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复兴,和这十四位汉服“大佬”有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b站时尚博主 汉服复兴,和这十四位汉服“大佬”有关!

汉服复兴,和这十四位汉服“大佬”有关!

2024-06-26 19: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崔艺晗

“嫦娥姐姐”逐梦航天2020年11月17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携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转运现场,一位身着汉服的“嫦娥姐姐”,引得众人纷纷合影留念,因此还上了微博热搜榜,圈粉无数。这位漂亮又神秘的“嫦娥姐姐”是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一位航天科技工作者——6次参与发射任务的“95后”崔艺晗。

2014年,崔艺晗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气物理专业。生活中,崔艺晗尤其对汉服情有独钟。除了工作服,家里衣柜里最多的就是各种款式和颜色的汉服。即使周末在家不出门,崔艺晗也会挑选汉服,画上精致的妆容,在镜子前“臭美”拍照。

汉流莲

年近70的客家人,凭儿时记忆制作了一件又一件汉服。退休会计师刘荷花,网名“汉流莲”,在汉服圈里算得上是大名鼎鼎,圈里人都叫她“汉阿姨”。她根据两本书《中国古代服饰史》(周锡保著)和《中国历代服饰研究》(沈从文著),按照书里的样式,自己买布缝制并制作了各式汉服,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朱子深衣、对领襦裙、玄端服、褙子等。

“汉阿姨”起初将汉服引入全家,让女儿、父母也都穿上、喜爱汉服,后来整个家族几十口人都在她的影响下接受了汉服。并且每逢传统节日时,全家一起着汉服过节日。就连女儿结婚时,也是举办汉式婚礼。汉流莲是将汉服引入家庭中过传统节日的第一人。

刘荷花全家除夕在深圳迎春花市

蒹葭从风

参与数十万字早期汉服运动启蒙内容的编写蒹葭从风是天汉民族文化网版主,曾在天汉网写了数篇早期汉服运动启蒙内容,如《汉服——艰难的文化复兴之路》等文。她还编写了《民族传统节日复兴计划》,计划书中围绕各传统节日的意义、如何穿着适宜的传统服饰、开展何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等内容进行了讨论。并建议各地民众在实践中找回传统节日的民族特色,通过春节、上巳、端午等传统节日,找回民族文化中的传统积淀。

“蒹葭从风”提出的传统节日复兴计划,不仅为传统习俗的传承提出了解决方案,也为汉服活动找到了新方式。传统节日期间举办汉服活动,也成为了2006年以后各地汉服组织宣传汉服的主要方式。

兰芷芳兮

从社团实践到理论研究,推动汉服理论与主流思想对话与交流兰芷芳兮,博士,中央媒体单位主任编辑。2008年留学英国期间创立“英伦汉风”汉服社,2009年至2011年还曾连续两年担任“汉服北京”社团负责人。2009年在中国文化部批准、由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执委会主办的“民族之花”评选活动中获得冠军,并以“汉族之花”的名义着汉服参加了艺术节,这是当代汉服首次与55个少数民族服装同台演出。

自2009年起专注于梳理汉服运动的发展历史与脉络,并在网络上共发布了三版《汉服运动大事记》,2016年把汉服复兴发展历史整理成册,出版《汉服归来》。此后,参与编写合著《华夏有衣:走近汉服文化》《华夏礼仪,亲近礼乐文明》《华夏节令:传承传统节日》三本书,并先后在《光明日报》《贵州大学学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瑞丽》等报纸、期刊、杂志上发表《现代汉服的文化密码》《“汉服”的概念内涵与汉服体系的建构路径》《现代汉服,在重构中传承》《汉服之美谓之华》等文章。2021年即将与王月、“汉流莲”出版合著《汉服通论》。

绿珠儿

创业十五年,商业方式的汉服复兴之路绿珠儿的真名叫吕晓玮,是汉服品牌重回汉唐的创始人,接触汉服之前,吕晓玮以记者为生,稳定又体面。通过孙异接触到汉网论坛、迷上了汉服,从该论坛的卖家板块购得人生中第一件汉服。2006年7月底,绿珠儿和孙异穿着汉服去了民政局,用汉服证件照领取了结婚证,其后,他们又穿着汉服举办了婚礼。2006年12月,名字取自孙异歌曲《重回汉唐》的重回汉唐汉服店在文殊坊开业,第二天,视角犀利的媒体给这个“新物种”取了这样的报道标题,“全国首家汉服实体店,开业不开张”。

十五年过去,从第一家实体店开张,到现在全国20多个城市近30家实体店,品牌的发展也见证了汉服产业的勃兴。2020年,重回汉唐的销售额达到1亿元,实现了近3年10倍的增长。对于未来,绿珠儿一直说,她还会推动分店落地,她的梦想是要重回汉唐汉服连锁店遍布全国每一座城市,让汉服作为一种正常的存在,让汉服在中国大地重生……

秦亚文

汉式生活推动者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在苏州大学学习期间,秦亚文因为从大一到大四每天坚持穿着汉服上课而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每日云鬓轻挽,裙裾飘飞,身着汉装,脚踏青鞋,在来来往往上下课的学生人潮中显得分外惹眼。汉服对她而言是平日里的便服,是生活起居不可或缺的部分。现在苏州创立了初尘居汉家生活馆,任馆主。她是生活中的汉服实践者,推广汉式生活。

十音

用时尚穿搭诠释汉服之美十音是当下汉服博主中的“顶流”之一,B站时尚区汉服类代表UP主之一,用创作诠释汉服之美。2019年进入B站百大UP主名单。在油管上个爆发汉服、汉服争端后,十音第一时间做了一期全英文解说版《汉服不是韩服:请部分网友尊重历史》的视频来谴责韩国人偷窃汉服文化的现象,但是这期视频造成了韩国对十音的疯狂人身攻击,视频被韩国网军点踩了2w+。十音并没有被之前视频韩国人可怕的网络暴力吓退,反而新上传了一期视频来反驳之前韩国人的评论:《汉服影响了韩服,仇恨言论不会改变历史》。

听月小筑

留澳期间用汉服开辟文化版图,回国后从“零”开始听月小筑再澳大利亚留学的几年里,一直在“折腾”,2016年举办“寻找汉服大使”的评选活动,前期基本上是自己掏腰包贴钱维持,决赛舞台在悉尼市政厅举行,让“汉服”二字一夜火爆悉尼。2017年听月在悉尼开了全球第一个汉服主题生活馆。馆内分为两层,一楼可以喝茶吃点心,学古典乐器,二楼则是一个古风写真馆。每周,生活馆还会给出十个名额,免费参与馆内的公益活动,内容包括学习汉服文化和传统礼仪。

听月小筑曾在悉尼汉服快闪歌唱《我和我的祖国》登上悉尼市中心世界广场大屏幕,并作为70周年献礼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首映式开场视频播放,这一视频火遍互联网,此后德国、日本、韩国、阿根廷等国汉服社也纷纷举办《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为祖国70周年国情献礼。2019年成都《华裳九州》的秀场,因为一些意外,临时要被取消,当时摄像头捕捉到一幕画面,一个打扮的很美的女孩子哭的梨花带雨,可谓是声泪俱下,当时的画面可是很多人关注的,于是这个小姐姐就火了。在台下梨花带雨,在台上一笑倾城,这个神仙级别的小姐姐就是听月小筑。

天涯在小楼

颇具影响力的第一代汉服复兴和实践者之一天涯在小楼,名芳,字哲萱,是颇具影响力的汉服复兴和实践者之一,其撰文作品颇丰且具有完整的思想理论。代表文章有《一个人的祭礼》、《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名字后被改成《为汉服的浅吟低唱》或《忘了吗,你的祖先叫炎黄》等,曾成为很多网友“入门级”的文章。2004年10月5日,方哲萱(网名“天涯在小楼”)在北京组织了首次全国范围内的汉服活动,穿汉服祭祀了明朝将领袁崇焕。《京华时报》、《新京报》、《东方早报》、《联合早报》等媒体均对此事有报道。现兼职复兴书院汉服研究所名誉所长、《衣冠》杂志社策划人,致力于读经教育多年。

武亦姝

让汉服不再是舞台上的异类,而是诗词才女的象征一位00后的上海女孩,创造了《中国诗词大会》有史以来最高分;获得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让汉服成为才女的象征。2017年2月7日晚,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的节目中,凭借强大的实力和淡定的气魄,成功夺冠。2019年6月23日,上海高考成绩的揭晓,武亦姝以613分(上海高考满分660分)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

小豆蔻儿

从时尚博主到头部汉服品牌,一路转型与创新“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小豆蔻儿的名字正是出自这里。她曾经是一位汉服视频博主,平时会在社交媒体上推广汉服的历史和文化,后来会自己设计汉服,特别喜欢把汉服元素设计到现代时装中,在汉服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刺绣,设计的衣服上还都有一个历史小典故。

2016年与CEO路洋联合创立十三余汉服品牌,据汉服资讯统计2020年的淘宝产值为263350300元,在汉服商家中排名第一位。

璇玑

《礼仪之邦》《长城之下》不断出圈,最具影响力的“网红”之一 璇玑,传统文化推广者,爱国侨领单声博士助手、财务总监 。英国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院统筹负责人 。独立制片人,音乐人,舞者 。曾在剑桥牛津等高校组织举办传统文化讲座并担任主讲,组织参与许多中欧文化交流项目 。其文章及汉服形象也多次被刊登在国家部委级教材和杂志上 。代表作《长城之下》曾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平台转发报道;《礼仪之邦》更是一度掀起“全民礼仪之邦”的汉风舞蹈热潮,被南苏丹维和部队女兵在联合国日庆典上表演,并受到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赞扬。

网友“璇玑”在留学英国期间,了解到汉服是汉民族服饰后,又恰逢考下英国街头艺人执照,2012年3月6日,网友“璇玑”身着汉服在英国街头表演笛子,照片传回国内,流传至各大网络社区红极一时。

徐娇

2013年6月23日徐娇以汉服造型亮相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式,为电影《听见下雨的声音》造势,成为当晚闭幕式上的一道亮点。徐娇在采访中指出:“我今天穿的是汉服,是汉族人民的传统服饰,跟这部电影非常有关系。”

当然汉服复兴不止于这些人,而是大家蚂蚁啃骨头换来的。希望未来更多人加入继续努力!

*本文为重回汉唐转载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波普少女”总宣 | 你可以定义汉服,却不能定义她!

波普少女图透 | 在有历史的形制里,长出很未来的模样

花朝节返图 | 偶遇花神,一眼心动,怎么办?

本文编辑&排版:巧和

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哦~

点击一下,让更多人看到我们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