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Sustainability发表我室关于作物吸收微塑料通道与机制的最新成果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crack什么部位 Nature Sustainability发表我室关于作物吸收微塑料通道与机制的最新成果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Nature Sustainability发表我室关于作物吸收微塑料通道与机制的最新成果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2024-04-04 07: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二:生菜根(左图a和b)和叶(左c)中的0.2 μm聚苯乙烯塑料微球以及小麦幼苗根(右图a-d)和茎(右图e, f)、叶(右图g, h)中的2.0 μm聚苯乙烯塑料微球

 

图三:环境扫描电镜显示小麦新生侧根的生出导致在主根周边产生明显缝隙

 

真实环境中发生植物吸收富集微塑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这也意味着微塑料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而存在于我们所食用的肉类和奶制品中(图4)。我们目前还不了解摄入微塑料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需要对微塑料摄入的健康效应开展研究。但即使摄入微塑料没有明显的副作用,由于塑料中含有害的化学添加剂(如增塑剂、阻燃剂等),这可能会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另外,除了可能产生人体健康风险外,从农业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考虑,也亟需对塑料垃圾的堆放及微塑料向环境的排放进行有效监控。

图四:生菜和小麦吸收和传输微塑料颗粒的过程及其在食物链中传递路径

 

相关研究发表于7月13日的Nature Sustainability 杂志上,Nature Sustainability还同期刊发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著名土壤生态学家Matthias C. Rillig的评述文章,专门对该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和高度评价。他认为这项工作标志着陆地生态系统微塑料研究的重要里程碑(marks an important milestone for terrestrial plastic research)。论文被接受后,应Nature Research Sustainability Community邀请,论文第一作者李连祯副研究员和通讯作者骆永明研究员为“Behind the Paper”专栏撰写了题为“Crop plants are taking up microplastics”的文章。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与南京土壤研究所合作完成,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893-020-0567-9

Matthias C. Rillig教授评论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893-020-0583-9

Nature Sustainability Community文章链接:https://sustainabilitycommunity.springernature.com/posts/crop-plants-take-up-microplastics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