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SCI影响因子发布(附Excel全名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2021最新sci影响因子 2020年SCI影响因子发布(附Excel全名单)

2020年SCI影响因子发布(附Excel全名单)

2022-05-27 13: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0年SCI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发布(附Excel全名单)。就在刚刚,2020年期刊影响因子发布!

  经典四大刊排位如何变化?传统三强 CNS 地位是否坚挺?各科室的医学专刊性价比怎么选?国内期刊表现几何? 以下是完整解读。

  图源:科睿唯安官网

  各大神刊头部效应明显

  头部效应四处可见,各个领域内,关注度相对集中的公司、题材、IP 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 「头部」。头部主角总能占据赛道前几名的位置,获得更多关注,获取更多资源,在期刊领域同样不例外。

  今年,神刊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临床肿瘤杂志)继续以高达 292.278 的 IF 蝉联榜首,一骑绝尘。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以 74.699 的 IF 位列第二。

  Nature 集团的综述类新贵表现神勇,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和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分别斩获第三和第四,IF 为 71.189,64.797。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The Lancet(柳叶刀)排名第五,IF=60.392,在传统医学顶刊中不遑多让。

  医学四大刊

  除NEJM和The Lancet之外,医学四大刊的其他两位也同样占据头部位置。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表现也不错,以 45.540 的影响因子排名第 12。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英国医学杂志)相较稍微低一点,以 30.223 的影响因子排名 39 位。

  传统三强CNS依旧齐头并进,NatureIF 42.778,排名第 15;ScienceIF 41.845,排名第 16,紧随其后,CellIF 38.637,排名第 22。

  传统三强 CNS,

  总体来看,传统顶刊的江湖地位还都很稳,虽然排名比去年略有变化,但 IF 普遍都在涨。顶刊排名的变化,主要还是看谁跑得更快。

  综述类期刊普遍表现优秀,

  在 IF 的头部排名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新期刊的名字,大都以综述类杂志为主。Nature 集团下综述类刊物表现尤其抢眼,在十强中占据半数席位。

  除了前文提到的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和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外,Nature 的综述刊物还有4 本也进入十强名单。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以 IF 55.470 排名第 7。

  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以 IF53.276排名第 8。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Nature Reviews Cancer以 IF 53.030排名第 9。

  Nature Reviews Cancer

  其他 Nature 旗下的综述性期刊也办得有声有色。

  总体来说,18 本 Nature Reviews 杂志都是好期刊,Nature 作为世界一流学术出版集团的实力着实不容小觑。

  综述性期刊容易被引用,IF 普遍增加较快,特别是生物医药领域的杂志,引用都非常高,IF 高,排名自然也靠前。

  但要提醒各位读者,在发综述之前,一定要先充分了解自己所在单位的要求,避免发表综述期刊无法满足论文指标的情况。

  国内期刊势头良好,

  再来看看国内期刊的表现。

  打造中国的优秀学术期刊,已经进入顶层设计,今年中国人自己的 CNS 继续保持高水平,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尤其抢眼,以 IF 20.507 排名第 82,领跑国内期刊。

  Cell Research

  National Science Review(国家科学评论)表现也不错,IF 16.693,排名第 120 位。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创刊于 2016 年的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自去年取得第一个 IF 5.873 以后,今年继续保持迅猛增长的势头,IF 直奔 13.493,排名第 194。那些前几年在这本期刊上发表文章哥儿们,恐怕要开心得睡不着觉了。

  Bone Research本次顺利回归,重新获得 IF 为 11.508,排名 247。

  Protein & Cell也是生物领域非常有影响力的国产期刊,最新 IF 为 10.164,排名第 308。

  OA 神刊们日子依旧不好过

  让人又爱又恨的开放获取(Open Access)期刊也是很值得关注的。

  开放获取是当今学术期刊运营的探索方向。很多 OA 期刊由于发稿快速、发稿量巨大而深受国内学者的青睐。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有四本,江湖号称「四大神刊」:PLoS One、Scientific Reports、Oncotarget、Medicine。

  不少人犹记得Oncotarget在 2018 年被踢出 SCI 后,学界的一片哀鸿。

  继去年得 IF 2.776 后Plos One今年 IF 为 2.740,继续走低。

  Scientific Reports在去年以 IF 4.011 勉强保 4 成功,今年则遗憾跌到3.998。

  Medicine,在改为 OA 模式后 IF 大跌,去年缩水至 1.87,今年 IF 为 1.552。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一直让很多人搞不清楚到底是不是 Nature 子刊的Nature Communications则迎来了自己的 10 岁生日,相比于去年 11.878 的成绩,今年 IF 12.121也还算不错,依旧是 OA 期刊的领军代表。

  很多人对论文是否投给 OA 期刊都蛮纠结,一方面 OA 是大势所趋,知识共享天经地义;另一方面,发表论文的时候,给期刊交几千上万的文章处理费(APC)还是挺肉疼。

  而且又有几个 OA 期刊被 SCI 除名的「前车之鉴」,好多导师也不赞成学生发表这类期刊。

  其实,OA 上还是有很多高质量文章的。有些学者可能不太在意杂志,或是对不断更换杂志不断重复的投稿流程心声厌倦,于是干脆投稿给 OA 杂志。

  各科室医学专刊一览

  再来看看各科室医学类的专业期刊,在各自领域表现如何。

 

 

 

 

 

 

 

  最后,有个基本的逻辑必须指明,IF 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术期刊的水平,并不能直接代表期刊上具体某篇论文的水平。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论文就是好论文,无论发表在什么期刊。

  在进行学术评价的时候,应该关注论文本身,而不是论文发表到什么期刊。影响因子本来仅是评判期刊的一种指数,如今却承载了太多不该承载的东西。 2020年SCI影响因子Excel全名单

2020SCI.xlsx a8bb8f9c2def91cd5c1d3023f218f670.xlsx (636.94 KB)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