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记忆中的PC硬件十年发展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argb是什么 回望记忆中的PC硬件十年发展史

回望记忆中的PC硬件十年发展史

2024-05-08 22: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每当讨论硬件发展和装机配置话题时,大家关注的重点永远是哪颗CPU更强更能超,哪张显卡性价比更高哪张显卡更智检,哪辆神车稳如狗哪辆亡灵战车更能翻,机箱和电源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环,甚至在讨论价格时都默认这些东西白送,确实电源产品只要不是某JBOOM之类的并不会对使用体验造成直观影响,而机箱更是可有可无,对某些高段位图吧大佬来说整个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哪里都是自己的机箱。

典型的图吧大佬机箱

不过在我看来机电产品是真正这十年来硬件审美和发展取向的起源,我们现在对电脑的审美乃至使用习惯都与之有关,而这一切的起源就是十年前的那个机箱上微不足道的设计。

以前的机箱很简单,大都遵循所谓的38度机箱原则,具体来源是什么就不讨论了,只要知道那时的机箱都是封闭的铁皮箱子,电源上置,各类连接线都直接在箱内主板上方堆积,反正侧板一扣啥都看不到,大家也都不在乎这东西,那时机箱所在的位置主要是桌下的机箱笼里或左手边这种完全不妨碍使用甚至不显眼的地方,显示器和音箱才是台面上的东西。

在我的印象中大约是2010年左右,随着性能的提高CPU发热量越来越大,经典的上置电源机箱布局中CPU的热量会被电源吸入造成高温,越来越大的CPU散热器特别是塔式散热器也影响了电源的出线,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机箱厂商开始把电源往下放,形成电源下置布局,这样一来重心更稳,二来电源被解放出来拥有了独立的循环风道,但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各种电源线材刚刚避开越来越大的CPU散热器又必须越过更加巨大的显卡才能往上走,显卡的阻挡使电源的出线变得麻烦。

非背板走线机箱内凌乱的线材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背板走线这个概念开始出现在某些产品上,那时的所谓背板走线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背板的间隔做大一点能把电源线塞进去,这样做其实费工费时,对线材的过度折弯和挤压有时甚至会导致线材损坏,更加尴尬的是很多电源的线材长度不够,一旦背板走线就够不着自己要去的地方了,不过虽然如此大家却发现了一件事——自己的机箱从未这么整洁漂亮过,一切都豁然开朗,主板上的显卡、内存等等各种元件和logo清晰可见,而且插拔维护都十分便利。经过MC、电脑报(当时还没有发达的移动网络媒体)等知名媒体的报道背板走线很快成为潮流,新品机箱都标称支持背板走线,电源厂商也很快跟上把主板24pin、CPU、PCI-E等需要绕路的线材做长以满足背板走线的需求,同时打上支持背板走线的宣传标语。

宣传支持电源下置和背板走线的电源

背板走线很美好,不过大家很快又发现一个问题,自己辛辛苦苦走的线和布置好的机箱内空间扣上侧板后什么都看不到了,这怎么能忍?怎么办呢?当然是在侧板上开一个窗,最开始这个洞只是开在CPU和显卡这一小片区域上,做法就是在铁皮上镂空装上透明的亚克力塑料,这样一来就能随时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虽然这片区域不能在像以前那样打上密密麻麻的孔进风,但在漂亮面前这都无所谓,好看就完事了。温度高点能忍,但有件事是不能忍,当时的机箱内部都喷着银白色防锈漆,与外部的颜色非常不协调,而且银白色的铁板上各种螺丝孔和加工痕迹非常显眼,显得很low,有些嗅觉灵敏的厂商马上抓住商机做出改变,这个改变就是机箱内部全黑化,除了能在视觉上遮挡住各种孔位外黑色还透出一种高端和神秘的气质,大家纷纷跟进,一两年之后就很难找到一个内部不是黑色的机箱了。

当初颇有争议的内部全黑化,如今已经习以为常

接下来轮到主板和显卡厂商登场,人家都开窗晒太阳了你长那么丑能忍?对显卡厂商来说首先就是要做好显卡的背部,这很简单,上背板!然后配上一堆花里胡哨的宣传标语,比如金属背板加强PCB结构、改善散热等等,其实大多数除了好看点毛用没有,这还不够,显卡的侧颜也要照顾到,首先是全覆盖式的显卡散热器侧面打上logo,公版的HD5000系列全系都有贯穿侧面的红色色带和醒目的ATi Radeon字母,非常带感,GTX400系列虽然没那么张扬但小小的GeForce加上绿飞镖也是别有一丝精致的韵味,非全覆盖式散热器的非公版们的也将外罩延伸到侧面整上logo,比如MSI的6850HAWK侧面就是金属拉丝的msi标志,而蓝宝石的Vapor-X更是给侧面的品牌logo下装了一个灯,能发出幽蓝色亮光,在乌漆嘛黑的机箱里既显眼又神秘,这种做法到GTX700系列标配的泰坦皮信仰散热器后彻底成为标配,虽然泰坦皮性能一般,但好看就完事了。

这叫信仰

与此同时主板厂商也开始整活,首先是罢黜各种五颜六色的PCB独尊黑色,其实黑色相对于其他颜色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甚至在维修方面还是累赘,但不管这些好看就完事了,于是很快我们永久的失去了经典的技嘉蓝,除了颜色各种元器件也要做黑,电感必须全封闭,高端主板们开始安装板载开关、数码管显示和越来越夸张的散热器,后来干脆在用所谓的散热装甲把主板全包起来。

M6F的主板装甲至今看来都十分惊艳

有人还是嫌不够漂亮,毕竟不可能永远有光照着机箱能看到里面的东西,天一黑机箱也就黑了,这好办,在里面装上灯不就完事了,最初只是单色的灯条,那时的电脑机箱里经常充斥着各种诡异的红光、蓝光和绿光,有蹦迪爱好者在里面装上多色灯光来回闪烁,很快CPU散热器厂家也跟进,与其弄这么山炮的灯光不如我自己发光,于是第一批带灯光风扇的散热器上市了,机箱厂商一看既然追求刺激那就干脆贯彻到底,索性把整个侧板都弄成透明的亚克力,亚克力不够透换玻璃,顺便把越来越没人用占空又大的硬盘架和光驱架拆掉,整个机箱随你们发挥。

此时有些大佬的机箱水冷和灯光方案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以迎广303为代表,虽然还是电源上置的设计而且通风散热性能不理想,但这个机箱的前面、上面、下面都可以安装大量的带灯光的风扇,加上比亚克力透光度更高更耐磨的黑化钢化玻璃侧板,一眼望去全是若隐若现的光圈,特别是上部可以把风扇竖起来装,虽然在这里装风扇对散热毛用没有还制造噪音,但还是那句话,好看就完事了。

迎广303

很快内地机箱厂商开始整活,你不是喜欢发光风扇吗,我干脆把前面板也拆了换透明的让你装,更极致的把上面板和右侧板也一起拆了,为了给大家充分的发挥空间电源全部下置而且用铁板隔起来遮住所以线材,与此同时电源厂商的模组化技术越来越成熟,模组电源价格越来越低,可以控制线材数量方便理线的模组电源很快受到广泛欢迎,但电源厂商为了适配各种情况和控制成本线材通常做的很长而且很硬,这时能按需定制长度、材质和颜色的定制线派上了用场,迅速成为爆款和标配。

定制线

到这一步很多人的机箱已经不经意间被移到了右手边,方便随时欣赏,虽然在小桌子上放这里有点妨碍鼠标移动,但还是那句话,好看就完事了。

尽管能装灯的地方都装上了,但还是觉得不够,各种灯光各亮各的很不协调,虽然有使用线控或遥控器的灯光控制器,但总觉得很low,我这又不是电视机,这时主板界的龙头老大华硕站了出来,放出大一统的AURA RGB标准,把通过标准化的板载接口把各种硬件全部连接起来,参考标准大家可以各自去做各种能发光的东西然后由主板统一控制,此时除了散热器和风扇厂商外最突出的便是内存厂商,尤其是芝奇幻光戟,说幻光戟是DDR4时代最受欢迎的内存条也不为过,因为它真的太漂亮了

另一边风冷散热器特别是塔式风冷由于本身的结构问题既占空又很难做出显眼漂亮的灯光渐渐被冷落,华丽的分体水冷门槛又太高,漂亮又容易安装的AIO一体式水冷开始大行其道,价格被下放到200元级,虽然在效能、安全性上都不及同价位风冷,但还是那句话,好看就完事了。当然了这里也有个别例外,比如一直以奇葩配色特立独行猫头鹰风冷,由于本身优秀的性能和高高在上的价格在玩家中拥有不少信徒,还大都是那种不屑于与RGB为伍的信徒,再比如AMD的原装幽灵棱镜散热器,原装自带漂亮的RGB灯光还有显眼的AMD信仰logo,尤其是后者,这是其他散热器厂商不能使用的东西,不少高端配置都宁肯舍弃更高性能的风冷或水冷也要上原装,幽灵棱镜可能是原厂散热器中综合性能、外观最好的一个了。

AMD原装幽灵棱镜

能装灯的地方都装上了,也都同步了,甚至电源和电源线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那么这就结束了吗?乃义务,要是到此为止还怎么玩?玩过了RGB我们玩屏幕,以七彩虹的Vakcan系列为代表大家纷纷将各种小型显示屏装到显卡上、主板上、散热器上、机箱上,显示器输出画面的同时机箱内再开一个小剧场,走到这一步可以说已经有点走火入魔了,但大家不在乎,还是那句话,好看就完事了。

Valcan侧屏小剧场

这就结束了吗?还没有,机箱装满了RGB我们还有其他地方可以装,于是显示器、鼠标、键盘这些外设开始全面灯光化,路由器、耳机架、音箱甚至电脑桌、座椅、背包这些东西都开始RGB,整个电脑房距离迪厅就差一个闪耀的灯球和两根指向它的窜天猴。

ROG的RGB“电竞椅”

回到起点,今天的这一切的起源就是那个背板走线、侧板开窗的机箱。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