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时被拐 32年后与亲人团聚 公安部:已找到6300余名被拐儿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Kitchen英语翻译中文 两岁时被拐 32年后与亲人团聚 公安部:已找到6300余名被拐儿童

两岁时被拐 32年后与亲人团聚 公安部:已找到6300余名被拐儿童

#两岁时被拐 32年后与亲人团聚 公安部:已找到6300余名被拐儿童|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适应“互联网+反拐”的时代要求,公安部积极开发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在阿里巴巴集团的技术支持下,及时持续升级。截至今年5月15日,平台共有学习强国、新华社客户端、高德地图、支付宝、腾讯QQ、今日头条、央视影音等25个新媒体和移动应用平台参与,发布儿童失踪信息4467条,找回4385人,找回率达98.2%,受到群众和广大网友好评,开创了警企合作、警媒合作的新局面。

如今,打拐民警登录这一平台系统,通过快捷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接入高德地图等手机软件,以弹窗的形式将失踪儿童信息瞬间推送给公众。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让每一位使用智能手机的公众都成为人贩子的“监视器”。

凝聚了公安机关、群众和互联网企业三方力量的“团圆”系统,在2016年荣获公安部科技创新金奖,在CCTV2017年度法治人物颁奖典礼上获得“年度最具网络影响力”奖项,2018、2019年连续两年被联合国作为中国科技打拐经验向各缔约国国家推介。

积案攻坚,彰显公安机关不懈决心

目前已经找到6300余名被拐多年的孩子

李静芝的儿子被找到,是警方利用高科技和信息技术攻克打拐积案的又一“力作”。

近年来,公安机关攻坚克难,陆续攻破众多拐卖积案,开创了打拐工作新局面,帮助许多家庭圆了“团圆梦”——

2018年2月,四川泸州86岁老人艾秀平通过DNA数据比对,终于见到了50年前被人拐走的三儿子;

2019年12月16日,在福建厦门,被拐26年后,小林通过DNA比对终于见到了亲生父母;

今年1月14日,在江苏镇江,骆女士紧紧抱着走失27年的女儿丹丹放声痛哭;

今年4月10日,在江苏徐州,小波(化名)和30余年未见的亲哥哥李汉伟紧紧相拥……

“许多孩子在10余年前、甚至几十年前被拐、走失,当时侦查技术有限、信息手段不发达,留下的有价值的线索非常有限,时过境迁,侦破面对重重困难。”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放弃‘破案寻亲’。”

上述案件中,“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DNA数据库”在助力寻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从2009年全国打拐DNA数据库建立至今,已经比对出6300余名被拐多年的孩子,采血入库比对已成为寻亲捷径。

这是几代公安人爱心接力不停歇的成果,因为不放弃才换来如今一家又一家的团圆与美好。

近年来,积案攻坚已作为打拐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打拐民警重新梳理陈年积案,循线深挖,加大侦办力度,确定目标案件,广泛地发动群众举报线索,摸排来历不明的孩子,对丢失孩子的父母进行血样采集,输入“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DNA数据库”进行比对——

四川一律由省公安厅挂牌督办儿童被拐案件,不断强化警务机制,建立多警种同步上案、捆绑考核作战机制,并与铁路部门建立巡防查缉长效协作机制,不断强化与外省份公安机关协作;

广东大力开展积案攻坚专项行动,组织各地对本地案件、警情等数据逐一与卷宗材料进行比对,并逐案列表、逐一部署落实研判,确保每起案件落实领导责任、一案一专班,制定针对性工作措施及侦办时间表,切实推动案件侦办;

安徽对历年来未破拐卖儿童积案进行全面梳理,对有破案条件的逐案成立专案组,以“啃硬骨头”的精神,重新调查,循线追踪,成功找回一批被拐失散多年的孩子……

加强合作,营造全民反拐良好氛围

多方志愿者成为打拐工作的得力助手

打拐需合力,公安机关积极寻求社会各界力量支援打拐防拐工作。

公安机关通过微博微信新媒体平台加强与打拐志愿者和网民互动,随时收集线索、反馈意见,与“宝贝回家”网站、阿里巴巴集团建立合作机制,“宝贝回家”和“团圆”系统、互联网志愿者联盟的志愿者已成为打拐反拐工作的得力助手。

李静芝是著名的“打拐妈妈”,也是寻亲工作的志愿者。这些年,她通过参加全国几十档电视节目,利用各种渠道讲述找寻儿子的艰辛历程,希望引起更多人关注寻亲打拐,帮助更多家庭团圆。这些年,她已帮助29名孩子回家。

李静芝和被她帮助过的孩子

国际合作是打击跨国犯罪的有效途径。为有效遏制跨国拐卖犯罪,中国政府和公安机关不断加强与相关国家、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在反拐领域的合作。

通过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反拐进程(COMMIT)等机制,推动与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反拐合作,与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签署合作协定,强化与相关国家警方的执法合作,多次远赴安哥拉、印尼、老挝、越南等国家开展警务合作,摧毁境内外拐卖犯罪团伙,及时解救被拐卖受害人,依法惩治实施跨国拐卖犯罪人口和婚姻诈骗的犯罪分子。在云南、广西边境地区,与越南、缅甸、老挝建立了8个边境地区打拐执法合作联络官办公室,形成定期会晤制度和重大案件、特殊案件随时通报会晤制度以及刑事案件情报信息交流机制。

只有增强打拐防拐意识,才能让犯罪分子无处着手,让“人贩子”无处遁形。

自2018年开始,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缘梦基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等着我》栏目合作童卫工程——“平安宝贝进校园”项目,旨在降低儿童被拐、性侵、发生意外等风险,关爱儿童健康成长。目前该项目已经在全国多地开展,并于2019年8月31日在国家禁毒委、教育部开设的“青骄第二课堂”上线,覆盖全国20万所中小学校;

2019年,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与分众传媒、阿里巴巴集团合作联合录制了公益广告短片《团圆是什么?》,于2019年9月1日开学季在影院进行映前公映,并在新媒体上大力推广……

如今,全社会反拐意识不断增强,全民反拐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健全完善集预防、打击、救助、康复为一体的反拐长效机制,坚持对拐卖犯罪“零容忍”,保持严厉打击拐卖犯罪的高压态势,携手共筑“中国梦”“团圆梦”,不断推动“天下无拐”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