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遂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412政变后国共合作并未完全破裂还在和谁合作 红色遂昌

红色遂昌

#红色遂昌|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红色遂昌| 遂昌县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学习资料

一、遂昌革命历史概况

遂昌人民勤劳、勇敢,富有革命斗争精神。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遂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

1919年6月,“五四”运动在遂昌引起强烈反响,青年学生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积极寻求革命真理。1926年12月,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浪潮中,遂昌籍中共党员唐公宪、谢云巢奉命返回遂昌创建中共组织、筹建国民党遂昌县党部。1927年1月,浙西南第一个中共组织——中共遂昌支部在遂昌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址位于大柘泉湖寺)诞生。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浙西南播下了第一颗革命火种。2月初,中共塘岭头支部建立,4月初,国民党遂昌县党部成立。4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大革命失败,遂昌的中共组织失去上级领导。6月,向外地隐蔽的遂昌中共组织领导人与中共浙江省委接上关系。10月,中共遂昌组织领导人秘密返回遂昌,在遂昌塘岭头村召开党员骨干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为贯彻实施八七会议精神,会上建立了中共遂昌县委。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浙西南建立的第一个县级组织。11月,因中共浙江省委机关遭破坏,中共遂昌支部解体,县委领导人等骨干被迫再次隐蔽到外地,其余党员在当地转入隐蔽,革命斗争再次遭受挫折。12月,遂昌的中共组织骨干秘密返回遂昌开展工作,发展党、团、工会组织和革命武装,至1928年4月,建立9个中共支部和中共遂昌县委直属区委,健全县委工作机构,建立共青团遂昌县委、遂昌县工农革命军(农军)、遂昌县纸工工会,并两次发动、领导造纸工人举行罢工斗争、一次发动、领导农民开展闹米荒平粮价斗争。7月,县委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武装拒捕斗争,获胜后随即举行武装暴动。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浙西南领导的第一次武装斗争。8月,武装暴动遭国民党军镇压,中共遂昌县委及其所属组织逐步解体,仅少数党员隐蔽在当地坚持活动。

与此同时,1927年10月,中共宣平县委派员到遂昌东部地区的牛头山一带开展革命活动,筹备武装斗争。1930年5月,建立遂昌农军,开展打土豪斗争。7月,遂昌农军呼应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的斗争,改称遂昌红军游击队,并于9月中旬和宣平、松阳红军会师于牛头山,举行武装暴动,又掀起遂昌革命斗争高潮。9月下旬,武装暴动遭国民党军镇压,革命斗争再次遭受失败。1932年冬,中共永康中心县委派员到遂昌、宣平、汤溪三县边区开辟工作,先后发展20余名党员。

1935年3月,在全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中央红军主力进行长征之时,粟裕、刘英率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奉命进入浙江开展游击战争。5月,挺进师进入遂昌县境开展活动。7月,中共王村口区委建立。同月下旬,挺进师师部进驻王村口,以王村口为领导中心建立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掀起了浙西南革命高潮。王村口及其周边的后塘、葛程、关塘、山前、对正、独口、凉岭下、山枣坪等地普遍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游击队,并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遂昌革命形势又一次出现高潮。

9月,国民党当局调集七万兵力大举“清剿”红军挺进师,对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展开了长达8个月的血洗。挺进师采取“敌进我进”方针,留下第二、五纵队在根据地内坚持,主力挺进到国民党军后方,调动、牵制、打击国民党军。坚持在根据地内的挺进师第二、五纵队,与根据地人民浴血奋战,誓死保卫根据地。遂昌人民为此付出巨大牺牲。在国民党军疯狂血洗下,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暂时丧失。但是,挺进师不仅没有被国民党军消灭,而且在浙南开辟了更大的游击根据地。1936年6月,中共浙西南特委和挺进师第二纵队重建,返回浙西南,恢复建立了龙(泉)浦(城)江(山)遂(昌)边游击根据地。1937年1月,国民党军约10万兵力大规模“清剿”闽浙赣皖四省边区。挺进师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打游击。期间,中共浙西南特委再次遭破坏,粟裕、谢文清率部建立了遂(昌)宣(平)汤(溪)游击根据地。各地红军灵活机动的反“清剿”斗争,使国民党军的“清剿”“未奏肤功”。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9月,粟裕分析、证实国共第二次合作之情,向遂昌县当局发出合作抗日建议书。10月14日,双方在根据地中心门阵村举行合作抗日和谈,达成协议。至此,挺进师三年游击战争结束,浙江的国共合作抗日新局面打开。

进入全面抗战后,遂昌成了浙江抗日救亡后方基地,被列为全省三个战时经济建设实验县之一,倾向抗日的进步势力主政遂昌。1938年2月,中共遂昌县委重建,开始领导开展遂昌的抗日救亡运动。同时,一大批外地知识分子党员、进步青年陆续到遂昌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中共遂昌县委认真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逐步建立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遂昌出现了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新局面。民众夜校、妇女识字班、流动施教班等形式的抗战民众教育如火如荼;戏剧歌咏、报刊书籍、通俗演讲等形式的抗战文化宣传席卷城乡;减租减息,开垦荒山野地,大力种植战时作物的发展生产运动此起彼伏;男女老少齐上阵,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民众抗日救亡热情空前高涨。在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中,中共组织自身得到迅速壮大,先后发展党员1900余名,建立了8个区委,119个支部,中共遂昌县委扩建为中共遂昌中心县委。党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抗日救亡工作深入开展。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再次掀起反共高潮,遂昌随即变成“剿共清乡”的重点县。国民党遂昌县当局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抗日救亡积极分子。一批中共组织的基层骨干牺牲,大批中共党员被迫自新、脱党,基层组织遭严重破坏,抗日救亡运动横遭扼杀。中共遂昌中心县委采取单线联系的方式,整顿恢复基层组织,保存革命力量。

1942年2月至5月,中共浙江省委、遂昌中心县委、闽浙边委机关相继遭破坏,省委书记刘英、中心县委书记曾友昔、边委书记张麒麟相继牺牲,革命斗争陷入困境,仅存的三名闽浙边委委员在遂昌召集党员骨干会议,坚定革命信念,建立中共闽浙边临时委员会(简称边临委),以遂(昌)宣(平)汤(溪)边区为中心坚持斗争。重建中共遂昌县委,以白马山区为中心坚持斗争。1942年7月底,日军地面入侵遂昌,县委和边临委积极稳定群众恐慌情绪,巩固基层组织,组织群众破坏交通,减少遭受日军蹂躏。后与中共处属特委、浙南特委取得联系,互相鼓励、支持,并把党组织的委员会制改为单线联系的特派员制,隐蔽和积蓄力量。1944年3月,遂(昌)宣(平)汤(溪)边区遭国民党顽固派军事“清剿”,边区基层中共组织遭严重摧残,闽浙边临委机关脱险后被迫转移到白马山区隐蔽。革命斗争环境再度恶化,中共组织的生存又一次面临困境,艰难地坚持斗争。5月,边临委通过处属特委与浙东区党委取得联系,获悉中央关于在国民党统治区实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工作方针,得到浙东区党委的工作指导和经费支援。边临委与遂昌县特派员迅速在白马山区的田堂背山棚召开党员干部会议,贯彻“隐蔽精干”方针,指示所有党员干部开展生产自救,实行社会化、群众化、职业化,从而走出困境,迎来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后,遂昌的中共组织积极做好和平与内战两手准备,开展党员思想教育和群众工作,巩固组织,积蓄力量。1947年2月,在内战全面爆发的情况下,边临委与处属特委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共处属特委,统一了处属地区中共组织的领导,集中了干部力量。遂昌的中共组织开始着手建立革命武装,重新开展武装斗争。7月,中共遂昌县特派员改为中共遂昌县委,建立县委武工队,开展抗丁抗暴、镇压叛徒特务、惩处地主恶霸、摧毁国民党乡村基层政权等一系列武装斗争,打击地方反动势力,动摇国民党地方当局的统治,解救人民群众,建立起白马山游击根据地,发展壮大革命力量。

与此同时,中共闽浙赣区(省)委城市工作部所属的闽浙边组织,于1948年10月派员到遂昌县城开辟城市工作。1949年4月初,建立中共遂昌县支部,月底改建为中共遂昌县临时工作委员会。该支部一面筹备武装斗争,一面策动国民党遂昌县长起义。

1949年5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师部挺进至遂昌湖山地区,与中共遂昌县委会合,解放了农村局部地区。5月8日,解放军第三十二师第九十五团自龙游挺进遂昌,解放遂昌县城。至此,长期浴血奋斗的中共组织和遂昌人民,终于迎来了革命的胜利。

二、遂昌革命历史的主要特点

(一)革命历史悠久

  1927年1月建立党组织,1927年10月建立县委,1928年4月建立革命武装,1928年7月举行武装暴动,是浙西南最早建立党组织、革命武装和开展武装斗争的县。

(二)革命历程艰难

  1927年11月,中共遂昌支部建立不到一年即遭破坏,革命斗争遭受挫折。1928年8月,中共遂昌县委领导遂昌县工农革命军的武装暴动遭镇压,第一次革命武装斗争遭受失败。1930年10月,遂昌、松阳、宣平三县红军联合举行的牛头山武装暴动遭镇压,革命武装斗争再次遭受失败。1935年10月,以王村口为领导中心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遭血洗,遂昌的革命斗争高潮被压制。1941年1月,国民党遂昌县当局大肆“剿共清乡”,中共组织遭严重破坏,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横遭扼杀。1942年2月和5月,中共浙江省委、遂昌中心县委、闽浙边委相继遭破坏,主要领导人牺牲,革命斗争面临困境。1944年3月,遂(昌)宣(平)汤(溪)边区遭国民党顽固派军事“清剿”,边区基层中共组织遭严重摧残,革命斗争又一次面临困境。1948年8月,隶属于中共遂昌县委的中共龙(游)南区委遭破坏,遂昌、龙游两县军警大举“进剿”白马山区,革命斗争面临险境。

(三)革命烈火不熄

  1927年6月,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而失去上级领导的遂昌中共组织,与中共浙江省委接上关系,恢复了革命活动。1928年10月,遂昌北部革命武装斗争遭镇压,中共遂昌县委及其所属组织解体后,中共宣平县委领导的遂昌东部的革命武装斗争又爆发了。1930年10月,遂昌东部的革命武装斗争遭镇压后,中共永康中心县委又派员到遂昌开展了革命活动,红军挺进师又进入遂昌活动,掀起了革命高潮。1935年10月,浙西南革命根据地遭血洗以后,中共浙西南特委和红军挺进师第二纵队又返回浙西南开展工作,在遂昌的边境地区恢复建立了龙(泉)浦(城)江(山)遂(昌)边游击根据地。1937年4月,在红军挺进师第二次反“清剿”斗争中,粟裕率部又在遂昌边境地区建立了遂(昌)宣(平)汤(溪)游击根据地,并在门阵村举行国共合作抗日和谈,打开团结抗日新局面。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遂昌的中共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后,中共遂昌中心县委采取单线联系又恢复、巩固了中共组织,转入地下坚持革命斗争。1942年5月,遂昌中心县委及其上级中共闽浙边委均遭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后,仅存的三名边委委员又组建了闽浙边临时委员会,重建中共遂昌县委,继续领导开展革命斗争。1943年至1949年,遂昌的中共组织多次遭“清剿”,但中共组织通过单线联系、组织生产自救等方法保存、积蓄了力量,并于1947年7月建立革命武装,重新开展了武装斗争,直至取得革命胜利。

(四)历史地位重要

遂昌是浙西南最早建立中共组织、最早建立革命武装、最早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的地区,在浙西南革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其斗争,支援了邻近游击区的斗争,从战略上策应了红军主力长征,重新开创了浙江革命基业,保存、锤炼和输送了一支革命劲旅,实践和总结了游击战略战术,在中共党史、军史上有着重要历史地位。而遂昌王村口是红军挺进师的师部驻地,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中心,有着相应的历史地位。

浙西南是浙江抗战的大后方,国共两党的省级领导机关都曾迁驻于浙西南,浙西南保障着省、区、县各级政权的生存,保证了浙江抗战旗帜屹立不倒,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有着重要历史地位。而遂昌是这个大后方的组成部分,全省三个战时经济建设实验县之一,有着相应的历史地位。

三、遂昌革命历史60问

(一)重要组织

1.遂昌县第一个中共组织建立于何时何地?隶属于哪个组织领导?

答:遂昌县第一个中共组织中共遂昌支部于1927年1月在遂昌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址位于大柘泉湖寺)建立。建立时隶属于中共杭州地委领导,1927年6月隶属于中共浙江省委领导,1927年10月隶属于中共遂昌县委领导。1927年11月,因中共浙江省委遭破坏而解体。

2.中共遂昌县委首次建立于何时何地?

答:中共遂昌县委首次建立于1927年10月,建立地是遂昌塘岭头村。

3.党领导的遂昌县第一支革命武装建于何时何地?

答:党领导的遂昌县第一支革命武装是遂昌县工农革命军(又叫遂昌农军),于1928年4月建立于遂昌北部地区,有200余人。

4.遂昌县第一支红军游击队成立于何时何地?

答:遂昌县第一支红军游击队于1930年夏在遂昌东部的牛头山地区成立,有300余人。

5.浙西南第一个全区性的党组织建立于何时何地?

答:浙西南第一个全区性的党组织是中共浙西南特委,1935年6月上旬在松阳小吉召开的挺进师政委会上决定成立的,隶属于挺进师政委会领导。

6.浙西南第一个全区性的军事组织建立于何时何地?

答:浙西南第一个全区性的军事组织是浙西南军分区,1935年6月上旬在松阳小吉召开的挺进师政委会上决定成立的,隶属于挺进师政委会的领导。

7.1935年红军挺进师在遂昌建立了哪些中共组织?

答:1935年,挺进师在遂昌建立了中共遂(昌)汤(溪)区委和中共王村口区委,均隶属于中共浙西南特委领导。

8.1935年红军挺进师在遂昌县建立了哪些政权?

答:1935年7月至8月,挺进师在遂昌县境内建立了王村口苏维埃政府及其下辖的王村口镇苏维埃政府和山枣坪、后塘、山前、对山、关塘、独口、凉岭下、葛程(谷陈)8个乡苏维埃政府。

9.遂昌县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是何时建立的哪个苏维埃政府?

答:遂昌县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是1935年7月建立的葛程(谷陈)乡苏维埃政府。

10.1935年红军挺进师在遂昌县建立了哪些地方武装组织?

答:1935年,挺进师在遂昌县境内建立了遂(昌)松(阳)龙(泉)边游击队、王村口地区游击总队及王村口、山枣坪、后塘、山前、对山、关塘、独口、凉岭下、葛程(谷陈)9支乡镇游击队。

11.中共龙(泉)遂(昌)县委建立于何时?

答:中共龙(泉)遂(昌)县委建立于1936年6月,隶属于中共浙西南特委领导。

12.浙西南特委遭到过哪几次破坏?

答:1935年6月上旬浙西南特委建立,7月初第一任书记宗孟平牺牲,黄富武接任书记。10月底,第二任书记黄富武被捕(后牺牲),特委遭破坏。1936年6月,重建浙西南特委,许信焜任书记。1937年6月,第三任书记许信焜牺牲,特委再遭破坏。12月,再次重建浙西南特委,张麒麟任书记。1942年5月,闽浙边委(浙西南特委)机关遭敌袭击,书记张麒麟牺牲,特委再遭破坏(后仅存的三位委员组建闽浙边临时委员会)。

13. 中共遂昌中心县委建立于何时?

答:1940年2月,中共遂昌县委扩建为中共遂昌中心县委,除负责指导中共松阳县工委的工作外,下辖王村口、南乡、大柘、湖山、城区、蕉川6个区委和遂(昌)宣(平)汤(溪)边区委、龙泉县境的住龙区委以及湘湖师范支部,拥有119个中共支部和14个中共小组,1900余名党员。

14.何时遂昌县的基层中共组织遭到了大范围破坏?

答: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逆流达到高潮,遂昌县当局积极响应,大肆捕杀中共党员和抗日救亡积极分子,全县60%以上的基层中共组织遭破坏。中共遂昌中心县委采取单线联系恢复、巩固组织。

15.1940年至1947年为何浙西南有两个地区级(特委级)中共组织同时存在?

答:1938年5月,为统一处属地区党的领导,浙西南特委改为处属特委,不同系统的党组织统一到处属特委领导之下。1940年6月,因形势逆转,省委决定:浙西南新区和老区的工作分开,处属特委改为闽浙边委(后遭破坏,建立临时委员会),负责老区(龙泉、遂昌、松阳、云和、景宁、庆元等县)的工作;建立丽水中心县委(后改建为处属特委),负责新区(丽水、青田、缙云等县)的工作。至1947年春双方合并组建新的处属特委。

16. 中共遂昌县支部建立于何时?

答:1948年10月,中共闽浙赣区(省)委城市工作部所属闽浙边组织派员到遂昌县城开辟城市工作,1949年4月初建立中共遂昌县支部,月底改建为中共遂昌县临时工作委员会。

17.遂昌解放时有多少中共党员?

答:根据解放初的调查统计,1949年5月全县有中共党员509人。

(二)重要战斗

18.“花峦湾战斗”是指哪次战斗?

答:1928年7月20日夜,中共遂昌县委在塘岭头傅正友公祠召开党员骨干会议,商议武装暴动事宜,被乡警探悉。22日凌晨,遂昌县警察局长率部包围塘岭头村,搜捕共产党员,中共遂昌县委组织委员傅赠龄被捕,并被押往县城。县委召集工农革命军过小路赶至应村附近的花峦湾,阻击敌人,营救傅赠龄。当敌人进入阻击范围时,工农革命军燃放抬枪(松树炮),首发击中警察局长的坐轿。警察突遭伏击,落荒而逃。工农革命军救回傅赠龄,并缴获部分武器。

19.遂昌县工农革命军武装暴动举行于何时?

答:1928年7月22日,遂昌县工农革命军武装营救行动胜利后,县委决定提前举行武装暴动。当天下午,县委召集工农革命军在梭溪庙召开誓师大会,举行暴动。会后,工农革命军捣毁内桃源区公所,斗争土豪劣绅,筹集军粮军饷,收缴地主武装的枪支弹药,准备攻打县城。

20.发生在1930年的“门阵战斗”是一次怎样的战斗?

答:1930年9月5日,遂昌红军与宣平红军在宣平樊岭脚阻击国民党宣平地方武装。战斗结束后,两县红军返回各自驻地。遂昌红军战士徐腾进、张正富、王樟根与部队失散,途经门阵村附近,被驻门阵村的地主武装(保卫团)拦截。徐、张两人被捕,王脱逃到连头村报信。9月9日,徐、张两人被保卫团的张大金等砍断足筋并遭活埋。此前,保卫团已经数次捕杀宣平红军,这激起两县红军强烈的报仇情绪。9月12日,两县红军联合攻打保卫团。保卫团凭借有利地形和武器上的优势,负隅顽抗,两军相持不下。遂昌红军战士黄通金潜入村庄,放火烧着保卫团驻地附近的一座茅棚。保卫团见驻地起火,顿时乱了阵脚,红军乘机猛攻,打得保卫团逃进了深山。

21.遂昌、松阳、宣平三县红军武装暴动举行于何时何地?

答:1930年9月13日,遂昌、松阳、宣平三县红军会师遂昌县天堂村,誓师暴动。遂昌、宣平、汤溪、松阳四县国民党武装联合“进剿”红军。红军分兵应敌,宣平红军向宣平上坦方向转移,遂昌、松阳红军转移到牛头山天师殿驻扎。20日,遂昌、松阳红军赴马头等村筹集军需,返回途经角头山时,遭敌伏击,红军退守天师殿,天黑后疏散隐蔽。次日,天师殿被国民党武装烧毁。25日,浙江省当局又派出保安第一团开赴牛头山区镇压红军和革命群众。遂昌红军24人被杀害,18人被捕入狱,78户家破人亡。

22.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一部第二次袭击王村口是何时?

答: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洪家云部于1934年12月17日袭击王村口以后,浙江省保安司令部急调保安第三团第八连进驻王村口布防。洪家云部担心王村口群众因国民党军进驻而遭殃,决定再次袭击王村口。1935年1月2日16时许,洪家云部第二次攻占了王村口。

23.挺进师“姚岭突围”发生于何时?

1935年5月24日,粟裕、刘英率部和黄富武率部转战会合于遂昌县姚岭村,欲在此发动群众,作短暂休整。尾追堵击挺进师的国民党军约八个团的兵力,立即分四路向红军展开包围。是夜,红军分南、北两路,由当地交通员带路,借助夜幕和错综复杂的山路,跳出敌人包围圈,转战敌后,并诱使敌人自相展开了一场火拼。

24.挺进师扫除“拦路虎”是指哪次战斗?

1935年7月,国民党军为了切断王村口与玉岩一带红军间的联系,抽调浙江保安队两个排的兵力驻扎于坑里村(今属王村口镇),设置哨卡,日夜放哨、盘查行人。对此,挺进师50余名指战员分两路进攻,扫除了这一“拦路虎”。

25.“葛程伏击战”发生于何时? 

1935年7月底,“浙南剿匪指挥部”调派浙江保安独立营进驻龙泉上田村,该营的机枪连进驻遂昌坝头村,企图伺机进攻红军和游击队。8月初,该连指派坝头村的谢某到葛程侦探红军情况,欲趁红军主力不在进行偷袭。谢某一到葛程,马上引起葛程游击队的警觉,游击队员迅速报告粟裕。是夜,粟裕率部在葛程设下三面埋伏。次日凌晨,国民党军及“剿共义勇队”百余人,分三路扑向葛程,结果陷入红军和游击队的三面埋伏,遭到迎头痛击。红军打得敌人溃不成军,击毙击伤国民党军10余人,缴获机关枪一挺,步枪20多支。

26.馒头岭“石楼战”是指哪次战斗?

1935年9月,国民党军大举“清剿”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为争取时间掩护挺进师主力转移,安置伤病员,9月17日,挺进师第二纵队文书、王村口游击总队长宣恩金带领游击队,在石练至王村口的交通要道馒头岭垒起“石楼”凭险阻击敌人,一次次阻击敌人前进,迟滞了国民党军行动。

27.“鸡冠岩战斗”是指哪次战斗?

1935年10月初,在国民党军大举“清剿”下,活动在松阳玉岩、小吉一带,由挺进师政治部主任、中共浙西南特委书记黄富武率领的挺进师第五纵队行动越来越困难,欲经淤连山、徐村、坝头翻过葫芦岭进入关塘、王村口一带,与挺进师第二纵队会合、转移。后发现徐村、坝头一线有国民党军严密防守,改从桂义岭脚往鸡冠岩方向进入王村口、黄沙腰一带。不料潜至阳扒凹坑时,国民党军已抢先占领各个制高点。红军再次陷入国民党军包围,指战员拼死搏杀,伤亡甚重,仅少数突围转移。为掩护部队突围的黄富武未能突围,后被捕牺牲。

28.“举淤口战斗”是指哪次战斗?

1936年1月,坚持在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内幸存的挺进师第二、五纵队余部,在第二纵队政委洪家云等率领下,转移到遂昌、江山边境坚持斗争,并欲建立游击根据地。为此,红军决定拔除举淤口村的反动武装据点。由于举淤口驻有较多的“剿共义勇队”等反动武装,火力较强,又凭借河流为屏障,红军一时难以攻下。为避免损失,红军改变进攻方式,一路从正面吸引对方火力,另一路从对方的侧后发起突然袭击,从而顺利拔除了这一反动武装据点。

29.“智取王村口”是怎样一次战斗?

1936年6月中旬,粟裕率重建的挺进师第二纵队恢复浙西南的工作。当粟裕率部攻占龙泉的住溪时,王村口的反动武装即加强了布防。为减少攻占王村口的损失,粟裕率部绕过王村口向衢县方向急进,途经独口时,缴了敌哨兵的枪械,并让哨兵逃回王村口。当敌人确信红军已开往衢县后,粟裕率部又秘密返回住溪,并封锁消息。6月21日,在敌人放松布防后,粟裕率部趁着大雨天气突然攻进王村口,完全放松警惕的国民党武装溃不成军,红军无一伤亡,迅速占领王村口并缴获大量枪支弹药。

30.中共遂昌县委武工队“武装营救壮丁”是怎样一次战斗?

1948年11月,县兵役科长等率10余名县自卫队员,欲将梭溪乡公所抓到的三名壮丁押到县城。为营救壮丁,中共遂昌县委及其武工队预先侦悉押送壮丁的人员、武器装备和路线,然后连夜布置武工队员分两路埋伏在白马山公侯寺百步岭对面山林里,一路对准百步岭顶,一路对准百步岭脚。次日中午,当押送壮丁的队伍途经百步岭时,县委武工队发起突然袭击,救下两名壮丁,击毙两名自卫队队员,击伤县兵役科长和数名自卫队员,缴获部分枪支弹药,使得梭溪、金竹等乡公所再也不敢轻易抽壮丁抓兵役了。

31.遂昌县城何时解放?是否发生战斗?

1949年5月8日,解放军第十一军三十二师九十五团自龙游沿龙(游)南(山)公路挺进遂昌。是日14时许,急行军中的解放军从潘石村附近公路弯道进入公路直道时,突遭孟山头碉堡内的国民党军一阵机枪扫射,15名解放军当场牺牲,另有多人负伤(其中1人医治无效牺牲)。解放军用迫击炮摧毁碉堡,安葬牺牲战士后迅速向遂昌县城进击。先头部队经北门抢占县城周边高地,主力于18时许经东门发起总攻。驻守在积庆山(今君子山)碉堡的国民党军架起重机枪顽抗,解放军炮击碉堡,国民党军和县保卫总队队员争相逃窜,解放军分兵追击,遂昌县城解放。攻城战斗中,又一名解放军牺牲。

(三)重要会议

32.遂昌中共组织于1928年召开了哪些重要会议?

答:1928年,中共遂昌县委在定村(今属应村乡)召开由梭溪、里高、桃溪三乡20余名纸槽工人代表参加的会议,号召工人们团结起来反抗剥削压迫;在鹁鸪庙(今属金竹镇)召开党员骨干会议,商讨发展组织、开展武装斗争等工作;在凹上村(今属应村乡)召开梭溪、里高、金叶3个乡的工农和学生代表联席会议,宣传革命主张,号召群众团结起来开展减租、减息、平抑粮价斗争;在梭溪庙(今属金竹镇)举行工农革命军武装暴动誓师大会。

33. 遂昌、宣平、松阳三县红军暴动誓师大会举行于何时何地?

答:1930年9月13日,遂昌、宣平、松阳三县千余人会师于天堂村(今属云峰街道),在天堂村炼铁广场举行了暴动誓师大会。

34. 1935年7月25日挺进师政委会会议在何处召开?

1935年7月25日,红军挺进师政委会在王村口蔡相庙召开会议,决定主动出击,开展八一大示威行动,进行缴枪、扩红大竞赛,把革命烈火燃烧得更旺,把革命形势引向纵深发展,以此纪念八一。

35.红军挺进师八一誓师大会举行于何时何地?

1935年7月29日,红军挺进师在王村口天后宫举行八一誓师大会,刘英作动员报告,粟裕部署军事行动。会后,分兵袭击了大小城镇19个,扩充红军400余人,缴枪100余支,极大地推动了根据地建设。

36.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举行于何时何地?

1935年8月26日,挺进师第二纵队政委、中共浙西南特委委员、中共王村口区委书记洪家云在王村口宏济桥主持召开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

37.门阵国共合作抗日和谈举行于何时? 

答:1937年10月14日,粟裕指派谢文清、刘清扬与国民党遂昌县当局代表朱镇山在门阵村张氏民宅举行国共合作抗日和谈。

38.门阵和谈结束时粟裕又在门阵召开了什么会议?

答: 1937年10月,门阵国共合作抗日和谈结束时,粟裕在门阵村白沙庙召开了军民联欢会,并请木偶剧团为群众演出,以此告别根据地乡亲。

39.粟裕率新四军一部途径遂昌县城时的军民联欢会举行于何时何地?

答:1938年3月25日,粟裕率领原红军挺进师改编的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七团队北上抗日途经遂昌县城。遂昌县当局召集各界人士在县城王家祠堂(今县城公园路与南街交叉口东南侧)召开军民联欢大会。遂昌县政府民政科科长黄继武代表县政府主持大会,国民党遂昌县党部特派员程一戎致欢迎词,欢迎新四军开赴前线抗日救国,号召民众节衣缩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前线。粟裕作“团结一致,全面抗战,才能求得民族解放,主权独立”的演说。新四军参谋、随军服务团团长陈雨笠作抗战必胜的宣传。最后军民同台演出宣传团结抗战的文艺节目。

40. 1938年3月26日的遂昌各界人士座谈会是一次怎样的会议?

答:1938年3月26日,途经遂昌县城的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七团队干部20余人和遂昌各界知名人士30余人,在孔庙明伦堂(今遂昌县城香溢中心市场位置)召开团结抗日座谈会。粟裕派随军服务团团长陈雨笠到会宣讲中共抗日救国主张,并提出释放遂昌的“政治犯”问题。同时,粟裕致函遂昌县政府,要求释放万步青等20名“政治犯”。3月27日,所有“政治犯”无罪释放,吴湖、雷有德等5人随部队上前线抗日,其余留在当地从事抗日救亡工作。

41.1938年7月遂昌县委“断前会议”是一次怎样的会议?

答:1938年7月,中共遂昌县委在断前村(今属王村口镇)召开扩大会议,传达中共处属特委会议精神,决定县委活动中心从王村口转移到大柘,以利于领导和开展全县的抗日救亡运动。

42.中共遂昌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于何时何地? 

答:1939年4月3日至5日,中共遂昌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埠头洋村大坳门童家召开,曾友昔等近20人代表全县1600余名党员出席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准备召开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的意义;听取了国际国内形势与当前任务报告;听取了县委一年来的工作报告和今后整顿基层组织、加强教育、提高党员政治水平的报告;选举曾友昔、李子培、杨荣为出席中共处属代表大会的代表。

43.中共遂昌中心县委在扎腰村附近召开的扩大会议是一次怎样的会议?

答:1941年4月,在基层中共组织遭严重破坏、遂昌县当局长期“剿共清乡”情况下,中共遂昌中心县委在扎腰村(今属垵口乡)附近山棚召开扩大会议,研究制订了7条应对“剿共清乡”的措施。

44.中共遂昌中心县委于何时何地举办了党员骨干培训班? 

答:为提高基层骨干从事秘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以便长期坚持地下斗争,1941年6月,中共遂昌中心县委在千佛山凉水源分两期举办了党员骨干培训班,学习政治形势、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并训练从事秘密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45. 为什么说闽浙边临委组建会议是一次重要会议?

答:1942年5月,在中共浙江省委、闽浙边委、遂昌中心县委均遭破坏,革命斗争陷入困境的危急关头,仅存的三名闽浙边委委员在十三都村附近靠椅山召集党员骨干会议,吊唁烈士,坚定革命信念,组建中共闽浙边临委,以遂(昌)宣(平)汤(溪)边区为活动中心坚持斗争;重建中共遂昌县委,以白马山区为活动中心坚持斗争,使遂昌乃至闽浙边的革命斗争得以坚持并走出困境。

46.1944年9月闽浙边临委的田堂背会议是一次怎样的会议?

答:1944年9月,闽浙边临委在白马山田堂背山棚召开边临委全体干部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关于白区“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工作方针和浙东区党委的工作指导意见,所有党员干部实行社会化、群众化、职业化,反对急躁与暴露,一边开展生产自救,一边做群众工作,使革命斗争从此走出了困境。

(四)重要人物

47.遂昌县中共组织的创始人是谁?

答:遂昌县中共组织的创始人是唐公宪、谢云巢。唐公宪,1898年生。遂昌县庄后村(今属金竹镇)人。1917年,考入浙江第一师范读书。1921年,在萧山衙前以教师为掩护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农民运动。1922年4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跨党加入国民党。1923年5月至1927年4月间,先后到绍兴、严州、温州、遂昌等地开展中共活动,历任青年团杭州地方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浙江省临时党部候补执行委员、非基督教大同盟委员会委员、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候补执行委员、中共温州独立支部书记兼组织干事、国民党浙江省党部金(华)衢(州)严(州)处(州)办事处主任、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宣传室主任、《杭州国民日报》主任编辑、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党务人员养成所所长、浙江省教育厅主任秘书等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在杭州被捕入狱。1937年7月被保释出狱,1938年1月任国民党遂昌县党部秘书,7月任遂昌简易师范校长,12月病逝。著有《中国历史纲要》。

48.中共遂昌县委第一任负责人是谁?

答:中共遂昌县委第一任负责人是谢云巢。谢云巢,1903年生,遂昌县王川村人。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0月,任中共遂昌县委负责人。11月,因省委遭破坏隐蔽外地,后在上海等地活动,曾任中共浙西巡视员、中共江苏省委联络员等职。1928年12月,在上海被捕入狱,两个月后被营救出狱。1929年2月,任中共江苏省芦中区委宣传部部长、秘书长。1930年4月,再次在上海被捕入狱。1937年7月,获释回遂昌。1938年1月,任遂昌县政府大柘区署乡村建设指导员。9月,恢复中共党籍。10月,赴云和、三门等县工作。12月,回遂昌大柘从事中共秘密交通工作。1941年1月,在遂昌县当局“剿共清乡”中脱险隐蔽外地,此后未再回遂昌。1960年3月15日病故。

49.中共遂昌县委第一任书记是谁?

答:中共遂昌县委第一任书记傅以和。傅以和,1904年生,遂昌县塘岭头村人。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任中共遂昌县委负责人。1928年4月,任中共浙西特委委员兼中共遂昌县委书记。8月,奉命在兰溪、龙游开展工作,待机恢复遂昌的中共组织。同年底,奉命赴昌化、宁国、於潜边境开展革命活动。1930年秋,失去中共组织关系。1938年2月,任遂昌县抗日自卫委员会总务干事。1940年1月,任遂昌县政府事务员。1941年1月,任遂昌县政府粮食供应处干事。5月,因涉嫌共产党遭县政府开除。1942年1月至1944年10月,因涉嫌共产党二次被捕入狱,均被保外就医。1945年8月,第三次被捕入狱。1946年4月释放。1949年9月,任中国人民银行遂昌县支行副行长。1954年1月,调任中国人民银行江山县支行副行长。1962年4月,升任行长。1980年,病逝。

50.陈毅称赞“直到最后一分钟,都是和国民党斗争,非常英勇,始终没有向敌人屈服”的人是谁?

答:是曾任红军挺进师政委、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刘英。刘英,1905年生。江西瑞金人。1929年4月参加红军,始任军部会计、出纳股长、文书。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指导员、营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军团组织部部长、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军团政治部主任。1935年2月,任红军挺进师政委。3月,任挺进师政委会书记。10月,任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兼临时省军区政委。1938年5月以后,历任中共浙江省临时委员会书记、浙江省委书记兼统战部部长、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华中局特派员。1942年2月,在温州被捕。5月18日,在永康方岩就义。

51.谁被毛泽东认为是“最会带兵打仗的战友”? 

答:粟裕被毛泽东认为是“最会带兵打仗的战友”。粟裕,1907年生,湖南会同人。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历任红军连长、营长、支队长、师长、军参谋长、师政委、军团参谋长。1935年2月,任挺进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华东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革军委副总参谋长,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84年2月,在北京逝世。

52.浙西南特委第一任书记宗孟平是怎么牺牲的?

答:1935年7月7日晨,宗孟平在浦(城)遂(昌)交界地区的横源坑(今属浦城县忠信镇)遭“剿共义勇队”袭击,额头、眉眼和双脚均被抬枪击中,身受重伤后被“剿共义勇队”队员用锄头敲击头部而牺牲,时年28岁。

53.浙西南特委第二任书记黄富武是怎么牺牲的?

答:1935年10月30日下午,黄富武为寻找部队,在外方岭村(今属石练镇)误入“剿共义勇队”队员家中,遭“剿共义勇队”围捕。在被押解途中,毅然跳崖,但未能脱险,重新被捕。国民党军第十四师师长和遂昌县县长得知黄富武是中华苏维埃中央候补执委、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政治部主任、中共浙西南特委书记后,均设宴劝降,但黄富武不为所动,大义凛然,故被押至驻丽水的第十八军军部。12月12日,就义于丽水大水门外,时年27岁。

54.浙西南特委第三任书记许信焜原名叫什么?为什么要改名?是怎么牺牲的?

答:许信焜原名许信坤,参加革命后,认为革命军人不信天,不信地,只信党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向往光明,故将“坤”字改成了“焜”字。1937年6月7日晨,在龙泉县龙殿坑村后山(今属龙泉市锦溪镇)遭国民党军包围袭击,突围中牺牲,时年23岁。

55.浙西南浙西南第四任特委书记张麒麟是怎么牺牲的?

答:1942年5月6日凌晨,张麒麟带领闽浙边委机关工作人员转移至山井村(今属王村口镇),因叛徒出卖,遭敌包围袭击,为掩护其他同志突围而牺牲。时年30岁。

56.遂(昌)松(阳)龙(泉)边游击队总队长是谁?

答:是李金成。李金成,1890年生,遂昌县葛程村人。1935年5月参加红军挺进师的革命斗争,任遂(昌)松(阳)龙(泉)边游击队总队长。1935年10月初,在国民党军大举“清剿”中被捕。1936年9月3日,就义于遂昌县城西门外。

57.王村口苏维埃政府第一任主席是谁?

答:是曾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五十五团二营政委、红军挺进师第二纵队政委、红军挺进师政委会委员、中共浙西南特委委员、中共王村口区委书记的洪家云。1936年4月,洪家云在浦城县党溪(今属管厝乡)遭国民党军袭击牺牲,时年27岁。

58.被党员尊称为“铁民书记”的是谁?

答:是曾任挺进师供给部科长、中共龙(泉)遂(昌)县委书记、遂昌县委书记、遂昌中心县委书记的曾友昔。由于他处处为群众着想,心贴着人民群众,所以党员称呼他为“铁民书记”,从而有了曾铁民之名。1942年2月,中共遂昌中心县委驻地千佛山乌尖头(今属大柘镇)遭敌袭击,曾友昔突围转移中双脚被冻伤,后伤情恶化于3月7日牺牲,时年31岁。

59.遂昌县唯一的女烈士是谁? 

答:是谢如兰。谢如兰,女,1917年生,遂昌县王川村人。1938年秋,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投身革命。1942年2月,隐蔽到外地活动。1943年3月底,返回家乡活动。1943年5月11日晚被捕。次日,被押往遂昌县城途中,在九墅栏(今属湖山乡)跳下悬崖,壮烈牺牲,时年26岁。

60.浙西南“革命的老黄牛”是指谁?

答:是指朱金宝。他1927年投身革命,曾参加义乌、永康工农革命军和红十三军的斗争,失败后以修洋伞、补雨鞋为掩护开展秘密活动,后参加红军挺进师的斗争。1937年7月以后,长期在遂昌、宣平、松阳、丽水等县秘密开展党的工作,直至浙西南解放。解放后任松阳县农场场长,谢绝组织上欲给他“开小灶”的待遇,夫妻俩共用食堂的一份职工饭。1969年病故,身后无子女。朱金宝投身革命23年,三次被捕坐牢,历经磨难不改革命信念,从不计较职务高低和工作条件好差,被尊为“革命的老黄牛”。

四、遂昌革命历史教育基地

(一)国防教育基地

王村口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革命纪念群(包括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旧址、挺进师八一誓师大会旧址、挺进师召开群众大会旧址等)于2015年7月被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公布为第三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包括王村口红军挺进师师部旧址(程氏古民居),红军挺进师八一誓师大会旧址(天后宫),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红军挺进师群众大会、粟裕演讲会场旧址(宏济桥),挺进师主要领导人办公场所、挺进师政委会会场、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旧址(蔡相庙),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及红军挺进师战场白鹤尖、粟裕陵园在内的王村口红军挺进师革命旧址群于2001年6月被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遂昌支部旧址于2006年2月被中共丽水市委、丽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丽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包括门阵国共合作抗日和谈旧址、红军挺进师军民联欢会旧址、门阵国共合作抗日和平谈判纪念碑亭、同心亭、苏群桥在内的门阵国共抗日和谈系列遗址于2010年2月被中共丽水市委、丽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丽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遂昌县委旧址于2014年2月被中共丽水市委、丽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丽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遂昌县革命烈士陵园于1996年10月被中共遂昌县委、遂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遂昌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挺进师烈士纪念碑亭于1996年10月被中共遂昌县委、遂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遂昌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党史教育基地

包括王村口红军挺进师师部旧址(程氏古民居),红军挺进师八一誓师大会旧址(天后宫),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红军挺进师群众大会、粟裕演讲会场旧址(宏济桥),挺进师主要领导人办公场所、挺进师政委会会场、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旧址(蔡相庙),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及红军挺进师战场白鹤尖、粟裕陵园在内的王村口红军挺进师革命旧址群于2009年7月被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

中共遂昌支部旧址、中共遂昌县委旧址于2014年6月被中共丽水市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丽水市第一批党史教育基地。遂宣汤游击根据地门阵革命旧址群(遂昌县云峰街道门阵村)于2016年8月被中共丽水市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第二批丽水市党史教育基地。

(四)其它教育基地

王村口红军挺进师革命旧址群于2013年4月被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列为浙江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示范基地,于2014年10月被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列为浙江省高等学校思政实践教学基地,于2017年12月被中共丽水市委组织部、中共丽水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丽水市委党校列为丽水市“红色基因”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于2018年5月,被安徽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等四省市旅游局(委)列为长三角区域旅游系统党性教育基地名单,于2018年7月被中共丽水市委组织部和中共丽水市委、丽水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列为丽水市乡村振兴实训基地。

中共遂昌支部旧址于2012年6月被中共遂昌县委组织部列为爱国主义远程教育实践基地,2018年7月被中共丽水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列为丽水市直属机关主题党日活动基地。

中共遂昌县委旧址于2017年10月被中共遂昌县委组织部列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地,被共青团遂昌县委、遂昌县志愿者协会列入青年志愿者学习实践基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