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固态硬盘E200P和C2000L测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512g固态硬盘和256g固态硬盘有什么区别 海康威视固态硬盘E200P和C2000L测评

海康威视固态硬盘E200P和C2000L测评

2023-12-15 19: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海康威视固态E200P和C2000L测评引言

       本篇评测仅供参考,内容总体包括硬件解读和软件测试两部分,硬件部分从SSD的主控、缓存和闪存三个角度分别介绍,软件部分会分别测试AS SSD Benchmark、CrystalDiskMark、HDTunePro、TxBENCH 和Anvil's Storage Utilities这5款软件。这里本来想聊些硬盘和固态的故事,但觉得篇幅会过大,任务又比较赶,所以决定还是之后放出。

评测产品:

1、HIKVISION SATA固态硬盘256GB   型号:E200P

E200P 256GB

2、HIKVISION PCIE3.0*4 NVME M.2 SSD 512GB  型号:HS-SSD-C2000L

HS-SSD-C2000L 512GB

        这次拿到的产品都是来自海康威视,说起海康威视,大家都知道,大街路上的网络摄像头几乎全被它承包了,总部在杭州市滨江区互联网街那里,离小编在上城区办公的位置仅有3个地铁站,近得像邻居一样。(这话说出口,感觉有种狐假虎威的味道,不管啦,事实胜于雄辩)

        海康威视怎么做起固态来了?对于这个问题,我猜可能和其主营的监控行业有很大的关系,首先海康威视是个国企,市值超大,有很大的一部分订单来自国企和一些大公司,而后面会说到联芸的主控,特别加入了加密算法,所以可能也会推给国企等单位使用,毕竟国企和大公司是比较注意信息安全这一块的问题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固态太火了,火到什么程度呢?原本只做电脑的惠普以及原来只造显卡的影驰和铭瑄,还有七彩虹都在固态产品上下了一刀,市面上的品牌光有名有姓的就不下30家,山寨的一大堆,海康威视为了做固态还专门成立一个名为海康存储的公司,不过真相是什么还得@HIKVISION了。

       固态硬盘水很深,但能赚的也不少,光芒一度让传统的机械硬盘的黯然失色,但现阶段固态的容量和价格的“性价比”无法完全替代机械硬盘。从英特尔开始做固态,众多的跟随者如三星、金士顿、惠普、东芝等电子大厂也一拥而上,纷纷挤上了存储的车,只不过有些先上的就先占了位置,后上的就只能站着等位置,位置等到了,发现之前坐车的已经开着跑车,大摇大摆在前面炫耀,因为这主角光环太过耀眼,吸引了更多的同路人走上这条路,而这条路远远看不到尽头。

       看着固态硬盘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凭借着“天地人和”四大法宝的海康威视也摇身一变,成了这条赛道的入门选手之一,联合一波友商,开动了自产固态的快车。但是在固态变得越来越“平价”的当下入局,是不是有些迟了?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先前的利好条件让Intel等大厂赚得盆满钵满,但随着工艺进步和产品的多样化,固态的价格也是在走下坡路,性价比越来越亲民,厂商还有多少利润呢?虽然如此,固态硬盘产品还是一种新形式的存储方案,说白点,就是在没有第三种可靠且有出色的性价比的存储方案出来之前,固态存储器会一直占据这份市场,并有可能完全替代机械硬盘。 IBM于1956年创造了第一块名为350RAMAC的机械硬盘,到现在过去了63年,就算从真正有了现代硬盘的样子的1991年算起,2007年出现TB级别的硬盘,到现在的2019年,硬盘有了16TB容量,已经有28年的发展史机械硬盘,虽然受制于机械特性,速度一直提升不上,但并未就此成为历史,而固态硬盘从1989年被创造,到现在不过经历了30年,离2009年固态硬盘真正进入市场化只有10年,现阶段在保证较好的寿命基础上,容量难以加大。随着电子半导体技术日新月异,技术上如果有效解决闪存密度,未来固态硬盘还是有发展潜力的和发展空间的。

       好了,我们对固态发展历史就先告一段,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海康威视这波开的是什么车。

硬件解读篇

     SSD一般由SSD主控,FLASH存储阵列,板载DRAM缓存(可选),以及HOST接口(如SATA, PCIe等)组成。固态硬盘的性能一是取决于选用的Flash颗粒本身,另一个则是取决于选用的SSD控制器的性能。

主控测评E200P主控芯片测评

       这次海康威视的E200P因为内部的主控芯片表面已经换成海康威视的标志,但是海康威视也好像不研发主控的,官网也未提及自己在搞芯片。由于完全看不出到底是哪家哪个型号的主控,我们也将这个疑问反馈给了海康威视,并得到的答复是E200P的主控是采用联芸的MAS0901,对此我们虽无法证实,但从网上获取的信息来看应该错不了,况且这还是官方给出的答案。

       对于这款主控和研发这款主控的联芸科技以及与之密切的海康威视,我们收集到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点:

图1 联芸MAS0901系列主控芯片

1) 企业级别定位

     联芸旗下的MAS090x 固态硬盘主控芯片是针对企业级及数据中心级打造的一款重量级 SSD 主控芯片,支持 AES128/256、SHA256、RSA2048 国际密码算法以及国产商用密码算法 SM2、SM3、SM4。主控采用全硬件高速加解密设计技术,AES/SM4 加解密速度到达 700MB/s,可做到数据流实时全速加解密处理。对信息保密这部分想来也只有国企和大公司以及银行才有这种安全级别的需要,这也与海康威视宣称E200P是款企业入门级固态硬盘相符;

图2 E200P SATA固态主控2) 合作共赢

       联芸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总部也是设在杭州,虽然近年来研发出的产品获得市场肯定,但尚未进入颗粒原厂以及国际顶级 SSD 固态硬盘品牌商的行列,而且因为成立时间不长,在高级别固态产品主控方面的实力还比较一般,对于联芸科技来说,扩展芯片业务可以实现利润转化,进而提升自身实力。

基于此可总结海康威视与联芸地理上不但是“同乡”,有着相同的“家乡情结”,而且在前些年海康威视还力挺联芸搞研发,也花钱投资过联芸并成为其股东之一,2015年还与联芸签订了战略协议,共同开发安防监控行业。对联芸科技来说,海康威视是国企巨头,更是难得的商业大客户;对于海康威视还说,开拓存储市场也是可行的方向。近一年,川普在中美贸易上数次变卦,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很多中国企业特别是一些知名企业,他们所采购的部分或全部的芯片等物资的供应链被切断,这也间接迫使加快国内芯片自主研发的进程,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设法逐渐摆脱现在过度依赖某一家、某一种芯片的窘境,在软件和系统上也积极创新,壮大和增强软实力。海康威视今年也被美国列入了“黑名单”,肯定会对自己的产品线产生一些的影响,而现阶段就是逐步适应这种“被黑”,并积极寻找替代品,投入力量研发自有芯片亦或是开拓新的产品路线,与联芸合作开发存储产品也是情理之中。

3)明星产品

该系列SSD主控芯片在2017年荣获工信部颁发的“中国芯·新动能”第十二届“中国芯”最具潜质奖,并获得杭州市科委重大创新专项立项支持。而且目前MAS090X系列SSD主控芯片已经实现大规模量产,并获得行业主流SSD固态硬盘厂商的采用,联芸成为国内唯一面向全球提供大规模高品质SSD主控芯片量产的厂商。

 表1 MAS0901主控规格参数

4) 支持多家闪存,兼容紫光闪存

        MAS090X系列固态硬盘主控芯片构建虚拟化缓存池,实现缓存资源集约化管理,虚拟化应用。不带外置大容量DRAM,MAS0901固态硬盘主控芯片支持DDR3/DDR3L/DDR4接口,MAS090X全系列SSD主控芯片,通过自定义NAND闪存控制专用处理指令集,改变调用该指令集的闪存控制器micro-code,可与各类NAND闪存颗粒进行自适配,全面支持三星、东芝、闪迪、英特尔、SK海力士、美光等六家NAND闪存颗粒,QLC技术NAND颗粒以及国产3D NAND也可以同步支持。不过作为首批获得紫光存储3D NAND闪存颗粒的固态硬盘主控芯片厂商,联芸2017 年推出的 MAS090X 系列 SSD 主控芯片,完成了NAND颗粒分析、SSD样片PCB上件、固件移植、样片完整测试等全部流程,2018年4月19日正式对外发布,联芸科技主控芯片支持紫光3D NAND颗粒SSD解决方案,而E200P正是使用了紫光的闪存。

图3 MAS090X芯片架构图5) 性能突出,稳定可靠

       基于该NAND闪存控制专用处理指令集,MAS090X全系列SSD主控芯片采取层次化NAND闪存专用处理器架构,可同时对多个NAND闪存颗粒进行操作交织管理,利用固态硬盘上多闪存颗粒的并发度,充分提升了NAND闪存的通道带宽。

       采用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纠错码技术,融合联芸科技原创的LDPC Agile DSP算法,实现NAND闪存阈值电压全程跟踪,降低NAND闪存读取的原始误码率,提供准确的LDPC软判决信息,大幅度提升ECC纠错性能,延长固态硬盘使用寿命。

      支持RAID5技术。RAID5是基于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拥有较高的磁盘利用率和安全性能,在N块硬盘组成RAID5磁盘阵列中(N>=3),资料是分别存放在N-1块盘中的余下的一块盘作为奇偶校验盘,其空间会被冻结而不可使用,RAID5至多允许一块硬盘损坏并且需要在出现故障后立即更换才能完整重建数据。

小结:

     鉴于联芸主控更详细的资料官方并未开放,网络上也就只有一些零碎的信息,比如联芸MAS0901主控支持SATA 6Gb/s接口,可搭配2D/3D MLC、TLC、QLC,最大支持2TB容量。读写方面,顺序读取与写入性能分别560MB/s和530MB/s,随机读取和写入性能分别高达100K IOPS和90K IOPS。这部分将用软件进行测试和验证。

C2000L主控芯片测评

        对于C2000L这个主控有点小特别。因为在群联官网上没查到PS5013-E13-31这个型号,倒是查到和这个十分相似的PS5013-E13T型号,据说这是从群联定制的主控,但到底有什么区别,本人也不清楚,最有可能就是群联在PS5013-E13T之上做了一些小改动,有可能只是改了型号名称,也可能是有改了一点内部的东西,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所谓的定制版不会变动太大,性能上应该与PS5013-E13T没有太大的差距。我们软件测试部分将对比PS5013-E13T的规格书,看看这块512GB的固态的主控PS5013-E13-31性能是要更强还是打成平手或者落败。

图4 群联PS5013-E13-31主控表2 群联PS5013-E13T主控参数一览表缓存测评

       相信很多的电脑爱好者通常会比较关注CPU的缓存,特别是CPU的第三级缓存。缓存作为直接和处理器通信的元件,原理其实和RAM差不多,RAM即Random Access Memory,也就是随机存取存储器,是易失性存储器中的一员。固态存储器的缓存叫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也就是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它可以让ssd更快速响应写入操作,因此缓存有无也是区分ssd质量好与差的一个方向点之一,劣质的和某些入门级别ssd可能就不会加缓存器件,读写性能就稍弱些。缓存的大小对硬盘读写也稍有作用,大容量的缓存可以存放更多的热数据,当这些热数据被系统再次提取时,就不用到闪存里找了。

       虽然缓存的存在确实可以提升读写表现,但对数据的安全性也有一点威胁,热数据一旦在比如停电、死机等紧急情况下,可能会损坏甚至遗失,所以一般都会有相应的储电电容,使得数据能在非常情况下写入到闪存里面去,缓存的容量越大,所需的电容越多。海康威视的这款E200P SATA固态的缓存上刻着SEC,其实就是三星电子公司英文Samsung Electronics Company的缩写,缓存芯片的型号为:SEC 907:K4B2G16-46F BYMA。

图5 海康威视E200P采用三星DRAM

        从官网提供的技术文档了解到,该产品是三星2005 年开发完成的DDR3三代双倍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该系列产品在很多地方都有应用,比如说汽车、智能电视等等,它作为三星当时出产的顶级产品,放到现在来说,性能顶多算是中等级别吧,如今三星的ddr4系列及LPDDR4X系列在2017年开始陆续量产,DDR4 RAM容量4GB起步,最低速率2133Mbps,最高到达3200 Mbps,LPDDR4X最低容量8GB,速率达到4266 Mbps,而且最低工作电压仅仅只要0.6V, DDR5五代低功耗双倍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也进入样品阶段,有更低的0.5V工作电压,速度最高达到9GBbps。估计在几年之后成本降下来,这些可以在普通消费级的固态上使用,届时固态市场的春天就要来了,但现在我们也只能看不能用。

表3 三星DDRX参数对比

言归正传,我们再来看看三星官方给的参数信息,2Gb容量,96球FBGA封装表示它是16bit的芯片,有16位的预读取能力,在读写缓存上速度会比8bit的好上很多。

这里的 1Gb=1024M bit ,1GB=1024M Byte=1024MB ,Bit是位,Byte是字节,也就是我们常见的"MB"中的“B”,1个字节有8位,而每个位都由0和1组成,那么E200P 256GB版本的缓存容量就是2Gb=2*1024M bit=2*1024/8MB=256MB。

表4 三星DDR3 K4B2G16-46F BYMA规格

        NVME M.2的C2000L并没有缓存,这是因为PCIE通道的速度比SATA的速度快好几倍,即便加入DRAM,缓存能提升的空间也微乎其微。

       总而言之,就缓存来说,对于一个256GB的SSD应该是绰绰有余了,因为SSD本就为高速传输数据而设计的,对于公司或企业来说,日常的数据文件以小文件为主,很少会使用到动辄数十GB的超大文件,所以基本上不会把缓存写满,在剩余磁盘容量至少有10GB的情况下,传输速度不会有太大的消弱。另一方面,市面上很多小品牌的固态都是小板设计,很少有甚至没有缓存,比如我们拿以下两个固态板子做对比,左边是金泰克的480GB固态,贴的是镁光DDR3 4GB的缓存,右边是亿储的60GB的固态,没有缓存,当然这个大号优盘也用不到缓存,在此只是借以说明此类情况。

图6 金泰克的480GB(左)与亿储的60GB(右)

闪存评测

E200P闪存评测

       NAND FLASH是一种长寿命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器,具有质量轻、能耗低、体积小、抗震能力强等的优点,广泛应用于手机、数码播放器、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嵌入式系统等设备。对于一个存储设备来说,闪存的重要性不亚于主控,如果把主控比作是仓库的管理员,那闪存就是仓库本体,仓库里面摆放着我们的数据,一个好的仓库不仅需要尽职尽责的管理员,更需要一个安全又高效的仓库。

       在介绍这款E200P的闪存之前,还要说一段背景故事。

六大原厂的闪存颗粒无疑是业内最优良的,这六大原厂就是三星、Intel、美光、海力士、东芝和闪迪(已被西数和紫光收购),其中三星在近年研发上的投入远远超过其他五个,在技术和规模上也是超过了老大哥Intel,原本第一半导体工厂的Intel被挤出第一。

       说起英特尔,就不得不说IMFT了。2005年年底,英特尔和美光确定了合作意向,2006年1月在美国犹他州创建了鼎鼎大名的IMFT(IM Flash Technologies),专门研发和制造NAND闪存产品,但由于彼此的业务有大部分的重叠,合同上就限定了合作期限。MFT旗下有3个生产基地,分别为维吉尼亚州Manassas厂、犹他州Lehi厂、新加坡厂IM Flash Technologies Singapore(IMFS),2012年,英特尔把大部分IMFT的晶圆厂的股份卖给美光,唯独留下其中的Lehi晶圆厂。

        2018年镁光和英特尔合作一起开发96层的第三代3D NAND Flash就是在IMFT这里进行的,但之后双方在NAND堆叠方式上开始产生分歧,intel和镁光长久以来坚持的Floating Gate浮栅式结构技术,但近年美光提议转向Charge trap电荷捕获型技术,后者是三星、东芝和海力士采用的主流方案,可以提升产品耐久度,这一分歧和其他因素使得双方的合作面临破产,2018年一月份就宣布完成这次研发后各奔东西,结束在3D NAND flash上的合作,但犹他州的Lehi工厂的3D XPoint傲腾闪存项目还是会一起联合研发。最近对于IMFT更新的消息是2018年10月23日,Intel宣布双方合作的3D XPoint项目也会慢慢终止,镁光将收购IMFT中intel的所有股份,并完全控制住IMFT,intel也会自建自己的工厂和生产线,而在过去不久的2019年10月31日,美光官宣已经收购了英特尔在双方合资企业IMFT的股权。

       长久以来,Intel和美光虽然保持IMFT厂在NAND上的合作关系,但同时也在其他地方建各自的晶圆厂。在关系正式破裂之前,英特尔就在筹备进入中国这个超大的存储市场,不但减持了新加坡厂的份额,还在大连加紧建厂,从2006年7月开建并于2010年完成60公顷的300mm晶圆厂Fab 68,到2015年10月开始并于2018年9月完成二期的NAND闪存芯片厂也落地,并投产96层的3D NAND,并积极寻找国内的合作商。

      2018年3月,韩媒报道Intel与紫光集团谈判,谈判取得成功,紫光可以根据合作协议使用 Intel 的 NAND 晶圆,这些晶圆经过紫光的封装,可以得到64层的3D NAND闪存,紫光可以对外销售。虽然我们的芯片技术落后,但是芯片的封装技术可以说在国际上是数一数二的。不久之后,紫光使用 "UNIC" 品牌,推出了存储卡、固态硬盘等产品。

      而我们今天要讲到的紫光闪存也是这样来的。其实我们看待紫光这件事也不用太过失望,Intel作出这一行为只是从闪存市场上出发,紫光通过销售封装的闪存的也可以获得资金以支持后续产品的研发。但事与愿违,紫光和Intel后来的关系也破裂了,长期合作的愿望也付诸东流。

图7 E200P 紫光闪存

      可能就是这样巧合吧,E200P是由武汉海康存储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而紫光在武汉也有个国内闻名的长江存储的子公司,紫光的NAND闪存就是在这里完成封测的,看来,海康威视还是喜欢“吃窝边草”的。

       E200P使用的Raw NAND是紫光的消费级UNNOTTE1B1DEB1的闪存,一共两片,虽然E200P被海康威视定义为一款企业级的固态产品,但闪存还是没有用上企业级的不免有些“过意不去”。从紫光旗下紫光存储的官网找到的这个闪存信息看来,单片容量为128GB,密度为512GB,采用132细间距球栅阵列封装(Fine Ball Grid Arry), ddp(1x8die)晶圆级2层封装(晶圆Wafer上的一小块晶圆体叫die,封装后就成为一个颗粒)。芯片采用3D TLC闪存芯片。支持ONFI 4.0(一种NAND协议),最高读写达667兆次每秒,支持1500次擦写寿命。

       SLC(Single-Level Cell)是指(1层单元)每个单元包含1位;MLC(Multi-Level Cell) 是指(双层单元)每个单元包含2位; TLC(Trinary-Level Cell)是指(三层单元)每个单元包含 3 位; QLC是指(四层单元)每个单元包含 4 位。一般的,我们认为性能(寿命)的好坏顺序是SLC(10万次)>MLC(1000-10000次不等)>TLC(500-1000次)>QLC(150次)。3D闪存是将原有平面闪存在二维空间排列改为纵向多层堆叠,单位面积硅晶片所能容纳的数据就会更多,3D TLC速度和耐久度方面要弱于MLC,所以有时候要依靠NVME协议甚至PCIE提升速度,耐久度(P/E)也要依靠加强的LDPC纠错才能与具备传统的BCH纠错算法的MLC一较高下。

表5 紫光NAND闪存部分型号和部分参数HS-SSD-C2000L闪存评测

        对于东芝,很多人对它的印象并不是很高,印象中也只有一些家电什么的,但东芝在闪存的历史上是很有名的,1984年东芝开发了一种名为闪存(NOR)的新型半导体存储器,3年后年又开发出了NAND型闪存,如今三星、Intel之流纷纷研发这种NAND,进而改进到了现在的3D NAND,说东芝是闪存的鼻祖也不为过。

       HS-SSD-C2000L使用的是东芝3D TLC BiCS-4闪存(BiCS-4 为 96 层,BiCS-3 为 64 层),型号为TA7AG55AWV A1929 190700706,但芯片没有东芝的标识,至少不是东芝原厂的颗粒,极有可能是原厂筛选下来的白片,整片板一共有4片闪存,每片容量有128GB,一共512GB。

图8 C2000L 闪存软件测试篇

测试平台硬件信息

主 板:微星MEG X570 ACE

处理器:AMD Radeon 2700X

显 卡:XFX RX 5700XT 8GB 黑狼版

内 存:芝奇 皇家戟 3600MHZ 8GB*2

电 源:海韵FOCUS PLUS 1000FX 金牌

硬 盘:影驰1TB M.2 PCIe4.0 (NVMe协议) 名人堂HOF PRO固态

系 统:Windows 10 专业版 1903

       在此说明一点,由于我们拿的的E200P固态硬盘是海康威视供内部测试使用的,固件没有更新,测试数据可能与市场版本有点不一样,市售版本应当会有相关固件优化。

(一)   AS SSD Benchmark测试

       AS SSD Benchmark是由德国开发的一款SSD(固态硬盘)的评测工具。也是现在市面上最为常用的SSD评测软件,测试连续读写、4K对齐、4KB随机读写和响应时间的表现,测试最后给出一个综合评分。其中还有Compression Benchmark,该结果通过绘制读写性能随文件可压缩数据占有率(压缩比)升高而发生改变的曲线,可以直观得出硬盘的解压缩响应的快慢。

       另外这里还有一个文件复制测试,除了使用软件中的copy测试外,还会准备了一个40GB蓝光电影测试一下实际情况。

SATA 256GB E200P固态测试结果

 图9 E200P AS测试结果

        AS SSD Benchmark对E200P进行10GB测试中,顺序读写速率分别为518.99MB/s和347.10MB/s,成绩平平,不过写入延时有点偏大。

       复制测试中,程序速度151.95MB/s,游戏速度196.35MB/s,实际测试40GB大文件复制速度为178MB/s。

图10 E200P 文件复制速度测试图11 E200P 40GB文件自我复制速度图12 E200P 压缩/读写速率测试

     根据上图12可知,46%左右是性能的一个分水岭,主要表现在写操作上,读操作稳定在500Mb/s,并小幅波动,在此之前写操作速度为290MB/s,在此之后明显提升到400Mb/s上下。 如果有两份大小一样的文件,一份是分成了很多的小文件,另一份是封装的大文件,那么在有50%以上压缩率的情况下,压缩前者的速度比压缩后者的速度能提高接近一倍。

HS-SSD-C2000L 测试结果

图13 C2000L AS读写测试

      C2000L顺序写入速度为1371.40MB/s,顺序读取速度为1400.93MB/s,文件读取速度的延迟0.03ms,能大幅缩减大型应用程序的加载时间。

图15 C2000L 40GB文件自我复制

       文件复制速率相当快,基本上一部40GB的蓝光电影可以在2分钟左右完成复制工作。

图16 C2000L 压缩/读写速率测试

        C2000L读取压缩包的速度是和文件的压缩率成正比的,在大于35%的压缩率的时候,写入操作速率表现有些波动,但随着可压缩文件的增加,速度整体上是上升的趋势。

(二)   CrystalDiskMark测试

        这是一个和AS SSD Benchmark差不多的存储测试工具,但除了可以选择测试文件大小和测试对象,CrystalDiskMark还可以选择测试次数,这样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分数,排除部分的随机性。这里设置9次,最大64GB,读写分R10%W90%、R50%W50%、R90%W10%三种情况依次测试。

       此外,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程序里出现过的Seq Q32T1\4K Q8T8\4K Q1T1\4K Q32T1等测试项目的含义,这里的Q(queues)代表队列,T(thgreads)代表线程,Seq Q32T1即用1个线程32个队列连续读写128KB的数据块;类似的还有SEQ 1M  Q8T1和SEQ1M  Q1T1分别是1线程32队列随机读写1MB数据块和1线程1队列随机读写1MB数据块;同理,4K Q8T8即是用8个线程同时测试,每个线程执行8个队列4kb随机读写;4K Q1T1即是1个线程1个队列随机4KB读写;4K Q32T1是用1个线程32队列随机读写4kb数据块,以此类推。

SATA 256GB E200P固态测试结果

图17 CrystalDiskMark测试E200P的结果

        可以看出,读操作在三种模式下没有多大的变化,基本定在550Mb/s,但在写操作时速度有些不同,写任务每增加40%速度会下降70多MB ,所以如果一次性写入非常繁重的数据,速度会比较低,而分多次写入,时间会节省很多。

HS-SSD-C2000L 测试结果

图18 CrystalDiskMark测试C2000L的结果

       C2000L有着非常稳定的读写速率,大范围来说,三种情况相差都很小,Seq Q32T1读取速度1720Mb/s,写入速度1510Mb/s,4K 随机读写变化也不大。

(三)   HDTunePro测试

       HD Tune pro本来是用来检测出硬盘和其他存储设备的传输率、突发数据传输率、数据存取时间、CPU 使用率、健康状况 (SMART),温度及扫描磁盘表面、硬盘的固件版本、序列号、容量、缓存大小以及当前的传送模式等信息的。

SATA 256GB E200P固态测试结果

图19 E200P  HD Tune pro读取基准测试

        读取速度稳定在370MB/s左右,平均380Mb/s,读取响应时间基本在0.04ms内,少数会跑高,在SATA固态中,

图20 E200P 文件基准测试

       文件基准测试中,顺序读取速率515MB/s,顺序写入速率217MB/s,缓存内写入速率450MB/s,缓存外写入速率220MB/s。

HS-SSD-C2000L 测试结果

图21 HD Tune pro对 C2000L执行基准测试

         C2000L基准测试读取速率平均在1321MB/s,延迟0.026ms。

图22 C2000L文件基准测试

       C2000L顺序读取速率2785MB/s,顺序写入速率2701MB/s,并能稳定保持不降速

(四)   TxBENCH 测试

      TxBENCH是来自日本的一个软件,软件支持日语和英语,它的功能与CrystalDiskMark和AS SSD Benchmark都差不多,最新的版本是0.96 beta。在开始之前,我们在软件设置里把测试块设为32GB,并关闭预写功能。

SATA 256GB E200P固态测试结果

图23 E200P基本测试

HS-SSD-C2000L 测试结果

图24 C2000L基本测试

(五)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测试

SATA 256GB E200P固态测试结果

图25 E200P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测试

      Read性能分数1958.55,4K读速度为492.3MB/s,Write分数1819.06,4K写速度640MB/s,合计3777.61。

HS-SSD-C2000L 测试结果

图26 C2000L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测试

      C2000L的Read性能分数2652.61,4K读速度为541.3MB/s;Write分数是1375.76,4K写速度640MB/s,合计4028.37分。特别在大文件的连续读写上,C2000L对比E200P在速度上完全碾压,在小文件读取上体现不了优势,在写入数据的速度上稍有领先。

       最后我们再来看先前留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C2000L的定制群联主控和群联量产主控孰强孰弱,我想这颗定制版的性能似乎有点缩水,只有 HD Tune pro软件下的文件基准测试中,顺序读取和写入有破2500MB/s,难道其他软件哪里出问题了?为了测试更准确,我们把C2000L从M.2插槽里取下,把它装进了PCIE转接卡,然后又跑了一遍AS。

图27 PCIE固态转接盒

       果然有点提升,但进步空间不足150MB/s,离2000MB/s还差得远,其他的测试软件却没有多大的变化,看来相比群联的PS5013-E13T主控,海康威视定制的PS5013-E13-31主控的性能被砍了一刀成了阉割版是事实了。

       速度被砍了,那就看价格了,淘宝价格最低价格459元,对这个价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说说你们心目中可以接受的价格吧。但是咱也听说官方说要加入11.11的“剁手”活动中来,大幅让利,价格可能会很接近你们的“理想价”。

图28 PCIE转接盒AS测试C2000L

综合评价:

        总体来讲,这两个固态都各有取舍。虽然这块E200P才256GB的容量,放笔记本里感觉浪费了SATA的盘位,放台式机里,容量太可怜,放不了多少东西,尤其是对游戏党来说,简直“鸡肋”,只能当大号优盘放在硬盘盒里还有点用处,因为是SATA协议,速度不可能很快。

        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加入了2G的缓存,可能在大文件面前速度可能不及预期,但在日常小文件的读写方面充分发挥了SATA3.0 6GB/s的带宽。另外主控的加密功能和缓存的掉电保护,也是给这块固态增加了一些额外的特色,就算偶尔的热插拔也可以不用担心。

        而给到我们的256GB版只是官方太“抠门”吧,因为他们竟然还有512GB、1TB和2TB的,理论上,固态硬盘的容量越大大,使用寿命相对更长(寿命=(容量*允许写入次数)/日均写入量),这点是和机械硬盘大大不一样的。

        这里推荐给那些轻量工作的办公一族使用,同时也特别适合从事涉及商业信息的工作者,以及有保密需求的人群,当然,服务器也是能用的,只不过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还是组个raid5更放心。

        而C2000L除了512GB的版本还有1TB与2TB版本,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除了速度稍显慢一点,其他就没什么可吐槽的了,厂商还十分良心,支持长达10年的质保,比一般的3年、5年质保让人放心不少。或许现在的价格要小贵一点,而在一年一次的双11和双12以低价入手这些产品,肯定是超值的。

      这款C2000L比较适合追求极速畅快的高端游戏玩家、 还有从事电脑设计、多媒体内容编辑工作的专业人群。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