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该如何科学补钙?这些误区要知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40岁男人需要吃钙片吗 老年人该如何科学补钙?这些误区要知道

老年人该如何科学补钙?这些误区要知道

2023-12-23 23: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随着年龄增加,身体对一些微量元素或营养物质的吸收会降低,因此,很多老年人会出现缺钙现象。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补钙产品,加上商家的各种宣传,老年人对补钙存在一定认识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以为,人老了骨头就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 5~10 年,男性在 65~70 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产生原因至今尚未明确,但医学界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衰老、雌激素下降、营养失调、生活不规律、疾病、药物、遗传等。因此,骨质疏松不等于缺钙,单纯补钙不能防治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

误区二:治疗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盲目补钙,会出现并发症。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什么有效手段能治愈骨质疏松,现在能做到的只是预防和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是需要治疗的疾病。如果老年人被诊断为骨质疏松,必须听从医生的指导。有些骨质疏松患者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比如甲状旁腺肿瘤等,这些患者需要首先治疗原发疾病,否则补多少钙也没有用,甚至会加重病情。

误区三: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年人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 800 毫克钙, 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或过少都不行。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等。

科学补钙

1、骨质疏松的治疗 分为两部分:基础治疗和抗骨质疏松治疗,前者包括钙和维生素 D 的补充。因人体肠道对钙的吸收有限,所以要分开服用,一天两次。晨起空腹服钙几乎没有意义,一定要在餐后服用。补钙的同时服用维生素 D,每天800~1000单位,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还能增加肌肉力量,预防骨质疏松患者摔倒。抑制骨吸收药物治疗不仅能延缓骨量丢失,同样也能降低骨折或再次骨折的发生风险。

2、均衡营养、改善饮食结构 老年人由于自身代谢能力减弱,胃肠吸收能力也相对减弱,因此现在大多建议老年人钙摄入量适当多一些,以增进吸收量。在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钙较多的有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 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特别是牛奶,每100g鲜牛奶含钙120mg。值得注意的是,在食用这些含钙丰富的食品时,应避免过多食用含磷酸盐、草酸、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免影响钙的吸收。补钙的时候,切记不要忘了补充镁。含镁较多的食物有坚果(如杏仁、腰果和花生)、黄豆、瓜子(向日葵籽、南瓜籽)、谷物(特别是黑麦、小米和大麦)、海产品(金枪鱼、鲭鱼、 小虾、龙虾)。

总之,补钙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补钙,并不是说所有疾病都可以补钙。在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前提下,听从医生的指导,科学补钙,定期体检。 

把关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郭树彬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责编:邢郑、杨鸿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