBT 产品有如下优势:1)公司 的二期中低压 IGBT 产线已进入产能爬坡阶段,功率半导体及新能源汽车电驱业务的营业收 入或将于短期内实现突破。我们预计,公司 2022 年新能源汽车领域 IGBT 营收将突破 11 亿元,届时在该领域配套汽车数及营收规模位居国内首位;2)公司产业链模式为 IDM,相 较于 Fabless 模式,产品的货期更短、可控性更高,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合能力更强;3)公 司的IGBT产品已实现750V-6500V全电压覆盖,在国内IGBT供应商中电压覆盖范围最广。 由此,公司不仅能与大多供应商一样,制造用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等中低压领域的 IGBT 产品,是国内唯一实现 3300V 以上轨交、电网等高压领域覆盖的公司;4)IGBT 技 术对标英飞凌第七代,技术水平属国内领先;5)公司的 IGBT 产品在轨交、电网、新能源 汽车电驱等多个领域均有优质客户积累。多个重要客户装机的“示范效应”利于公司对下 游市场的进一步开拓。

公司各类 IGBT 产品均已积累一批下游优质客户。2020 年,公司高压 IGBT 获南方电网项 目,同时承接了国家电网 IGBT 大额采购订单,车载 IGBT 获东风、广汽批量订单。2021 年,公司开拓新能源发电领域成果显著,公司光伏 IGBT 产品已进入光伏行业头部企业供应 链,制氢大电源入围中石化名单。此外,公司拟进一步与广汽、东风合作成立合资公司, 通过连接市场绑定客户。(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竞争力分析#3:公司、集团内业务高度协同,“示范效应”助力产品开拓市场

公司及控股股东产业布局完善,自有多种 IGBT 应用场景,便于发挥上下游协同效应。公 司涉足轨交装备、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电驱、新能源发电等多项业务,其核心产品中的 IGBT 均可用公司自有产品进行替代安装、甚至定制化生产。公司控股股东株洲所拥有“电 气传动与自动化、高分子复合材料应用、新能源装备、电力电子(基础)器件”四大产业 板块、九大业务主体,亦可为公司生产的 IGBT,以及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提供使用平 台。此外,下游应用端可以将产品的使用情况反馈给上游研发、制造端,便于公司对技术 工艺进行调整。公司、集团业务上下游一脉相承,有望发挥强大的协同效应。

产品可先用于集团、公司内部自有产业,通过“示范效应”快速开拓下游市场。一方面, 在公司自有业务内,装配有公司自主研发的 IGBT 器件的牵引变流器、风电/光伏逆变器等 产品受到市场高度肯定,进而展现出公司生产的 IGBT 性能的优越性。同理,在集团间,公 司生产的 IGBT,以及风电变流器、光伏逆变器供应给集团的风电事业部制造风电整机/光伏 EPC。2020 年风电整机的畅销,又通过“示范效应”为公司的 IGBT 等产品赢得市场口碑。 综上,通过公司自身及株洲所完备的产业链,公司及其它各个部门生产的产品可以实现快 速组装、使用。此后,产品优秀的性能将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进而取得更多下游客户 的肯定,有助于公司、集团开拓市场。

竞争力分析#4:前瞻布局 SiC,建成国内首条 6 寸碳化硅芯片产线

基于碳化硅衬底的功率器件相较于普通硅基器件在性能上优势明显。碳化硅材料具有禁带宽 度大、电子饱和迁移速率高、热导率高、击穿电场高等性质,在高温、高压、高频、大功率 电子器件领域和航天、军工、核能等极端环境应用领域有着传统硅基材料不可替代的优势。 据 Wolfspeed 和 Rohm 的研究显示,相同规格的碳化硅基 MOSFET 与硅基 MOSFET 相比, 其厚度可大幅减小至原来的 1/10,相同规格的碳化硅基 MOSFET 较硅基 IGBT 的总能量损耗 可大大降低 73%。我们认为,碳化硅材料是半导体材料领域中具备广阔前景的材料之一。

碳化硅价格不断下探,有助于加速市场渗透。目前而言,成本高,技术难度大是限制 SiC 需求的主要因素。但据 CASA 统计,碳化硅产品的价格近几年来快速下降,2020 年主流产 品与 Si 产品的价差持续缩小至 3-4 倍,部分产品缩小至 2 倍。对 SiC 带来的成本增加和系 统成本节约两要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后,我们发现在仅考虑电池成本节约的条件下,当 SiC MOSFET 成本下降到 IGBT 器件成本的 2 倍左右时,将具备经济效益。若考虑使用 SiC 带 来的冷却系统节约、外围器件节约、整体空间节约等,当 SiC MOSFET 成本下降到 IGBT 成本的 2-2.5 倍时就将具备经济效益。

全球 SiC 器件市场规模 17.78 亿美元,2025 年有望扩张至 60 亿美元。随着产业链技术的 稳步提升、过去几年的产能积累及 SiC 成本的逐步下降,SiC 在电动汽车、光伏逆变、消 费类电子等细分市场的渗透速度或将高于预期。我们预计,2025 年全球碳化硅器件/碳化硅 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分别为59.79/38.58亿美元,2021-2025年CAGR达到35.42%/55.79%。

公司拥有国内首条 6 英寸 SiC 芯片生产线,并已于 2017 年底调试完毕并投入运行。公司 掌握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 SiC MOSFET 芯片及 SBD 芯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其“高性 能 SiC SBD、MOSFET 电力电子器件产品研制与应用验证”项目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实 现了高性能 SiC SBD 五个代表品种和 SiC MOSFET 三个代表品种,电压等级覆盖 650V-3300V,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工业传动等多个领域。

目前公司的碳化硅系列产品已得到部分应用。基于 3300V 全碳化硅器件的牵引变流器在深 圳 1 号线正式载客运营,牵引能耗降低 10%;由公司 C-Car 平台孵化的我国首款基于自主 碳化硅研制的大功率电驱 C-Power220s 已于 2021 年底正式下线,实现了 SiC MOSFET 在 汽车电驱中的应用,电驱系统效率最高可达 94%。未来,公司拟进一步开发 650V-4500V 等级的 SiC SBD、SiC MOSFET 芯片及耐高温的功率模块,并在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装备等领域批量应用,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