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建筑”的设计策略:“5 · 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中人与自然的一次审慎对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911纪念广场平面图 “非建筑”的设计策略:“5 · 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中人与自然的一次审慎对话

“非建筑”的设计策略:“5 · 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中人与自然的一次审慎对话

2023-12-23 05: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总建筑面积:14 280 ㎡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师:蔡永洁

设计团队:曹野、刘韩昕、邱洪磊

1 引言

登上对面的悬崖,回头观望,“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怎么看也不像一个建筑,它既没有凸出地面的形体,也没有建筑立面。它更像是一次特定事件留在大自然中的痕迹。这种设计策略看上去是“非建筑”的,因为设计者放弃了建筑设计通常采用的对实体进行塑造的方式,而是通过不太容易被人感知的对空间的刻画,在山脚下“雕刻”出引导人活动的空间轨迹,营造与环境浑然一体的大地景观,实践了一次人与大自然的审慎对话。这种特殊的建筑形象塑造试图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并传递与之和谐共处的信息,同时通过一种无声的方式展现纪念性建筑应有的纪念性特征,作为对在地震中逝去的生命的永恒祭奠。①

这场对话围绕人工与自然、抽象与地域、忘却与记忆这三组辩证性概念展开。

2. 纪念馆鸟瞰

2 人工与自然:自然的以及从自然中提取的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会在自然环境中留下痕迹,对建筑的营造活动尤其如此,它是人在自然界里留下痕迹最多的活动之一。人类的建造活动最终与自然环境产生的关系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它一般是破坏性的,至少从自然生态的角度看常常如此,这种情形大规模地出现在我们今天的建造活动中;它可以有机地融入自然环境,传统乡村建筑大多如此,办法是采用自然的材料与生土的建造方式,这种方式延续了近万年;它也可以与自然环境形成有机对话,这大概是我们今天最倡导的建造方式,即一种既展示人类文明,又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建造。如果提出更高的要求,建造活动还应该承载建筑的文化内涵。

在本项目中,设计师选择了第三种方式,通过形式与材料两个层面的操作进行表达。

3. 设计草图

4. 与大自然的审慎对话

2.1 从自然现象中提取的形

建造地震纪念馆的首要目的是缅怀在灾难中逝去的无数生命,因此,建筑造型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一种与事件相关联的形展现纪念性。然而,设计师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塑造一个宏伟的建筑形象,以何种方式体现纪念馆建筑必须拥有的纪念性特征便成为设计构思的焦点。我们最初的想法来源于一种直觉,基地踏勘时身临其境的第一印象就是:不能在这里建造任何建筑物了。②当看到北川中学的废墟以及几栋尚未被完全毁坏的校舍,人人都清楚这下方掩埋着无数曾经鲜活的生命。这场灾难其实是大自然在传递一个信息: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处。

这一基本观念成为贯穿整个设计的线索,接下来的任务是如何在设计构思、造型控制、材料选择和表达上传递这一信息。

不做加法,就做减法,就是将大地当作雕刻对象,对其进行必要的形的加工,去掉多余的部分,留下需要的活动空间(裂缝),实现地景还原与人文干预的有机结合。具体而言,就是在基地上雕刻,让人工渗进自然。由于整个园区用地面积很大(约0.14 k㎡,即14 ha),而且高低起伏,这种顺势在大地表面进行雕刻的手法很容易整合地形变化,以一条裂缝的造型主线控制整个园区。裂缝取自自然现象,让人联想起地震之后的大地裂缝,也能让人想到久旱后的田野。裂缝的两侧是纪念馆主副馆建筑,基本隐藏在覆土下面,只有裂缝两侧立面上的开窗和入口暗示着建筑的存在。在裂缝两端,南面是纪念馆主入口的前广场,可以在此举行大型纪念活动;北侧则连接着高处由原学校操场演变而成的祭奠园。

建成后的纪念馆建筑几乎是看不见的,人们能看见的是地面上的刻痕。裂缝取代了建筑,构成纪念馆及园区的整体造型。经过简化与抽象的裂缝融入了足够的人为加工,戏剧性的表达充满张力,与寂静的大自然形成对比,完成了一次人工与自然的对话。通过消隐展示存在,这种形式语言试图实现内敛性与表现性的并存,从而达成建筑造型的纪念性特征与尊重自然的价值观之间的平衡。

5. 主馆门厅

6. 主馆门厅楼梯

7. 总平面图

2.2 自然的和从自然中提取的材料

所有的材料都源自大自然,包括通过化学手段提取出来的各种有机材料,只是它们距离自然状态已经很远。为了表达与自然的关系,设计者在选择材料时尽量考虑完全自然的以及极其接近自然的材料,以完全自然的石材、草皮和水杉树与经过加工提炼的耐候钢板两类材料进行组合与对比,两种类型的自然材料暗示着原始与文明活动的两种状态,在自然属性的表达中隐含了人工的痕迹。

8. 高山下的刻痕

9. 一层平面图

10. 草皮与耐候钢板

建筑最核心的材料是耐候钢板,它既是自然的,又是被提炼过的,体现了自然与人工的双重色彩。它被运用在裂缝两侧的垂直界面上,其锈蚀后的视觉效果能充分展示裂缝的空间张力,与周围的大自然拉开足够的距离。设计期间,建筑师还尝试过运用包括自然石材在内的其他材料,最后选中的是可以从自然中通过简单的物理原理提取出来并加工得到的钢材,它具有沉重的视觉与心理效果而最能表达设计意图。尽管耐候钢板价格昂贵,但总体造价通过其他材料选择经济实惠的方案而得以平衡。第二种主要材料是纯自然的浅灰色锈斑页岩,它被铺装在裂缝地面(包括入口广场)上。如同耐候钢板一样,为了尽可能接近自然的状态,它也被切分成大小不同的尺寸进行拼装。而石材表面的锈斑则仿佛是耐候钢板表面剥落的铁锈,两者共同构成浑然一体的裂缝效果。第三种材料是充满生命力的大面积草皮,它铺满了包括屋顶和环境在内的剩余非硬地区域。草地的生机和色彩与耐候钢板及石材的坚硬形成强烈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裂缝的视觉张力。③景观设计中还有一个重要元素是水杉树,它具有简单的外形和多变的色彩,特别是秋天,如铁锈般洒落的树叶与耐候钢板交相辉映;而到了春天,柔软的绿叶则反衬出耐候钢板的坚硬,仿佛是从岩石中生长出来的、不屈的新生命。

11. 杉树与耐候钢板

12. 耐候钢板、自然石材与草

四类材料强烈的自然属性与建筑表达均发生在群山环抱中的原北川中学校址上,使得建筑最后与所处环境无法分离。特别希望补充的是,自然材料将继续保持自然的本色,耐候钢板也会逐渐生锈,千百年后最终被大自然分解,回到大自然中去,不留下任何痕迹,最后剩下的只是具有生命力的草皮和树木,这就是自然和生命的轮回。

3 抽象与地域:通过场所营造显现在地性

3.1 抽象的形式语言

设计的初衷是建造一个属于北川,属于这次(地震)事件的纪念物。为了尽量减少无关元素的干扰,设计完全回避了地域性的建筑元素(符号、形式、材料),将造型的重点放在了属于大自然的、不带任何文化色彩的元素上,通过裂缝表达人与自然、生命与死亡的主题。

13. 人工的与自然的

14. 抽象的地域表达

首先,裂缝的呈现是被简化与抽象过的。简化的处理使其与自然状态拉开一定的距离,以展示必要的人工特点,但又要保证与自然状态的形式关联。抽象的结果一方面实现了建筑形式语言的艺术性升华,另一方面保证了合理的建造。其次是通过建筑材料(耐候钢板与自然石材)的选择,使裂缝(地面、建筑立面)与整个环境(草皮、树木、山体)形成有机对比,强化裂缝的视觉效果。穿行其间,裂缝的造型时而融入环境,时而又强烈地分割自然,这种交叉变换仿佛在不断地传递着自然与生命的信息。

15. 剖面图

3.2 在地性的转译

地域性原本是设计师个人非常热衷的话题,但如何运用非传统的造型元素与非地域的建筑材料表达地域性特点,却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在地性的转译为构思和设计工作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建筑表达不再拘泥于具体的形式与符号,而是注重场所的营造。抽象的裂缝以及自然性材料的运用,使得整个建筑有机地融入山区环境,特别是当这种抽象形式与逝去的生命相关联时,它就毫无异议地展现出这个特定地点及特定事件的归属性特征。纪念馆属于这一片山,属于这一次灾难事件。

在地性当然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地域性,但通过在地性传递的地域性是完全自然的,它不带任何文化包袱,显得简单而深刻。

4 忘却与记忆:选择性的保留

4.1 不能与可以抹掉的

在方案设计阶段,关于北川中学废墟以及尚存建筑的处置方式,设计师并没有得到明确的指示。但设计师有一个基本的态度,面对逝去的生命,特别是学校废墟下那么多的少年,我们有责任让后人永远记住这场灾难。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学校的痕迹以某种方式保留下来。由于种种原因,后来北川中学的遗址被要求全部去除,这与设计师的价值观产生了冲突。

16. 倒塌的教学楼

17. 完好的操场看台

18. 完好的校门

设计师坚持到最后并贯彻始终的,是将最能表达生命和事件的关键元素以某种抽象的方式保留下来,并整合进纪念馆园区的总体布局。按照这个构想,原北川中学的各种设施(校门、校舍、废墟、道路、操场、树木等)被分成了必须保留的和可以拆除的两大类。分类的原则是:第一、价值特别重大的必须保留,尤其是倒塌的教学楼,其废墟中至今还掩埋着孩子们;第二、能有机融入整体空间布局的元素尽量保留,如校门、校门背后的轴线大道、轴线延长线上的操场。

19. 空间关系分析

通过这两类选择性的保留,设计师试图使纪念馆园区的景观造型总体上一气呵成,建筑构思也不会因为保留的元素而受到负面影响。相反,这种保留为园区的总体形象塑造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同时,让细心的人清晰地感悟到当年的北川中学的存在,并时刻唤起人们的记忆。而校园遗迹经过抽象加工显得少了些悲伤,希望以此可以减少失去亲人的痛苦,但却不会淡忘逝去的生命。

4.2 永远的记忆

将北川中学的空间关系进行提炼,然后整合进园区的总体布局,是留下记忆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步骤。具体操作办法是将校园废墟作为空间组织的依据,通过两条关键的斜交轴线,构成整个园区的空间架构,实现裂缝与学校遗迹的整合。裂缝主轴联系纪念馆入口广场及教学楼废墟,以废墟及新设计的生命之门作为视线的两个终端。校园原有的校门及其背后通向操场方向的道路构成空间次轴,与裂缝主轴交叉。次轴上串联了原校园最重要的空间节点,包括校门及其背后的景观道路、教研室建筑以及操场。由于设计对校园的原有设施都进行了抽象处理,其外观甚至难以辨认,因此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没有碰到太大阻力。

第二步是对部分相关的校园建筑及建筑废墟进行处理,通过简化和抽象保留其痕迹,以加强主次两条轴线的空间意义。其中,关键举措是将倒塌的教学楼通过覆土筑成小山包。由于废墟下至今还掩埋着无数尸骨,“入土为安”的寓意顺应了中国人的丧葬传统,得到了包括学生家属、政府等各方面的一致认同。这种抽象的表达方式既保留了废墟,又保证了景观造型语言的统一。未被毁坏的宿舍楼的轮廓线以大地雕塑的方式被保留了下来,作为学校历史的见证与记忆。而操场则转换成了一个祭奠园,它是供人们参观和凭吊后放松心情的场所,依托平坦的操场以及状况完好的看台,附加两面围墙,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安静的小园区。非常遗憾的是,北川中学的校门被要求拆除,校门原址最终被设计成一个小广场,暗示其曾经的存在。这个小广场也成为空间次轴的起点,与处于终点的操场相呼应。两轴交汇点上的教研室建筑在施工时未能按照设计的建议保留其轮廓线,弱化了两轴相交的逻辑和意义;其余两栋校园建筑的痕迹由于超出了纪念馆园区而无法得到保留;而废墟前的一棵老树则幸存下来,一直矗立在那里。

20. 校门轴线

21. 北川中学的老树

22. 永恒的思考

23. 主馆楼梯细部

5 结语

在建构方面,纪念馆则应用了完全“建筑”的手段,即常规的建造。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工程采取了钢筋混凝土框架,以获得良好的抗震性能;地面石材按照大小不同的尺寸交错拼装,构成尽量接近自然的视觉效果;耐候钢板采取开放式立面构造,防止拼缝中的硅胶干扰钢板的自然锈蚀过程而产生负面的视觉效果;大面积的屋顶覆土直接与大地相连,让人辨认不出哪里是建筑,哪里是自然。这种“建筑”的建造方式与“非建筑”的设计策略再一次演绎了辩证对话。

24. 耐候钢板幕墙构造

实施过程到最后还是出现了几次不得已的折中,参观者很容易察觉到的有两点。由于建筑立面造型的非对称性一直未能被理解,纪念馆主入口两侧后来种植了两棵业主一直希望的昂贵的大型银杏树,试图从视觉上矫正入口的不对称性,为此还拔掉了一行引导参观者进入广场的水杉树,因为它们在视觉上干扰了银杏树的对称效果。另外,朴素的景观设计观念也一直是被讨论的话题,在种植了入口的两棵银杏树后,业主还在入口广场上种植了两棵球状桂花树,以活跃广场的气氛,但设计中原本运用更多的水杉树却因种种理由未能种植。值得庆幸的是,从远处眺望,这些折中并未妨碍地震纪念馆准确无误传递的信息: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永恒思考。

(图片来源:图片图纸均由作者提供。其中图1摄影:朱祺;图2、图4~图6、图20~图23摄影:邵峰;图8、图10~图14、图16~图18摄影:蔡永洁)

注释:

① 纪念馆在设计过程中原名“北川地震纪念馆”,在施工期间更名为现在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有关纪念馆建筑方案设计的特点参见:蔡永洁. 裂缝中的记忆——北川地震纪念馆建筑方案设计[J]. 时代建筑,2011(6)。

② 方案最终能被决策者选中,关键在于没有设计地面上的高大建筑物。综合各方信息可以找到的解释是:决策者担心,如果建造一个宏伟的纪念馆新建筑,可能时刻唤起死难学生家属对原北川中学建筑质量的质疑,从而留下矛盾隐患。决策者考虑的是社会和谐的政治因素,设计师关心的是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普世价值。尽管视角不同,设计师与决策者很偶然地走到了一起,是一次幸运的巧合,但这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为建筑实施过程中的分歧埋下了伏笔。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展陈,业主希望展示的是英雄的中国人民不惧怕任何困难,而设计师希望传递的信息是人类战胜不了自然,必须与之和谐相处。这种矛盾必然导致室内展示与建筑的不匹配,这也是设计师很少提及室内空间设计的原因。

③ 建筑师原本建议种植冬天会干枯的草种,以展示春夏秋冬的季节差异,暗示生命的变化;同时,冬天发黄的草皮与耐候钢板会形成美妙的色彩呼应。但为了表现永恒的生机,业主选择了常绿的草种。非常值得庆幸的是,大面积的植草坡地构想能被完整地贯彻,没有因为设计和施工期间多次的讨论而补充灌木的装饰性图案。

本文精选于《时代建筑》2018年第3期 环境调控与建筑设计,蔡永洁《“非建筑”的设计策略 “5 · 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中人与自然的一次审慎对话》,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者简介:蔡永洁,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

本文精选于《时代建筑》2018年第3期 环境调控与建筑设计,蔡永洁《“非建筑”的设计策略 “5 · 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中人与自然的一次审慎对话》,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者简介:蔡永洁,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