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助力打响细菌耐药的“阻击战”!王明贵教授解读中国CRO感染诊断、治疗与防控指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cro是什么意思的缩写 新药助力打响细菌耐药的“阻击战”!王明贵教授解读中国CRO感染诊断、治疗与防控指南

新药助力打响细菌耐药的“阻击战”!王明贵教授解读中国CRO感染诊断、治疗与防控指南

2023-12-20 11: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CRO或CRGNB)是对临床抗感染治疗威胁最大的耐药细菌,因其治疗药物选择十分有限,许多患者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为了总结应对CRO感染的循证医学证据和诊疗经验,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国家卫健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耐药评价专委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委会联合发布了中国首个《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诊断、治疗与防控指南》(以下简称中国CRO指南),英文版指南于今年发表在《微生物、免疫与感染杂志》(JMII)上。在近日举行的IDSC第九届学术大会上,指南编写联合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明贵教授在接受《感染医线》的采访中,与我们分享我国CRO的流行趋势及中国CRO指南的特色,以及全球首个氟环素类抗菌药依拉环素在治疗CRO中的优势。

01

《感染医线》:能否介绍一下近年来我国CRO的流行特征,以及应对CRO的关键措施?

王明贵教授:在CRO中,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是大家比较关注的耐药细菌,其中CRKP属于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CRAB和CRPA属于不发酵糖细菌。近年来,这三种CRO的流行趋势有所差异。

CRKP的检出率从2005年的不到5%一直增长到2018年的25%左右;最近四年略有下降趋势,主要得益于抗菌药物管理(AMS)措施的加强、药物使用强度(DDD)的下降,但其检出率仍处于高位水平;而且整个CRE的检出率近年来有增加趋势,从2016年的4%增加到近年来的9.5%左右。

鲍曼不动杆菌的整体耐药水平较高,CRAB检出率达70%左右,虽然近年来同样略有下降趋势。

CRPA的总体趋势向好,呈逐年下降趋势,检出率由2005年的35%左右下降至近年来的20%左右。

△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CRKP、CRE、CRAB和CRPA的检出率变化

在应对CRO挑战的关键措施方面,首先是要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措施,提高抗菌药合理应用水平。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等相关文件,强调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合理应用与管理,此类药物的DDD明显降低,此后我们可以看到CRO的检出率略微呈下降趋势。

第二是要加强多学科协作,临床中需要尽快检测出CRO、明确病原诊断,同时要尽可能将各种耐药酶型检测出来,结合药物PK/PD特征进行精准用药。这个过程需要各个临床科室与临床药理学、临床微生物学、医院感染控制等各个学科协同合作。

再者,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关于CRO诊断、治疗和防控的指南,未来需要进一步推动指南规范的落地实施,提高CRO的规范化诊疗水平。

此外,需要加大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和引入。近年来CRO检出率总体上仍维持高位水平,也和我们新型药物十分有限相关,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我们的可选治疗手段更少。这就好比社会需要增加警力来维护治安,把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如果我们有了更多有效的药物选择,除了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对延缓药物使用寿命、减少细菌耐药也有重要意义。

02

《感染医线》:中国CRO指南已经发表在JMII杂志上。我们知道国际上也有IDSA、ESCMID等“指南”。您认为我们自己的指南对国内CRO诊疗和防控将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王明贵教授:细菌耐药问题是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除了中国以外,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的CRO也呈高发态势。近年来,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感染病学会(ESCMID)相继发布了耐药革兰阴性细菌的“指南”,实际上IDSA发布的是指引文件,不是严格意义的指南。中国CRO感染诊断、治疗与防控指南是我们自己制定发布的高质量指南,有突出的中国特色和重要的推广意义。

首先,我们是严格按照WHO指南制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遵循GRADE评价体系进行文献检索、系统评价,基于国内外的循证医学证据所形成的指南。其次,我们的指南专家组的多学科特色非常明显,有来自临床感染、微生物、院感,以及重症、血液、儿科等三十多位多个学科的专家。该指南对16个临床关键问题采用PICO(人群,干预,对照和结果)方法,进行证据收集、分析,既有国外的文献,也有国内的文献和中国专家的意见。

△中国CRO指南提出的16个PICO临床问题(图源:BISC2023,王明贵教授报告幻灯)

我们在形成指南推荐意见的时候,会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国内的药物可及性以及临床用药的习惯。例如,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国内更常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而欧美国家则是氨苄西林-舒巴坦。应该说,我们的CRO指南会更加接近国情、更加接地气。而这个指南能够发表在JMII杂志上、得到高水平期刊的认可,将使更多国际同行了解中国CRO诊疗和防控的现状及经验。

03

《感染医线》:中国CRO指南在“临床问题8”中提到,依拉环素治疗CRE和CRAB相较于替加环素更具优势。能否介绍一下此类新型药物的特性和优势?

王明贵教授:目前我们国内CRO治疗主要依赖于所谓的“三剑客”,即多黏菌素类药物、四环素衍生物和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四环素衍生物也是我们CRO治疗的一类主要用药,国内十几年前上市的替加环素大家已经比较熟悉,近两年上市的还有依拉环素和奥马环素,其中依拉环素是全球首个氟环素类抗菌药,在四环素核心D环中引入氟原子,使其药物性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依拉环素最主要的药物优势有两方面,第一是抗菌活性强,对CRAB和CRE的体外抗菌活性比替加环素高2~8倍。替加环素对CRAB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勉勉强强在4mg/L左右,临床上进行药敏实验时经常会出现敏感或中介/耐药“左右摇摆”的情况,刚好在折点附近漂移,所以很容易出现药敏试验误差。如果抗菌活性能够增强几倍的话,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另一方面,依拉环素的组织浓度要更高一些,从一些PK/PD研究中可以看到,依拉环素在腹部、心肺、骨和脑等多种组织中都能够达到靶浓度,推荐剂量下的用药可以达到较高的临床成功率。

△依拉环素治疗CRE和CRAB的优势(图源:BISC2023,王明贵教授报告幻灯)

中国CRO指南在针对CRAB肺部感染的治疗中指出:“与替加环素相比,依拉环素在肺组织中的浓度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因此,依拉环素比替加环素更有优势,临床疗效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中国CRO指南对依拉环素的说明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也是治疗CRO的常用治疗药物,尤其是CRKP和CRPA引起的感染。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主要覆盖KPC酶型,对NDM酶型无抑制作用;而依拉环素能够广泛覆盖产A、B、C、D各类β内酰胺酶型的肠杆菌目细菌。另一个可用于CRO治疗的是多黏菌素,荟萃分析显示多黏菌素和依拉环素治疗MDR细菌感染的疗效相当(临床治愈率发生比为1.03,95%CI:0.83~1.27),但多黏菌素的肾毒性较大,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高达30%~60%,停药率>20%。

目前,依拉环素已经有多项关于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s)治疗的国际临床试验,以及包括腹腔感染和其他多种感染类型的真实世界研究,证实了依拉环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优势。期待该新型药物在国内上市后,我们能够积累更多中国的临床经验,扩大应用范围,让更多患者获得有效治疗,助力我们应对细菌耐药的威胁。

王明贵 教授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长

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首任主委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真菌病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委会副主委

ESCMID会士,ISAC会士

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牵头承担科技部“973”项目、国自然重大项目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