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公布卫星照片证明巡航导弹打击效果,俄说专机运回残骸破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f117残骸被运回了吗 美公布卫星照片证明巡航导弹打击效果,俄说专机运回残骸破解

美公布卫星照片证明巡航导弹打击效果,俄说专机运回残骸破解

2024-07-16 12: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巡航导弹打击

近日关于美军巡航导弹打击效果的问题美俄各执一词,俄罗斯继续坚持2018年4月13日美国,法国和英国发射的巡航导弹大部被击落。然而,由于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非常难以拦截,俄国的说法也非常令人怀疑。五角大楼声称所有的导弹都击中了目标。

卫星照片

俄罗斯称,105枚盟军导弹中只有22枚达到目标。 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总参谋部主任办公室主任谢尔盖鲁德斯科伊在4月25日对记者说,105枚巡航导弹中有两枚盟军导弹坠毁并被俄国捡到。据俄罗斯国防部称,坠毁的导弹据称正在被俄国军方进行检查。

俄军公布的残骸照片

俄军方说盟军的部分导弹没有达到目标,显然是因为技术故障,造成民用物体遭到破坏和平民死亡。德斯科伊说 “其中包括战斧巡航导弹和空中高精度导弹在内的美军导弹残骸被两架飞机运送到莫斯科,现在他们正在接受俄罗斯专家的检查,这项工作的破解结果将被用来改善俄罗斯的武器。“

此外,俄罗斯人也否定了化学武器的存在。俄国提出的证据是如果他们认为这些物体含有有毒物质,那么当大型导弹击中目标后可能传播污染浓度,成千上万的人将不可避免地被化学武器伤害到,然而事实上没有发生。这一切说明美军撒了谎!

但是,五角大楼对俄罗斯的主张表示异议。美国仔细评估了打击后的目标遗址,并坚称袭击的三个地点是沙林毒气?美军联合参谋部主任肯尼思·麦肯齐在4月19日告诉记者说:“事实上没有一个人逃脱,只是基于事实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此外,美国坚称其发射的导弹全部打向目标。 美国称俄罗斯在误导世界舆论,通过播种怀疑和混乱来掩盖事实。

前美国空军情报总监中将大卫德普图拉说,美国达成目标是不言而喻的。即使俄罗斯人及其盟友拦截了一些入境巡航导弹 - 或者坠毁一些导弹 - 它与目标被摧毁没有任何区别。

卫星照片

大卫德普图拉说称:“在最近发生有巡航导弹打击中,揭露俄罗斯关于截获盟军巡航导弹的假新闻和误导信息很容易。” “只需看一下预期目标的”之前“和”之后“照片,答案就是让所有人都能看到。破坏目标的期望效果已经完成。俄罗斯人是否截获了任何导弹都无关紧要,因为目标被摧毁。目标的准确程度表明,导弹袭击的目标已成为目标,但同样,这些攻击的效果所期望的效果。

俄罗斯人声称,虽然俄军自己的先进S-300V4和S-400没有参与抗美拦截 - 他们也没有这样做,是升级后的叙国地对空导弹击落了大部分美英的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

大卫德普图拉说俄罗斯的主张是可疑的,因为它实际上不可能对低飞导弹提供防空覆盖 - 只有点防御才是真正可能的。由于战斧和其他巡航导弹飞在非常低的高度,极其难以被探测跟踪和拦截,因为地球曲率影响。地面雷达对低空目标视距短,一般只能发现12英里以内的低空目标。

防空专家美国空军上校迈克曾担任F-4G野鼬鼠和F-15E战斗机的教官说,巡航导弹对防空系统是一个极大挑战。 因为地球不是光滑的大理石,陆地建筑物和树叶都阻挡雷达视线。距离雷达越远,检测低空目标就越困难,因为地球曲率上升,而且显然目前全世界还没有超视距火控雷达。

迈克说即使从1000英尺到500英尺的高度变化也很小。由于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下降甚至超过25%。雷达视界的公式是1.23倍,由于地球的曲率,雷达失去了看到地面的能力。

地平线雷达

一个部分的解决方案是将雷达安装在高处,这就是为什么你会看到地平线上的雷达。大约在1980年以后,苏联人开始在桅杆上放置雷达,以扩大雷达视野。

迈克说,至于两枚坠毁的导弹,俄罗斯可能已经找到了一些残骸。任何武器并不完美,无论哪个国家都一样,导弹都可能发生故障。然而,俄罗斯说的大部分被拦截的说法值得非常可疑。

那么,美俄的说法,各位你到底相信哪一家的?美军公布的卫星照片靠谱吗?是不是合成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