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 8 Pro 评测:真·屏幕机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加8官方售价 一加 8 Pro 评测:真·屏幕机皇

一加 8 Pro 评测:真·屏幕机皇

2023-03-16 06: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

除了继续强调屏幕素质,这次一加 8 Pro 在影像以及快充方面等都做出了比较明显的提升。

文章开始前,先来回顾下去年发布的一加 7 Pro。

一加 7 Pro 的优点很多,比如足够快的屏幕指纹、出色的振动反馈、首款将 UFS 3.0 进行商用的手机产品等等。但真正让大家记住它的,是那块拥有 90Hz 高刷新率且综合素质领先同期其它国产品牌一大截的 Fluid AMOLED 流体屏。

以往讨论手机流畅度的时候,以 SoC 为代表的核心硬件配置是绝对的主角,而一加 7 Pro 的出现,则让屏幕刷新率这个原本鲜有人关注的参数变得几乎同等重要。尤其是到了 2020 年,高刷新率俨然成为了不少人是否决定为手机买单的因素之一。

一加之后,包括三星在内的很多手机厂商都跟进了高刷新率屏幕,支持 90Hz 甚至 144Hz 刷新率的手机产品如今看来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但「第一次」终究最难忘记,当行业普遍开始重视屏幕刷新率这件事儿的时候,一加会在哪些方面做出新的尝试?

一加 8 系列就是答案。延续了之前的产品策略,一加 8 系列一共包含两款机型,分别为一加 8 和一加 8 Pro,我们也第一时间拿到了尺寸稍大一些的一加 8 Pro。

不止于 120Hz,更全面的屏幕表现

有了先前成功的市场验证,今年一加依旧将屏幕部分放在了最高优先级。他们从三星显示那里定制了一块柔性 AMOLED 显示屏,拥有 3168 × 1440(2K+ 级别)分辨率,513ppi,最高亮度 1300nit,通过了 HDR10+ 认证,并且每块屏幕在出厂前都会进行单独校色。

在权威显示评级机构 DisplayMate 的评测中,包括色彩以及灰阶准确度在内,一加 8 Pro 的这块屏幕以创造 13 条显示记录的成绩再次获得了 A+ 级认证,DisplayMate 表示,其拥有「接近教科书般的表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此处了解详细评测结果。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具体聊一聊一加 8 Pro 在屏幕部分所做出的改变和提升。

第一,屏幕形态。

一加 8 Pro 并没有沿用之前一加 7 Pro 的升降结构全面屏方案,而是改为了近期大家见到比较多的挖孔屏,官方叫做「瞳孔屏」。根据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它的孔径控制在了 3.8 毫米,在所有采用同样方案的产品中属于足够靠前的一个,切割区域非常非常小。

至于为什么在这一代产品上改用了挖孔方案,其实也不难理解。从屏幕观感和画面显示效果的角度出发,升降结构无疑是目前最理想的一种选择,但它的缺点是显而易见且无法避免的,除了很难将机身重量降下来,对于内部堆叠的要求也更高。

4G 时代其实还好,不过到了 5G 手机上,由于内部电子元器件成倍数增加,同时考虑到续航问题,厂商们不得不采用大容量电池,都让以上两个缺点更加凸显。而随着工艺水准的提升,孔径较去年大幅缩小的挖孔屏无疑是现阶段的最优解。

屏幕部分另外一个比较明显变化的地方是曲率,一加 8 Pro 的屏幕曲率要来得更小一些,第一眼看上去很像直屏。所带来的好处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屏幕有效显示面积提升,另外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由于曲面屏天生的边缘色偏问题。

相对应的,将曲率做大之后意味着误触几率多多少少会有所增加。好在,一加有针对性的在算法上做了一些处理,不会对使用体验造成太多影响,但实际使用过程中还是难以避免。

第二,综合素质。

首先是大家普遍比较关注的刷新率部分,这次一加 8 Pro 将数值提升到了 120Hz,并没有更加激进的上 144Hz,究其原因,大概率还是出于对续航的考量。但在流畅度这件事情上,从我们的实际体验来看,它的表现并不落下风,反而要比目前一些采用 144Hz 屏幕的产品更好一些。

可能是受厂商们营销策略的影响,不少人将高刷新率和流畅度划了等号,但硬件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针对高刷新率做相应优化也同样重要。一加在高刷新率屏幕方面探索出了一套「独有」的优化方式,官方叫做 Smooth Chain 全链条优化。

一加 8 Pro 将触控采样率做到了 240Hz(已经和很多游戏手机看齐),同时系统端实现了 280 多个动画的 120Hz。从 TPIC 的精准感知到 CPU、GPU 的资源处理,再到 DDIC 的内容驱动,一加打通了触摸和显示的每一个环节,同时保证每一步衔接都恰到好处,来实现流畅的屏幕体验。而优化部分,恰恰是很多厂商需要去补齐的地方。

高刷新率很重要,但并非全部。除了带来更高的屏幕刷新率,一加花费了很多功夫在一加 8 Pro 的屏幕色彩显示上,它的 JNCD ≈ 0.4(行业普遍的标准是 JNCD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