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信UOS系统安装详细教程(小白也能装系统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arcgis101怎么安装教程 统信UOS系统安装详细教程(小白也能装系统啦~)

统信UOS系统安装详细教程(小白也能装系统啦~)

2023-10-12 14: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小白也可以装UOS系统啦~ 1、硬件配置2、准备工作3、系统镜像下载4、U盘烧录软件(注意,U盘存储最低为8GB)5、U盘引导模式的修改6、系统安装

        笔者因个人原因近期需要安装统信UOS系统,也是在系统安装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特此发文,希望可以让未装该系统但是想使用该系统的盆友们在安装过程中避避坑。

1、硬件配置

笔者本次装机的硬件配置为:

处理器:十代i7显卡:RTX3070ti主板:华硕 2、准备工作 一个内存至少为8GB的U盘一台需要安装系统的电脑 3、系统镜像下载

统信UOS系统镜像下载

4、U盘烧录软件(注意,U盘存储最低为8GB)

这里不推荐使用官网的烧录软件,经常出现蓝色满天星和错误代码界面 建议使用Ventoy,下载地址:Ventory下载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载完毕后解压该压缩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打开解压缩后的安装包,插上需要制作的U盘,双击红框的运行程序打开Ventor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时,Ventory就显示在了我们的眼前,红框中选中刚刚插入的U盘,如果没有出现U盘,可点击右侧的刷新按钮,随后选中U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安装”按钮进行U盘内Ventory的安装,这里由于笔者U盘中已经安装好了,,所以可以在上图中查看到Ventory的版本为1.0.51

当进度条跑完以后关闭该程序,打开U盘路径,此时我们的U盘就是一个系统U盘了,既然是系统U盘当然少不了需要安装的系统,在第一步中我们已经下载好了统信UOS系统,现在只需要把下载好的系统放到U盘中即可 刚才通过Ventory官网中的介绍我们得知Ventory可以一次性拷贝多种不同类型的镜像文件,笔者U盘此时有4个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U盘引导模式的修改

笔者因一些原因必须使用专业版UOS系统,现已测试家庭版不需要更改U盘引导模式,笔者华硕主板默认为UEFI引导方式(默认为UEFI模式的可直接安装,此步骤可以跳过),专业版无法通过UEFI模式引导安装(至少我这里是这样),好了,现在开始步骤讲解

华硕主板开机进入BIOS快捷键为F2,大多数也为F2,附上快捷键链接: 各种主板进BIOS的快捷键是什么?

在需要安装系统的电脑上插上刚刚制作好的U盘,然后点击开机按钮,随后出现这个画面请添加图片描述 当出现该界面时狂按F2(注意其他品牌主板的快捷按键),,随后进入如下界面 请添加图片描述 然后进入高级设置(我这里在右下角显示按F7),随后通过键盘的左右按键滑动至启动选项,如下图所示请添加图片描述 通过键盘的上下按键滑动至CSM(兼容性支持模块),敲击回车进入 请添加图片描述 这里如果仅UEFI引导的话CSM是关闭的状态,我们需要通过回车及上下按键勾选至“开启”,随后把启动设备控制选项勾选为“UEFI与Legacy OPEOM”(笔者之前是“仅UEFI”) 请添加图片描述 然后这里按“F10”保存并退出

6、系统安装

承接第五步,随后电脑会进行重启,利用同样的方式进入BIOS,随后将光标移到启动界面,下滑至插入的U盘处(此时可以看到我的光标上面还有两个U盘显示,名字相似,但前面加了一个“UEFI:”,这是UEFI方式引导,安装UOS专业版不需要这个引导方式)请添加图片描述 单击“回车”,进入系统选择界面,可以通过键盘的上下按键选择需要安装的系统,请添加图片描述 随后敲击回车按键,进入系统安装界面请添加图片描述 回车,随后等待ing。。。。。。 等待ing。。。。(时间不久哈~大概两分钟) 到安装界面啦~恭喜恭喜 选择系统语言为简体中文,勾选协议,鼠标操作点击“下一步” 请添加图片描述小白操作直接“全盘安装”,然后选择你的系统安装位置~随后单击“下一步” 请添加图片描述 确认系统操作,单击“继续安装”请添加图片描述 等待ing(时间不长~) 请添加图片描述 恭喜恭喜~安装成功! 请添加图片描述

单击“立即重启”,随后拔掉U盘,等待开机(嘴角微微上扬~) 请添加图片描述 等待~或者直接回车进入请添加图片描述 选择语言、键盘布局、时区、创建账户、随后系统开始优化系统配置 请添加图片描述 等待ing~ 请添加图片描述 成功!

注:安装家庭版系统可直接通过UEFI方式引导,笔者系统为专业版系统,至于为啥无法通过UEFI引导至今仍不清楚,建议两种方法都试试,优先使用UEFI方式引导~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