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生化检查各项指标的含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cad测量面积为什么不显示窗口 血生化检查各项指标的含义

血生化检查各项指标的含义

2022-05-28 00: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血生化检查各项指标的含义

总胆红素 正常情况:  增高: 急、慢性肝炎,梗阻性黄疸,血色素沉着症,肝癌,胆结石,胆管炎,肝硬化,溶血性疾病。间接胆红素 正常情况:  增高: 溶血性疾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直接胆红素 正常情况:  增高: 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害,肝癌,肝内结石,胆道阻塞。尿素氮 正常情况:  增高: 高蛋白饮食,少尿,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痛风,多发性骨髓瘤,利尿剂,消化道出血。  降低: 妊娠,低蛋白饮食。肝功能不全。肌酐(血清) 正常情况: 男性: (44。2-133) ummol/L; 女性: (70。7-106。1)  增高: 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肢端肥大症,巨人症。  降低: 肌营养不良症,尿崩症。肌酸 正常情况: 男性: (12。96-38。1) ummol/L; 女性: (26。7-70。9)  增高: 肌营养不良症,多发性肌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发热,妊娠,饥饿,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降低: 甲状腺机能减退,使用苯丙酸诺龙等药物。  尿酸 正常情况: 男性: (150-420) umol/L; 女性: (90-357) umol/L  增高: 痛风,肾功能不全,子痫及妊娠期恶心呕吐,重症肝炎,多发性骨髓瘤,慢性血液病。

 

肝功能试验的分类:1. 识别肝实质细胞通透性改变的试验:ALT、AST等升高。2. 指示肝细胞坏死的试验:血清中出现谷氨酸脱氢酶和线粒体谷草酶。3. 肝实质细胞内质网蛋白质合成机制障碍的试验:如血清Alb、胆碱脂酶、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等浓度下降。4. 指示肝内或肝外胆道阻塞的试验:如血清ALP、5’-NT、GGT和某些胆汁酸增高。5. 肝脏间质成分增生的试验:血清蛋白电泳中α2和γ球蛋白增加,6. 单胺氧化酶活性升高。

ALT(谷丙转氨酶)临床意义:人体中很多脏器都含有ALT,其分布大致为肝>肾>心>肌肉。肝内ALT活性远远超过其它脏器的活性,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质的可溶性部分,故测定ALT反映肝脏损害具有特殊意义。血清ALT活性增高原因:急性病毒性肝炎;骨骼肌、肾脏及胰腺等组织坏死;伴有急性肝炎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严重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时的肝郁血;胆道疾病、肝外癌性胆道梗阻性黄疸(如胆管癌、胰头癌)、胆石症、胆管炎及胆囊炎;应用氯丙嗪、异烟肼、锑剂、奎林、呋喃西林、利福平、某些避孕药、苯巴妥、利眠宁等药物,以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等中毒;外科手术、麻醉、剧烈运动、早期妊娠等。注意事项:血清或血浆均可,推荐用血清。红细胞ALT比血浆高约7倍,溶血时红细胞内ALT可进入血浆,导致结果偏高,故应避免溶血。血清ALT在20~25°C24小时内稳定,在2~8°C可稳定7天。但ALT在-20°C冻结贮存不稳定。参 考 值:1,但由于ALT清除较慢,所以不久ALT>AST。恢复期一般也是ALT恢复较慢。ALT和AST持续升高,往往是慢性肝炎的指标。注意事项:血清、脑脊液及其它体液均可。由于红细胞内AST活性约为血清中的10倍,故溶血标本可使测定结果偏高。剧烈的体力劳动,因骨骼肌细胞通透性增加,酶活力也增加。血清中AST活性相当稳定,冰箱内保存数日不发生变化。参 考 值:< 50 U/L

碱性磷酸酶(ALP)临床意义:血清中ALP的测定主要用于肝胆系统及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在胆道梗阻、肝细胞损害、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再生或癌变等情况下,血清ALP均可升高。升高原因是ALP漏入血液,或阻碍胆汁排泄的因素诱导肝细胞合成ALP,或蓄积的胆汁酸溶解细胞膜释放出ALP。氯丙嗪、胂剂、甲基睾丸酮及某些抗生素可引起胆汁郁积性肝炎,导致血清ALP增高。肝病患者若血清胆红素逐渐升高,ALP反而下降,系病性恶化之兆;反之表示肝细胞有再生现象。骨病患者主要由于成骨细胞增殖致血清ALP升高。变形性骨炎(Paget氏病)显著升高,相当于正常上限的10倍到几十倍。原发性及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累及骨骼者、胱氨酸贮积病、骨骼愈合升高;骨软化病、佝偻病升高经维生素D治疗后下降;成骨骨癌血清ALP特高。正常妊娠、新生儿骨质生成和正在发育的儿童升高,是正常生理性升高。此外安妥明、硫唑嘌呤、摄入高钙可降低血清ALP。注意事项:血样应在至少空腹8小时后抽取,血清和肝素抗凝血浆ALP总活力测定结果相似。其他抗凝剂、冠心平、硫唑嘌呤、单用雌激素或与雄激素并用以及摄入高钙、维生素D过量等均可使血清ALP降低。溶血对血清ALP有负干扰。室温和冰箱温度贮存可使ALP活性逐渐升高。参 考 值:女性 1~12 岁 < 500 U/L>15 岁 40~150 U/L男性 1~12 岁 < 500 U/L12~15 岁 < 750 U/L >25 岁 40~150 U/L总胆汁酸(TBA)临床意义:急性肝炎时血清TBA显著增高,可达正常人水平10~100倍,甚至更高。急性肝炎初愈患者血清TBA由最初的高值几乎与AST在同一时间降至正常水平,若持续不降或反而升高者则有发展为慢性的可能。在慢性肝炎患者中,若TBA水平超过20umol/L,可考虑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的TBA显著高于慢迁肝。肝硬化病人的TBA水平一般高于慢性活动性肝炎,当肝病活动降至最低时,胆红素、转氨酶及ALP等正常,而TBA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当酒精性肝病发生严重肝损伤时,血清TBA明显增高,而轻、中度损伤增高不明显。血清TBA测定对中毒性肝病的诊断优于常规肝功能试验。对胆汁淤积的诊断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肝外胆管阻塞及肝内胆汁淤积包括急性肝炎、初期胆管性肝硬化、新生儿胆汁淤积、妊娠性胆汁淤积等均可引起TBA增高。有胆管阻塞的初期,胆汁分泌减少,使血清中的TBA显著增高,且在阻塞的不同阶段几乎保持不变;而血清胆红素水平则随着不同阶段而变化。肝外阻塞经引流缓解后,血清TBA水平迅速下降,而其他指标则缓慢恢复正常。注意事项:空腹血清。血清中的LDH能使结果明显偏高。参 考 值:0~12 umol/LPA(前白蛋白)临床意义:降低:诊断和监测营养不良:血清PA在无感染情况下,是儿童营养不良的灵敏指标,在蛋白质-热卡不足型营养不良(PCM)中随着营养状况的改善,多数病人血清PA水平显著升高而血清TP、Alb未见明显升高。诊断肝病:肝脏疾病时血清PA变化较Alb早,有30%肝病患者血清Alb正常而PA降低。大量临床观察显示,各型肝炎患者(病毒性肝炎、乙醇性肝炎和药物性肝炎)血清P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以肝硬化和重症肝炎降低最著。动态随访测定血清PA,对重型肝炎预后有较大的参考价值。PA明显上升者,往往预后良好,PA持久降低者,预后险恶。诊断急性时相反应有研究表明,PA似可作为癌症的筛选指标。升高:肾病综合征 >500 mg/L (此时ALB毛细血管血>静脉血。血清或血浆比全血血糖高约15%。参 考 值:3.89~6.11mmol/L(70~110mg/dl)血清果糖胺(FMN)临床意义:血清FMN的含量可反映DM患者近2~3周内血糖的水平。HbAlc代表过去6~8周血溏平均水平,且变化晚于FMN。对不稳定DM血糖值变化较大时,FMN能及时监测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血清FMN与C-肽呈负相关,与空腹血浆胰岛素无差异。故可作为胰岛素治疗DM的病情监测指标。且FMN反映糖低谢比HbAlc更敏感。对判断DM的短期疗效,及时选用合理的治疗方案,比HbA1c更有用。血清FMN可作为DM妊娠与孕期高血糖的鉴别。注意事项:FMN与HbAlc一样不受进食影响。血清或血浆标本均可。标本置2~8°C至少可保存2周,置-20°C可保存2个月。参 考 值:1.65~2.65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临床意义: HbAlc8.0%为HhbAlc增高。

胰岛素(INS)临床意义:(一)在糖尿病诊疗中的应用(1) I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遭到严重破坏,(2) 分泌胰岛素的功能明显低下无论是空腹或饭后,(3) 血清胰岛素常低于5 mIU/L或测不(4) 出。但经长期应用胰岛素的病人,(5) 因产生胰岛素抗体使测定值偏低,(6)这时可通过测定血清中C-肽浓度,(7) 来了解β细胞的功能情况。(8) II型糖尿病:发病原因为胰岛素分泌异常和(或)胰岛素作用受损,(9) 或胰岛素受体缺陷,(10)分泌异常胰岛素等。患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11) 足,(12) 释放反应迟钝。(13) 继发性糖尿病:某些内分泌疾病、药物、胰腺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等,(14) 由于抑制胰岛素的分泌,(15)干扰对胰岛素的外周作用,(16) 或胰岛素受体的缺陷,(17) 均可以继发产生糖尿病。(18) 妊娠糖尿病:孕后3个月胎盘内胎盘泌乳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多种激素分泌增加,(19) 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同(20)时胎盘的胰岛素酶还可以加速胰岛素的降解,(21) 如果β细胞对葡萄糖反应缺陷,(22) 胰岛素分泌不(23) 足,(24)难以克服(25) 胰岛素抵抗因素,(26) 则GDM即可发生。(27) 肥胖与肥胖型糖尿病:肥胖者多伴有高胰岛素血症。(二)低血糖综合征诊断中应用低血糖综合征可因外源性或内源性(胰岛素瘤)分泌胰岛素过多而引起。(5) 在胰岛素β细胞瘤等诊断中的应用胰岛素瘤患者呈自主性、阵发性分泌INS,不受血糖水平调节。(四)在其它疾病诊疗中的应用(1)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胰岛素、C-肽均升高。(2) 胰岛素结构异常。(3) 胰岛素受体异常: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均升高。(4) NIDDM合并高血压:此类病人的胰岛素、胰岛素/C-肽比值明显高于NIDDM血压正常者。(5) 胰腺炎:由于胰腺功能受损,(6) 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7) 若24小时内血糖超过11.0mmol/L者,(8)可引起永久性糖尿病。(9) 胰岛素抗体阳性者:此类病人胰岛素水平很低或测不(10) 出来。(11) 约1/3的痛风病人、饥饿或营养不(12) 良、胰岛α细胞瘤,(13) INS分泌胰岛素减少。(14) 部分严重肝硬化患者可由于肝脏对INS灭活降低,(15) 对抗INS的激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浓度增加,(16)肝细胞膜受体减少,(17) INS活力下降和代偿分泌增加等综合因素所致高INS血症。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表现为依赖INS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而(18)致血清INS升高。注意事项:用血清标本。红细胞中存在胰岛素降解酶,溶血标本可致胰岛素效价降低。血清标本应在取血后5小时内分离,血清中胰岛素在室温下可稳定12小时,在4°C可稳定1周,在-10°C可稳定1个月。参 考 值:1.2~25.0 mIU/L

C-肽(C-P)临床意义:C肽不受胰岛素抗体干扰,与胰岛素抗体无交叉免疫反应。C肽和胰岛素原之间有交叉免疫反应,但由于血清中胰岛素原的浓度还不到C肽浓度的1/10,故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得的C肽(总C肽)对评价β细胞分泌功能较胰岛素更为可靠。可鉴别各种低血糖原因,如C肽超过正常,可认为是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如C肽低于正常,则为其他原因所致。通过检测C肽指标,对诊断胰岛细胞瘤很有临床价值。测定C肽浓度,可有助于鉴别糖尿病的临床类型。可判断胰岛素瘤手术效果。若术后血中C肽水平仍很高,说明有残留组织。若在随访中,C肽水平不断上升,揭示肿镏复发或转移的可能性很大。糖尿病人治疗的选择:对成人发病及肥胖型糖尿病,如血糖甚高,是否应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效果不佳时,是用药剂量不足或病人依从性不好?测定C肽水平无疑是有参考的指标。C肽测定用于了解胰岛移植和胰腺移植是否存活。肝病:肝硬化时由于肝脏摄取和降解胰岛素减少,血中胰岛水平升高,而肝脏不摄取C肽,故外周血中C-P/胰岛素比值降低。注意事项:如果血清不能及时测定,则必须-20°C保存样本。参 考 值: 空腹基础值 0.3~0.6 nmol/L 八其他生化项目HSCRP(超敏CRP)临床意义: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简称CRP)早于1930年由Tillet和Fancis 首先发现,作为肺炎双球菌性肺炎的标志物,在钙离子存在的情况下,此蛋白质能与肺炎球菌荚膜C多糖物质(c-polysaccharide substande,简称CPS)形成复合物,为此命名为C—反应素。1941年Abernethy及Avery确定它是蛋白质,即称之为C-反应蛋白质.常规的CRP检测的是感染或组织损伤浓度达1000倍时的水平,但是不能充分评价正常范围的浓度水平。超敏 CRP (hs-CRP) 检测的是正常范围(0~10.0mg/L)的浓度水平,因此对低浓度的准确性要求较高,例如0.5mg/L、1.0mg/L时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该浓度水平已证实可预测将来心血管疾病。注意事项:参 考 值:0~2 mg/L脂肪酶(Lipase, LPS)临床意义:人体脂肪酶(LPS)主要来源于胰腺。血清LPS增高常见于急性胰腺炎及胰腺癌,偶见于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增高的时间较短,而血清LPS通常可持续10~15天。腮腺炎当未累及胰腺时,LPS通常在正常范围,因而LPS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更具有特异性。此外,总胆管结石、总胆管癌、胆管炎、肠梗阻、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脂肪组织破坏(如骨折、软组织损伤、手术或乳腺癌)、肝炎、肝硬化,有时亦可见增高。吗啡及某些引起Vater壶腹收缩的药物可使LPS升高。测定十二指肠中LPS对诊断儿童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有帮助,十二指肠液中LPS水平过低提示此病存在。注意事项:标本可选用血清或血浆,4°C可稳定1周,-20°C可稳定数周。参 考 值:23~300 U/L

胆碱酯酶(ChE)临床意义:有机磷是ChE的强烈抑制剂,测定ChE是有机磷中毒的诊断及预后估计的重要指标。许多病理情况,尤其是肝脏病、恶病质时活力降低,可作为肝实质细胞损害及癌症病程发展的有力指标。饥饿、营养不良及烧伤也降低。注意事项:标本血清和肝素或EDTA抗凝的血浆都可用,但不能用氟化物作防腐剂,应在采血后2小时内分离血清(或血浆)。全血放置24小时后酶活性增加25%。但血清中酶十分稳定,20°C稳定3天,4°C可稳定2周,-28°C可稳定6个月或-75°C 2年。参 考 值:4650~12220 u/L淀粉酶(AMY)临床意义:急性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血和尿中淀粉酶显著增高。一般认为,在急性胰腺炎发病的8~12小时血清AMS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高峰,2~5天下降到正常。如超过500单位即有诊断意义,达350单位时应怀疑此病。其它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胰腺癌、胰腺外伤、胆石症、胆囊炎、总胆管阻塞、溃疡病穿孔及吗啡注射后等均可增高,但常低于500单位。正常人血清中淀粉酶主要由肝脏产生,故减低见于某些肝硬化、肝炎等肝病。尿淀粉酶约于起病后12~24小时开始增高,下降也比血清AMS慢。所以在急性胰腺炎后期测尿淀粉酶更有价值。肾功能严重障碍时,血清AMS可增高,而尿AMS降低。血清和尿AMS同时减低见于各种肝病。注意事项:标本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均可用,但肝素抗凝血浆用于干化学法测定时,结果明显偏高。不能用EDTA、草酸盐等作抗凝剂,全血中AMY不稳定,9°C 2天后即降低,血清9°C 7天内稳定,胆红素、溶血和脂浊对连续监测法无干扰。参 考 值:30~110 u/L

GPDA(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临床意义:原发性肝癌(PHC)和继发性肝癌病人血清中GPDA活性明显高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阻塞性黄疸及正常对照组。急性肝炎、慢活肝、肝硬化、阻塞性黄疸等,血清GPDA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升高幅度不及肝癌病人。但重症肝炎、酒精性肝炎时,血清GPDA可高于肝癌病人。血清GPDA升高,可以排除肝血管瘤的诊断。胃癌病人血清GPDA明显下降,一般在正常人的1/2左右。其他良性胃肠道病变。GPDA也可略有下降。下降幅度较大的为胃溃疡,依次为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切除后,病人血清GPDA有回升趋势。

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病程在15个月以上者,血清GPDA活性显著低于健康对照,酶活性与病程长短呈负相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血清也显著降低,但酶活性与临床表现不相关。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和霍奇金病病人,血清GPDA显著降低。血清GPDA测定对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监测癌的肝转移和胃癌的检测,均具有意义。药物性肝损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引起肝内胆汁郁积者,血清GPDA活性升高,临床应用中应予以注意。注意事项:血清标本在2~8°C酶可稳定1周,-20°C可稳定3个月以上。参 考 值:44~116 U/L

AFU(α-L-岩藻糖苷酶)临床意义:临床资料表明,PHC患者血清AFU活性不仅明显升高,而且也明显高于转移性肝癌、胆管细胞癌、恶性间皮瘤、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肝硬化、先天性肝囊肿和其它良性肝占位性病变。对PHC诊断的阳性率为64%~84 %,特异性达90%左右。血清AFU活性与AFP水平无相关性,肝组织活检证实为PHC者,血清AFU的阳性率为67%而AFP阳性率为20%。AFU在HCC(肝细胞癌)早期诊断在有价值。血清AFU明显增加的肝硬化患者应及时检测其它肝癌标志以明确诊断。研究表明,随妊娠周数增加血清AFU递增,在自然分娩或人工终止妊娠后,迅速下降,5天后降至正常。恶性卵巢瘤患者血清AFU活性明显低于其它恶性肿瘤、女性生殖道良性肿瘤。注意事项:血清、尿液、唾液、泪液等标本均可。采血后及时分离血清,4~6 °C可保存48小时,-20°C可保存一个月。溶血、黄疸、高血脂、污染标本严重影响结果。参 考 值:52~170 nKat/LAFP(甲胎蛋白)临床意义:AFP是诊断HCC或PLC的肿瘤标志物,目前国内的大多医院采用AFP>400μg/L,持续8周作为HCC的诊断标准,AFP的含量与肿瘤的大小、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恶性畸胎瘤病人AFP和HCG同时增高,血清AFP降低是卵巢肿瘤完全切除的指征,如AFP再度升高,则是复发的标志。13~14周的羊水AFP为17.8~32.8μg/L;羊水AFP的检测研究发现,90%以上的胎儿神经管缺损和100%的无脑儿羊水AFP测定明显高于正常值。羊水中AFP升高还可见于肾病综合片、脐彭出、先天食管或十二指肠闭锁等。15周的孕妇血液中AFP为10~53 μg/L,如孕妇血液中AFP升高为正常的3~20 倍,提示胎盘早期剥离、先兆流产和胎死宫内。注意事项:标本无特殊要求,空腹血清即可。参 考 值:0~10 ng/ml

HA(透明质酸)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人体基质的重要成分之一,由于主要在肝内代谢,目前已作为反映肝病变程度和肝纤维化程度最敏感、最可靠的指标之一。临床意义:绝大多数肝病患者血清HA增高,并随肝病加重递增,肝硬化明显高于非肝硬化。血清HA水平是判断肝病严重程度,鉴别有无肝硬化和预测其发展趋势的良好血清学指标。反映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转化过程中肝纤维化的指标中,HA的诊断价值最佳,PCIII和LN次之。肝癌患者血清HA显著升高,有报道恶性肿瘤患者体液或组织中HA水平升高。故HA可作为鉴别良、恶性病变的辅助指标。肾病综合征患者和肾小球肾炎患者HA明显升高,慢性肾炎和慢性肾衰患者HA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HA水平与肾脏损害程度呈正比。观察血清和骨髓液HA变化,对鉴别良恶性血液病、判断急性白血病病性及估计预后有意义。结缔组织病(CTD)患者HA显著升高。CSF中HA测定有助于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脑囊虫病、病脑、化脑、结脑,化脑与病脑CSF-HA有显著性差异,与结脑也有显著性差异,但结脑与病脑之间差异不显著。CSF中HA浓度与有核细胞数、蛋白及乳酸浓度呈正相关,与糖及氯化物呈负相关。注意事项:标本用血清、胸腹水、脑脊液均可,在2~8 °C可保存48小时。-20°C可保存较长时间。参 考 值:2~110 ng/mL

LN(层粘蛋白)临床意义:血清LN水平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增高。慢性肝病患者、随门静脉压的增高,血清LN亦增高,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肝硬化患者血清LN水平明显高于非肝硬化患者;血清LN水平可作为乙醇中毒的生化标志。血清LN检测对评价慢阻肺、肺心病继发肺间质纤维化和肺组织损伤及预后估计有参考价值;恶性肿瘤患者血清LN显著高于正常人及良性炎症患者;糖尿病患者血、尿LN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并可作为监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参考指标。注意事项:清晨空腹采血,血清2~8 °C可稳定72小时,-20°C可保存较长时间。参 考 值:0~150 pg/mL

D-Dimer(D-二聚体)临床意义:D-二聚体>0.5 mg/L作为诊断DIC的标准,其阳性率为96%,特异性在97%。反应体内凝血酶和纤溶活性时,以D-二聚体最为理想,较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当D-二聚体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