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直聘赴美上市的最终“boss”是“直聘模式”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boss直聘什么意思 BOSS直聘赴美上市的最终“boss”是“直聘模式”吗

BOSS直聘赴美上市的最终“boss”是“直聘模式”吗

#BOSS直聘赴美上市的最终“boss”是“直聘模式”吗|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在电梯里看到过BOSS直聘的广告。

“找工作跟老板谈。”

说实话,这句广告语确实很洗脑。老板这个称呼可能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除非在某些场合叫你“老板”你会觉得别扭。

但是谁都有一个当老板的梦想。所以在很多求职者看来,老板都是高高在上,是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工种”。现在成了直接跟老板对话,简直不要太幸福。很多求职者都自行脑补,跟老板谈能够薪水高高,自己的才华能被老板赏识,能够获得更高的位置,得到重视。

BOSS直聘确实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招聘模式。如果说,改变招聘沟通模式的BOSS直聘,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首次公开发行(IPO)申请,拟于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BZ。高盛、摩根士丹利及瑞银为此次IPO承销商。

但是,从招股说明书上看,BOSS直聘的财务数据并不是那么的亮眼。从商业角度而言,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做到上市是绝对的好事儿。但是,这些数据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什么?BOSS直聘的模式能否成功?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一、不太亮眼的财务数据

招股说明书的数据比较多,大部分的稿件都对此进行了分析,为了能够让大家通俗易懂,我选取一些相对重要的数据来展示下。

多说点,财报分析和招股书的分析,不仅仅是一个财务分析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要弄清原因。不能说人家没挣钱,干的就不行。同样,不能说人家挣钱了,一定未来大有可为。

从美股的角度来看,即便是不挣钱,BOSS直聘上市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财务数据不好看,可能会影响今后的发展。说到底,如果BOSS直聘不进行突破,按照现在的模式,未来财务上没有出现改观的话,也很难让投资者看好。

看下主要财务数据:

招股书显示,BOSS直聘2019年、2020年、2021年一季度营收分别为9.99亿元、19.44亿元和7.9亿元,同期净亏损5.02亿元、9.42亿元和1.76亿元,合计亏损16.2亿元。

拥有3060万活跃用户,可BOSS直聘仍没有走出亏损的泥潭。其中,面向企业客户的在线招聘服务收入占比99%,盈利模式单一,82.6%中小企业仅贡献47.2%收入,中小企业付费意愿低,成为盈利难题的关键因素。截至2021年3月,服务630万家认证企业,82.6%是中小企业,通过企业身份认证的企业端用户1300万。

通过这几个数据能够看出来,说的直白一点就是用户不少,收入也有但确实是不挣钱。当然,很多用户都是中小企业,付费业务确实贡献小,也不太愿意付费,并且盈利模式较为单一。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导致这一问题的出现,未来BOSS直聘赴美上市后,这个问题能否改变?

说句实话,我也是BOSS直聘的使用者之一,当然我的“工种”是老板。那么,我就从一个使用者的角度先来谈谈这个问题。

二、数据的背后,环境市场是否决定其左右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招聘市场是否跟宇宙一样是“无限大”?

也有很多用人单位认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家公司人来人往,入职与离职是非常正常的。但是,从市场条件和招聘市场上来看,它并不是无限大的。

又快到一年的毕业季,每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都是相对固定的,不管是高职类、专科,还是本科、硕士,人社和教育等相关单位都会给出相应的数据,今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在900万左右,应届毕业生是招聘市场最大的生力军。除了应届毕业生以外,也有不少的人需要换工作,另谋高就。但是,谁家换工作也不是跟逛超市似的,今天去这家,明天就去那家。

所以,招聘市场每年的应届毕业生是主力军,“跳槽”找工作的是“流动资金”。这一点跟金融市场是一样的。

再有一个现象间接的证明了这一点。作为BOSS直聘的使用者,不管是招聘人也好,应聘者也罢,都会发现各大招聘网站上重复的企业和人过多。

从人事管理角度来讲,招聘用人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招聘渠道。用现在最为流行的话说就是,流量来源。这就是人事管理中的“漏斗效应”。这就好比打酱油,想往一个瓶子里装,必须用漏斗。主要是,咱也没有“卖油翁”的技术。所以,招聘中的漏斗效应,是一个相对筛选的过程。

对于应聘者来讲,也明白这个道理,我在一个招聘渠道上更新简历,投一个简历恐怕不行,我要同时多开几个渠道。这么想的也有招聘者,同样是漏斗效应,我多投放几个渠道。

所以,发现很多招聘几乎都是重复的。这个企业在BOSS直聘上有,在58上也有。同理,这个应聘者也一样。这种信息的堆叠,造成了招聘市场的相对“饱和”,好比是碳酸饮料,真的水可能不多,但是“气儿”大。资源的重复到了招聘市场上就出现了所谓的“怪圈”,应聘者觉得就只有那几家企业,招聘者觉得就只有那几个人。

说到底,实际的用人单位和应聘者是有限的。

这就造成了招聘渠道和“招聘方式”之间的竞争加剧。之前,招聘的形式确实多样,电话招聘、网站、大型的校园招聘、专场招聘会包括猎头推荐、内部推荐等等。但是,2020年情况特殊,线下大规模的招聘停办,网络招聘成为招聘的主战场。从招聘形式上来看,智联招聘、58等老牌的招聘网站用的还是原始的模式,BOSS直聘用的是较为新兴的模式。

那么,拥有3000多万用户的BOSS直聘,用户的贡献率和成功率会有多高?数据显示招聘人多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招聘并不像集团企业那样大规模招聘,多数的中小企业还是以需求为主。

过多的招聘渠道资源重复,而人才市场是有限的,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然而,BOSS直聘另辟蹊径,采用了“社交式”的招聘模式,直聘拉近了用人单位和应聘者的距离,那么这个直聘模式真的能起到作用吗?

跟老板谈完能直接入职吗?

这是问题的最关键所在。

三、“社交式”的直聘模式,依然解决不了最难的问题

所谓社交式的直聘模式,其实就是通过“直接聊天”,“去中介”的方式,让应聘者直接跟招聘HR沟通,或者真的直接跟老板沟通。从沟通方式上来讲,一下就拉近了距离,能够消除原有招聘模式带来的“陌生感”。

现代社会高强度的运转,企业招聘也是走极高的效率。直聘的模式确实能够在筛选环节让效率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从数据上看,活跃用户和注册企业的匹配程度并不完全合适,最为重要的一点,BOSS直聘也不是“招聘神器”,不是使用了BOSS招聘,企业就一定能招聘到人,求职者直接能够找到工作。

所以,直聘的模式说到底只是一种“社交式”的方式,并没有改变招聘的原有模式。这是“直聘”模式的最大软肋。

和互联网打车不同,互联网打车软件确实改变了用车人和出租车的模式,之前站在路边打车,你打到了司机还问你:“去哪儿啊?哪儿个方向?不顺路不拉你。”后来,变成了手机叫车,顺路的或者在附近的接单。这种改变是让打车人从被动到主动,也是让出租车从被动到主动。

但是,BOSS直聘的“社交式招聘”模式并没有改变,难道你跟老板谈完了第二天就能开开心心的去上班?对于应届生来讲,不用去面试就能直接入职?

然而,BOSS直聘并没有改变招聘中的“双选模式”。所谓的“双选模式”就是,招聘人觉得应聘者不错,同样应聘者也觉得招聘单位合适。双方互相选择,互相契合,才能成功入职。并且,入职还需要走入职流程,这一点必不可少。

为什么很多企业都觉得招到一个合适的人真难啊,同样为什么求职者觉得,找到一家合适的企业真难啊。就是因为,招聘是双方互相选择的过程。

双选模式,并不是一个好解决的问题,也并不是通过“社交式招聘”能够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学历的高低、个人情况随之变动。未来BOSS直聘如果还没有进一步改变模式,依然还会走上传统招聘的老路。

还有一个行业没能改变双选模式的―婚介。

最后,BOSS直聘赴美上市,最终面临的是未来模式的发展问题。从流量上来看,BOSS直聘可以说做的不错,从对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支持来看,也很不错。但是依然没能解决最为关键的问题,这也就导致了财务数据相对暗淡,单纯靠着做广告、搞宣传,无法去改变现有的运营模式,也不会给整个招聘市场带来新的生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