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情感距离的变速器”:媒介真的让亲密关系更亲密了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2阶魔方怎么玩儿 作为“情感距离的变速器”:媒介真的让亲密关系更亲密了吗?

作为“情感距离的变速器”:媒介真的让亲密关系更亲密了吗?

2024-06-03 11: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首发自新浪新媒体研究院,作者 Lilyann。

 

今年七月份,有媒体机构发表文章,指出「亲密关系」已经成为互联网平台新的流量增长飞轮。在其中,作者提到当品牌呈现出「可信」、「可爱」、「可亲」的拟人形象时,用户会更加愿意对品牌产生忠诚与粘性,从而为其提供长期的收益。

为何在如今各大应用都在抢夺流量增益的时候,为什么越来越多热门软件开始重新把目光聚焦在亲密关系上?媒介在其中的角色究竟是怎样的?

各大应用程序如何锚定亲密关系发力?

2020年,苹果宣布在最新版 iOS 14 中正式支持桌面组件功能,虽然被评论「也就比安卓晚了十年」,但随之掀起了一波玩法浪潮。在国内,各大厂商早已将桌面组件作为「验证系统新特性的角斗场」,无论是 MIUI 13 的小组件,OriginOS 的原子组件,都让消费者感受到厂家在此功能点上的用心程度。[1]

这也为人际交往中的亲密关系留出了更多发挥空间。例如最近话题热度逐渐走高的 App「贴贴」就是主打熟人社交,引导用户在拍照后分享给应用内的好友,这张照片就会同步推送到对方的手机桌面上。这个 App 由陌陌团队开发,如今已经在 iPhone App Store 里累计了超过 10 万的评分。

然而,让「亲密关系」的流量飞轮转起来的,贴贴并非是第一家。

今年年初,一款名为 LiveIn 的新 App 冲上美区 App Store 免费榜第一名。对比之下,贴贴仿佛是 LiveIn 的汉化版:二者主打的功能相差无几,都将产品打造成为坐落在好友桌面上的「电子相册」。

截自 Sensor Tower

 

再向前回溯,无论是带着些元宇宙意味的虚拟捏脸 App「啫喱」,还是各家纷纷推出的「一起」系列:淘宝一起逛、抖音一起刷、网易云一起听、B 站一起看......背后希望击中的还是那份用户渴求亲密关系再进一步的心理痒点。

在此前关于媒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研究中,学者们多是关注网络亲密关系从无到有的产生,如线上恋爱、匿名社交等,更多基于的是将本身的弱关系在媒介影响下变得强烈,形成更紧密的联结。

而在本篇文章中,以上并非重点提及,而「让已有的亲密关系变得更亲密」是我们研究的主要目标。

对亲密关系的设计真的让关系更亲密了吗?

相比陌生人社交,做熟人社交无疑中会为平台带来更多的「社交资产」。

此前业界有过相关讨论:如同陌陌对于微信,陌生人社交打不过熟人社交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陌生人之间的 ARPU(单个用户价值)更低吗?[2]

对于平台来说,陌生人的数量级虽然庞大,但因为彼此之间的生疏与不信任,且关系建立到一定程度后,容易从原本的平台中流失,迁移到更舒适的熟人社交平台再继续交流,因此,难以从中形成持久留存与商业化变现的路径。

而熟人社交则天然能够规避掉以上这些隐患,形成更安全而稳定的关系网络。

 

但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状态。

需要更向前思考一步的是,虽然熟人社交更易形成平台互动基础,但这部分累积的社交资产对于互动双方来说究竟有无意义?有多大的价值?

简单举例来说,愈来愈多主打强关系圈子功能的 App 出现,提供给用户更多的玩法与新的共同话题,特别是在物理空间中处于异地的情况下,线上联结几乎是双方维系关系的唯一方式。这种社交资产的保存与更新无疑是具有价值的;但对于线下能够频繁见面的人们来说,线上关系的维系与否更多变成了一种辅助手段。

这与传播学领域的「复媒体理论」类似。英国人类学家马蒂亚诺和米勒在研究中发现许多在英国务工的母亲与其在菲律宾留守的孩子交流的时候,母亲更倾向于打电话,而已经接触到互联网的孩子们却更喜欢发邮件。母亲希望在忙碌的务工生活里省时,而孩子的想法却是打电话这种方式「太容易暴露自己当下在干什么」,比如,并没有认真学习而是在与朋友玩闹。

这种由于动机、目的与需求不同的媒介选择会滋生出双方的不解与矛盾,也因此反映出人们如何使用媒介,除了其功能差异之外,「也需要考虑具体文化中的权利关系与情感关系」。[3]

 

由此,马蒂亚诺和米勒将这种现象抽象为「复媒体理论」(the-ory of polymedia),强调的是我们对于可供的媒介如何选择性利用,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转换媒介来「管理情绪与人际关系」。

投射到熟人社交的场景。一个 App 是否真正让关系变得更加亲密,也要看使用双方当时的状态以及使用心理。一款产品到底会如何被人使用,和最初的功能设计可能有很大的出入。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我们使用一款应用促进着亲密关系的过程中,是否同时也在 trade off?换言之,是否以消耗或挤压其他亲密关系的空间作为代价(例如,沉迷在情侣之间的感情增温过程中,而忽视了与朋友间的往来),但总体的人际场并没有发生改变。

当两个人的关系中加入媒介:会产生媒介依赖吗?

在此前一篇文章中,作者提出:「工具便捷并不会让人们沟通变得频繁」[2]。两个人是否愿意沟通,是建立在共同的社交意愿、兴趣点、情感需求等基础上,这些不会因为媒介的介入而发生改变。

例如,如果对媒介的使用频率类似,那么当时在 QQ 联系的人,绝大多数不会因为迁移到了微信上,就无缘无故变得更亲密。

 

但是,媒介的便捷性不是让人际沟通变得频繁的根本原因,但会让双方养成一种路径习惯。如同本文标题所描述的,媒介能够成为人际交往中「情感距离的变速器」,在不同状况之下被用户选择,例如:普通的工作同事关系多数使用企业软件建联,而当两个人的私交超越了同事关系后,就会发送好友申请,转移到微信中进行更频繁的对话。

作为媒介依赖的一种,这种「媒介标签」会影响用户的具体使用方式。

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人们意识到自己对媒介产生依赖,多是一种后知后觉的体验。建立在失去、断联、注销的情境中,往往是这种空落落的怅然感受会让我们强烈意识到:原来已经无比习惯了使用这种媒介与 TA 联系。

与其说熟人社交在新平台上的开始较为容易,这种媒介依赖却让结束亲密关系变得更加困难。

传播学者董晨宇分析了在网络上提出分手的媒介现象。在论文中,他指出:「当彼此之间的感情被确认之后,我们可能会选择交换电话,甚至在线下见面。如果一个人认同这些媒介之间的情感排序,那么就不难理解,如果对方回到最初微信私信的方式来说分手,就很可能会让这个人觉得,自己的情感受到了一种廉价的处理。」这种线上的断舍离往往让感情联结中其中一方难以释怀。

快节奏的生活下,长久维系一段亲密关系本就值得珍惜,媒介是否能够在其中充当正向的助推器,无论开始、过程中还是最后可能抱憾的结束,都取决于使用者对这段情感的重视与严肃程度。

但无论如何,在虚拟世界里发展亲密关系,都比不上在真实世界里相见。认真的对话,获得更加细微和实时的感受......这些比无论在软件对话框里互送多少个可爱的表情与照片,都要真挚的多。

 

参考资料

[1]「社恐」也想贴贴,一款频繁出现在热恋情侣手机里的 App 火了 | 爱范儿

https://www.ifanr.com/1488515

[2]社交是什么:从社会学概念,微信面向竞争者们的非对称式竞争来看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https://www.woshipm.com/it/4889644.html

[3]微刊学术 | 我该选择哪种媒介说分手——复媒体时代的媒介意识形态与媒介转换行为_杰伊·博尔特

https://www.sohu.com/a/322479392_20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