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 单核性能为什么难以提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cpu速度慢 CPU 单核性能为什么难以提升?

CPU 单核性能为什么难以提升?

2023-04-18 20: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CPU单核性能提升,在业界一直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虽然CPU能够通过增加核心数量的方式来提升多核性能,但是在复杂的应用场景中,单核性能的强大依然不可或缺。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多核性能的强悍是基于每个单核性能强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许多软件任务只能积极调动单核性能,依赖单核发挥作用。

但是CPU的单核性能,近年来确实在整体上提升步伐较为缓慢。比如说2010年发布的Intel i7-970,其单核采用westmere架构,CPU主频为3.2GHz,拥有12MB大容量三级缓存,作为旗舰芯片不论是性能还是稳定性都非常成熟。在后面的十年里,旗舰芯片单核性能的提升空间,相比于多核来说并不大。

CPU的单核性能,取决于指令集、时钟速度、缓存和制程等多个因素。近年,制程对旗舰芯片性能的影响并不大。而现阶段中,CPU单核性能发展的瓶颈已经慢慢显露出来。

第一个CPU单核性能提升难以突破的问题是:CPU中单个指令所需时钟周期长。在CPU单核任务中,后序指令依赖前面指令计算结果。

CPU 每秒要处理来自不同程序的众多指令,CPU 每秒执行的周期数,以 GHz(千兆赫)为单位,CPU中单个指令所需要的时钟周期越长,那么CPU每秒执行的周期数就越少,时钟速度就越低。

过去增加计算单元ALU来提升单核性能,但单纯增加ALU会使recorder单元扇入过大,使模块内聚程度低,阻碍CPU时钟速度提升。

第二个问题是缓存大小和读取速度不足。L1级缓存读取速度快但是空间小。L2、L3级缓存空间大,但速度慢;缓存小或慢,会拖CPU单核性能后腿。

甚至在近几年,许多处理器的单核性能与缓存大小、读取速度有很强的关系,让许多游戏玩家下了“缓存越大,打游戏越流畅”的结论。

那么CPU厂商如何进行CPU单核性能提升突破的?我这里以英特尔第12代酷睿桌面级处理器为例给大家示范。

第一, 通过架构升级,实现每时钟周期指令数IPC提升。英特尔第12代酷睿桌面级处理器采用的性能核(P-Core)(Golden Cove架构),相比于上一代的Cypress Cove,实现了19%的IPC提升,也就是说在同样的时钟速度(频率)下,处理器的性能也提升了。

第二, 如果想要提高计算速度,对程序指令的控制也很重要。比如说加快指令拾取和解码的速度,这样能够在指令计算前端部分就提高速度。

12代酷睿桌面级处理器,在性能核(P-Core)上,将解码器宽度由4个升级为6个,每时钟周期执行uop从6个增加到8个,解码长度从16字节增长到32字节。而且编码预期还改进了分支预测精度,分支目标增加;乱序引擎分配从5路增加到6路,执行端口从10个增加到12个。在前端部分,大大减少了指令拾取和解码的时间。

在指令集方面,能效核(E-Core)还率先支持了AVX2指令集,支持AI操作新拓展等技术。

第三, 在载入和存储部分,性能核(P-Core)通过AGU增加专用的执行端口,载入缓冲和存储缓冲更深,载入延迟更低。

而且能效核(E-Core)的指令缓存增大至64KB,并且增加使用了双载入、双存储单元的配置,二级缓存增大至4MB,并且支持深度缓冲和高级预取器。

而且能效核(E-Core)的指令缓存增大至64KB,并且增加使用了双载入、双存储单元的配置,二级缓存增大至4MB,并且支持深度缓冲和高级预取器。

这样一来,不论是在时钟速度、指令集计算需要耗费的时钟周期长短上,还是在缓存大小及速度上,CPU单核都能取得不错的进步。比如说单核单线程对比下,英特尔第12代酷睿桌面级处理器中的能效核(E-Core)同频延迟性能相比于六代酷睿提升了40%以上。

而英特尔第12代酷睿桌面级处理器在Geekbench5跑分测试中单核成绩也达到了2800分左右,相比于三年前的i9-9900K又翻了一倍,其单核采取的升级策略显而易见取得了成效。

综上所述,目前CPU单核性能提升的路径和方法不外乎在指令集、CPU时钟速度和缓存上下功夫。在未来或许还有将CPU和内存封装在一起的方案来提升对指令调取的预测,但所需要付出的成本更大,所以暂时还不在厂商大规模制造的考虑中。

虽然CPU多核性能提升是近年来CPU厂商的主流方案,但是CPU单核性能提升带来的好处也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对部分应用和游戏来说,单核性能决定了其最终表现,追求单核性能强大的处理器的用户,近期也可以关注英特尔第12代酷睿桌面级处理器系列里的i9-12900K、i7-12700K这类产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