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吸附仪可以测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TPSR是什么仪器 化学吸附仪可以测什么

化学吸附仪可以测什么

2023-10-23 06: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将加热炉门关好并锁上,炉温稳定后将炉温程序升温设置好,一般为从当时温度升至110°C后,按温控器“RUN/HOLD”按钮将温度稳定在110°C左右。打开氨气瓶顶阀,调整减压阀至0.1MPa左右。调整转子流量计旋钮使氨气保持一个合适的流量。一般通氨气5-10min后关闭氨气顶阀,管路残留压力可继续保持到吸附氨气到30min后自然降为0MPa。

8打开TCD热丝稳定基线

吸附氨气后TCD热丝在色谱控制面板设为190°C,放大倍数选“1”,极性选择“正”。在TCD 2路打开的情况下稳定基线。观察色谱面板桥电流,此时应该大于80mA。此过程与吹扫同时进行。

9吹扫

关闭NH3截止阀。吹扫60min后将三通阀切换到TCD状态,并关闭TCD 2路阀。继续吹扫60min,此时可以使用皂泡流量计仔细调节参比和TCD气路气速都达到40ml/min。

10 TPD阶段

吹扫完成后,此时TCD基线也处于稳定状态。观察桥流电流应该为75 mA,输出电压稳定,就表示基线处于稳定状态。按色谱调零按钮将色谱调零,打开色谱工作站,登陆“TCD”页面,观察基线位置并点击“调零”使基线回零;观察工作站界面左下角基线漂移和噪声值,若漂移值小于15uV,噪声值小于10uV,且基线为直线则可以进行TPD操作。点击样品名称,编写样品批号,点击实验方法,选择“某方法”;点击“停止时间”,输入程序升温过程的时间如“60min”。如需滴定,则事先将配好并精确标定浓度的HCl溶液精确转移入锥形瓶中,并将TCD出口的气体吸收管插入锥形瓶液面下,气泡均匀鼓出。此时基线会发生轻微变化,等基线快速稳定后(一般2min以内),再次点击“调零”按钮,使基线回零。长按温度控制器“Run/Hold”按钮,开始程序升温;点击色谱“开始”按钮,开始记录TPD谱线。

11 TPD结束

待到程序升温结束后,色谱工作站会按照“停止时间”的设定自动停止,并自动记录实验曲线。曲线如需进一步处理,如修改峰位置,积分起始和结束位置,基线位置,则需要进行手动调整。具体操作可以按照前面说明进行。实验结束后及时将气体吸收管从锥形瓶中拿出,并将锥形瓶塞好。吸收液可用NaOH溶液进行滴定。此时如果还需进行下次测试,则不用修改柱箱温度和检测器1温度,仅关闭TCD热丝即可。关闭TCD热丝是为了延长其工作寿命。降温时可将TCD 2路打开,三通阀置于“放空”位置,阀位位于预处理阶段位置。如不再进行测试,则将色谱热丝关闭,检测器1关闭,柱箱温度设定低于40°C。待到检测器温度降到70°C以下,关闭载气顶阀和色谱仪电源。相关阀门恢复到预处理位置。如需更换另一个样品,则需打开炉门降温,等到炉子温度降至50°C以下,检查各阀门置于“预处理”阶段位置,并关闭N2/Ar阀门,待流量控制器显示为“0”时,可拆掉石英管反应器,换上另一个样品石英管。此后的操作同前一个样品的测试过程。

常见问题

1. 样品颗粒大小多少合适?

样品粒度40-80 目即可。颗粒不要太细,太细通入载气时容易被带出来,如果偏细测试一般需要塞石英棉。测完样品无法回收。

2. 得到数据怎么是负值?

负值只是检测器信号显示方式,数据重新处理下即可,可以找我们客户经理或者自己纵坐标统一乘以-1

3. TCD和质谱检测器有什么区别?

TCD没法区分气体,只有有变化都会出峰;质谱可以检测指定的小分子。

4. 在TPD测试中,定量分析得到的脱附量单位可能为cm3/g或者mmol/g,它们之间怎么换算?

1mmol/g=22.4cm3/g

5.NH3-TPD同样的样品,两次酸定量的结果不一致?

测试样品用量和气体流量这2个因素对峰强度影响都很大,客户需要对比,尽可能提供详细的信息(预处理温度、时间、样品量、气体流速等);

6.CO- TPD操作流程是什么呢?

在反应器中装入少量催化剂(一般为X mg),在程序控温加热升温炉中进行加热,同时通入惰性气体(常规)进行脱附、净化。直至检测器(气相色谱)分析流出气体信号不再变化为止;切断载气,通入预处理气进行还原或其他处理,同样在检测器中分析其结果,直至预处理完毕;降温直至室温后,先通入惰性气体,以便赶走剩余在系统中和催化剂表面上的剩余气体,直至检测器信号不再发生变化为止,此时催化剂活化完毕;在室温-某一设定温度下,在载气中脉冲注入吸附气体CO直至吸附饱和为止;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线性升温脱附,同时检测其脱附气体中的气体组分,直到完全脱附为止。

7.升温速率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做氧气TPD,信号通常低于氨气和二氧化碳,更是远低于氢气的,不建议用5℃/min速率。速率越低,信号值越是倍数降低,问题就会越突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