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图纸标题栏尺寸标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cad图纸标题栏国标 a3图纸标题栏尺寸标准

a3图纸标题栏尺寸标准

2023-10-23 05: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31052a35de9765e44c3c8376b299bc96.png

来源:暖通南社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的CAD制图标准,解决计算机资源共享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设计效率,特制定《CAD制图标准》。

0 1 适用范围

并以CAD方式制图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图纸。

0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房屋建筑CAD制图统一规则》        GB/T 18112-2000

《CAD工程制图规则》                GB/T 18229-2000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 50001-2001

《建筑制图标准》                     GB/T 50104-2001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 50105-2001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 50106-200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       GBJ/T 50114-2001

0 3 基本要求

3.1 图框

3.1.1图幅与格式

幅面代号

A0

A1

A2

A3

A4

B×L

841×1189

594×841

420×594

297×420

210×297

图框边距c

10

5

A0、A1及A2图框允许加长,但必须按基本幅面的长边(L)成1/4倍增加,不可随意加长。其余图幅图纸均不允许加长。同一工程项目,各专业所用图幅,除目录和材料表外不宜多于两种。

3.1.2标题栏

现代设计集团及各子分公司设计资质的设计图框应制作成标准图块。标准图框中的标题栏应具备更改区、签字区、设计单位及项目名称和代号区等,并作为统一标识不得随意修改,当需要修改使用时必须由集团或各子分公司技术管理部门批准。

3.1.3文件名

各专业CAD图纸文件名一般应采用中文书写,且与自然图纸张数相对应,并用以下规定格式:“图别图号—图名”例如:结施2-基础平面图,结施1XX-基础平面图等;

当从事合作设计,文件名需要使用英文书写时应设“专业码—图名主组码(—图名次组码)—序号”引导。例如:建筑专业一层平面图A—F—1,其专业码为建筑“A”,主组码为平面图“F”,序号为1;各专业英文图名列表见附录一。为直观起见,允许在专业码后直接采用英文全称及图纸序号,例如:A—Floor1。

3.2 比例

62af201e91e744a5e21c8093fae2e3e1.png

3.3 字体

3.3.1字高

1、图面字高应严格采用2.5、3.5、5、7、10、14、20mm等七类字高,高宽比设定为0.7;

2、汉字字高应不小于3.5 mm,英文字符与数字高度应不小于2.5mm;

3、一般情况下A0、A1号图纸的图签中图名采用10mm字高,A2、A3号图纸的图签中图名采用7mm字高;

4、图纸中图面表达部分的图名宜采用7mm及以上字高,设计说明部分采用5mm字高,图中文字标注或引注采用3.5mm字高,尺寸标注采用2.5mm字高。

3.3.2字间距及行距

字间距宜使用标准字间距,行距宜采用1.5倍行距。

3.3.3字体

标准图签内及说明的字体应由集团或各子分公司统一选定,如华东院为统一选用HZS(长仿宋体),使用字体类型STYLE定为ECADI(hzs.shx,hztxt.shx)。并符合字体间距要求,图签中图名等标题可选用其他字体;上海院一般字体为数字选用单线体SA-RS,汉字选用单线体SA-HZ;标题字体数字选用SA-RC,汉字选用SA-SHZ。另外,考虑到特殊符号的调用,允许使用WORD编写各专业统一说明,字体选用仿宋_GB2312。

3.4 图线

3.4.1基本线形

23e1320600f2cd3c72b24fbba2977e5b.png

3.4.2线形构造

各项线形构造均有严格规定,常用LTSCALE取值如下表所示:

比 例

LTSCALE取值

1:1

5

1:20

100

1:50

250

1:100

500

1:500

2500

3.4.3线宽

线宽分粗(b)、中(0.5b)、细(0.25b)三级,绘图时应根据绘图比例大小成组选用,严禁从不同组内选用各级线宽;各专业应严格采用本专业的标准线宽组进行绘图。各组线宽如下表所示:

线宽比

线宽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