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Multisim仿真实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Rc和Rl变化对放大倍数的影响实验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Multisim仿真实验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的Multisim仿真实验

2024-06-27 02: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3.2实验2共射极单管放大器1

1.实验目的

1)研究晶体管的放大作用,掌握单管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及测量方法。

2)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3)进一步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2.预习要求

1)复习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幅频特性的测试方法。

3)对图3-2所示电路进行Multisim仿真。通过仿真分析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以及接负载情况下的电压放大倍数、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等指标。

3.实验原理

由一个晶体管组成的单管放大电路是最基本的放大电路。下面以NPN型晶体管组成的图3-2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a)电路b)引脚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为例进行研究,电路如图3-2所示。

(1)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基本性能的影响

考查一个放大器的基本性能,主要是看它能否不失真地放大信号。为使放大器正常工作,必须设计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图3-2所示电路为工作点稳定的射极偏置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b1和Rb2组成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在图3-2所示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b1和Rb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T的基极电流IB时(一般为5~10倍),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8426e03d1d4c4389a3f7ca2d76ec677a.png

为了得到最大的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静态工作点应尽量选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工作点选得过高会引起饱和失真,过低则会产生截止失真,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统称为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工作点“过高”或“过低”不是绝对的,应该是相对于信号的幅度而言,如输入信号幅度很小,即使工作点较高或较低也不一定会出现失真。对于小信号放大器来说,由于输出电压的幅度小,工作点不一定要选在负载线的中点,而可根据实际要求灵活选择。例如,希望放大器功耗小,工作点可适当选低些,希望放大器的增益高可使工作点适当选高些,等等,但均以不使输出电压的波形产生失真为宜。

(2)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i=0的情况下进行。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各极对地电位UB、UC和UE。实验中,为了避免断开集电极,一般采用测量电压。然后换算出各级电流的方法。例如Ic=(Ucc-Uc)/Rc。为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实验时应选用内阻较高的直流电压表。

2)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改变电路参数Ucc、Rc、Rp、R1、Rb2、Re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但通常多采用调节偏置电阻Rp的方法来改变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调节RP使之减小。即增大Ic,使工作点沿负载线上移进入饱和区。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看到输出波形的负半周被削底,如图3-3a所示.测量此时的输出电压,应比正常放大无失真时有所减小。但由于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中,Ic越大(在一定范围内),相应的电流放大系数β值会有所增加。以至于有饱和失真时的输出电压幅度与正常放大无失真时的输出电压幅度相比。减小的程度不甚明显。有时反而会增加.调节Rp使之增大,即减小Ic,使工作点沿负载线下移进入截止区。此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波形。会看到波形的正半周被缩顶。如图3-3b所示.测量失真后的输出电压幅度,其值应比无失真时要小。

watermark,type_d3F5LXplbmhlaQ,shadow_50,text_Q1NETiBA5Y2X6aOO5YWl5bymMDAx,size_15,color_FFFFFF,t_70,g_se,x_16

(3)放大电路动态指标测量调整放大器到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后,输入交流信号us,这时电路处于动态工作状态,图3-4测量放大电路动态指标原理图放大电路的基本性能指标主要是动态参数,包括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频率响应特性等。这些参数必须在输出信号不失真的情况下才有意义。测量放大电路动态指标的原理如图3-4所示。

1)电压放大倍数Au的测量。电压放大倍数Au是指输出电压uo与输入电压ui的有效值之比,即56dba669c4574b5da29e72ff4606fa11.png

2)输入电阻Ri的测量。输入电阻是表明放大电路从信号源吸取电流大小的参数,Ri越大,放大电路从信号源吸取的电流则越小,反之则越大。如图3-4所示,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是从放大器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即35a071fb62fd4a908d15327d275c4acf.png

测量交流电流c24f7f03ae5843a3add11939b6837fd3.png比较困难,通常采用换算法测量Ri,测量电路如图3-4所示。图中R为串入输入信号与放大电路之间的一个已知阻值的外接电阻。用交流电压表分别测出669f349fe68f41e3a5df7c5202f4effd.png3c38c13b611e47c9a6b3b02d8255bb79.png,则输入电阻为d07ed69f3aa2491e8adb0ecd47bc727f.png

电阻R的值不宜取得过大或过小,以免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通常取R与Ri同一数量级。本实验可取R≈(1~2)kΩ。

3)输出电阻Ro的测量。输出电阻是表明放大电路带负载的能力,Ro越大,表明放大电路带负载的能力越差,反之则越强。输出电阻Ro是将信号源短路,负载RL开路时从输出端向放大器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可以采用替换法测量Ro。如图3-4所示,分别测出不带负载RL时的输出电压8916f438959b43ed8aa667d1f97fb42b.png和带负载时的输出电压d92be37316014919a439a20c8308d76e.png,即可间接地推算出Ro的大小。根据              84763977faa04a328fbdd71a28bfaebc.png

可求出418ccc681387473789cc0d807aa26ad2.png

测量时应注意两次测量时的输入电压信号大小应保持不变,且大小适当,以保证输出波形不失真。通常取RL与Ro同一数量级。注意: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通常都是在正弦信号下的交流参数,只有在放大电路处于放大状态且输出不失真的条件下才有意义。对于图3-2所示射极偏置电路,电压放大倍数fc55d163223d41d8b22b42667ee89988.png输入电阻Ri=Rb1∥Rb2∥rbe输出电阻Ro≈Rc

(4)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是指在输入正弦信号幅值不变的情况下,输出随频率连续变化的稳态响应,即不同频率信号时的电压放大倍数。晶体管内部的极间电容和电路中的耦合旁路电容图3-5幅频特性曲线是影响放大器频率特性的主要因素。单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5所示。Aum为中频电压放大倍数,通常规定电压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下降到中频放大倍数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频率分别为下限频率fL和上限频率fH。fL与fH之间的频带称为通频带(BW)。BW=fH-fL测量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时,可维持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改变其频率。首先测出放大器在中频时的输出电压Uom,然后分别上调和下调频率,直到输出电压降到0.707Uom为止,此时所对应的两个频率分别是上限频率fH和下限频率fL。

watermark,type_d3F5LXplbmhlaQ,shadow_50,text_Q1NETiBA5Y2X6aOO5YWl5bymMDAx,size_11,color_FFFFFF,t_70,g_se,x_16

4.实验内容

(1)实验参考电路实验参考电路和参数如图3-2a所示,晶体管采用9013型号,β≈100~200,引脚如图3-2b所示。

按图3-2电路接线,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电压Ucc。

(2)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

将信号发生器提供f=1kHz,Us≈10mV(有效值)的正弦输入信号接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放大电路的输出端接示波器。调节电位器Rp,使示波器上显示的输出电压波形最大且不失真,然后关闭信号发生器,使输入信号Ui=0。用数字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测量晶体管各电极的对地电压,完成表3-3。如果UCE=Uc-UE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