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升级!英特尔显卡新驱动大提升,帧数提升最高225%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i5-11400显卡驱动 赶快升级!英特尔显卡新驱动大提升,帧数提升最高225%

赶快升级!英特尔显卡新驱动大提升,帧数提升最高225%

2023-03-29 15: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昨天还在打游戏,突然被好兄弟电话打断,说是intel的显卡驱动更新了,好像性能提升了不少,我立马就过去吃了顿饭,顺便把借他玩的A770拿了回来,今天给大家测试一下最新驱动4091版本和老驱动的不同。

说来也是有趣,A770的Alchemist GPU架构出自前VEGA架构设计师Raja之手,这位大佬经手后的RT单元设计逻辑完全符合绿厂的专用核心调配BVH计算、统一着色器资源等特性,所以只要驱动优化得当,后期自然是“战未来”的角色。

首先说说我这套测试家当吧,英特尔A770大概是RTX3060到3060Ti水准,所以为了和大众玩家环境匹配,我用的是一颗i5-13490F网红CPU,这颗CPU最大睿频4.8GHz,L3高达24MB,特别适用于国内的网游环境。

散热器使用的是微星M360迫击炮一体式水冷,该水冷也是定位主流消费玩家,性价比高,冷头较为安静。

主板是微星的Z690刀锋钛,这主板也是我们的常客了,供电总计16+1+1,带i5级CPU简直是,拿捏,现在这个主板似乎停产了,大家要入高性价比Z板考虑买微星Z790-P吧。

我现在用的老一版驱动是3490号,而新一代驱动驱动号为4091。

首先我们来看看基准性能的对比,GPGPU上老版驱动对比新版驱动单精度浮点算力有些许提升,幅度1.3%。

然后是3Dmark Timespy基准性能测试,显卡新驱动对比老驱动DX12图形性能略有提升。

继续,我们来看看新老驱动在游戏上的表现,测试环境为1080p,画质为中,游戏我选择了《杀手3》、《F1 2022》、《赛博朋克2077》、《CRY6》、《战地5》和《dota2》,其新老驱动在同场景下帧数变化如下

更多游戏参考官方也有进行公布,提升幅度和我自己测试的游戏基本接近。

可以看到,新驱动对游戏的提升还是挺明显的,并非只是一两个游戏提升,而是随机选的几款游戏平均帧数都有或多或少的提升,但是与游戏全程流畅度最相关的最低帧数,《孤岛惊魂6》提升幅度达到了75%,而《赛博朋克2077》提升甚至达到了夸张的229%!

然后我们再看看专业方向的提升,首先是AV1编码的测试。AV1是2015年开始,由微软牵头、30多家高科技公司共同开发的下一代开源视频编码。相比H.265,AV1不仅开源,为用户剩下了一大笔使用费,还有着非常优秀的压缩率和帧间预测可操作性。

目前,绝大部门的主流视频剪辑软件都支持AV1编码,包括目前最流行的剪辑软件剪映、视频批处理软件FFmpeg、很多短视频用户喜欢的万兴喵影等都支持了AV1视频编码。直播方面,全球通用性极佳的OSB推流软件29 Beta版也开始支持AV1硬件推流。

我分别对比了Adobe PR 2020导出和支持AV1的剪映,在多媒体工作方面,A770新驱动提升剪映Av1编码性能7%,而PR以H265输出则没有明显提升。

而在3D建模方面,我使用目前最流行的UE5基准测试工具,测试了A770在1080p工作环境下的平均帧数,新驱动在同一场景下的平均帧较老版驱动低了3fps。

总结

新驱动面向游戏进行优化,绝大部分游戏平均帧数均有提升,最低帧提升明显。生产力软件

AV1编码速度有显著提升,H265略有下降。

其实A770从刚发售时性能一般、兼容性不被人看好,到现在基本不存在兼容性问题,游戏性能也逐渐从3060水准提升到3060Ti,英特尔GPU部门的努力不少玩家都看在眼里,我这种买了A770的,也算是不枉掏那几千块,值了。A770这张卡的设计和性能都挺让人感到满意的,而且价格不贵又不用担心矿,希望英特尔显卡部门的大佬们继续努力,将这张显卡的潜力挖到极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