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十大死亡原因排名出炉,近一半与这饮食有关,可我们就爱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克盐怎么自己在家量 中国人十大死亡原因排名出炉,近一半与这饮食有关,可我们就爱吃

中国人十大死亡原因排名出炉,近一半与这饮食有关,可我们就爱吃

2023-08-10 18: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

这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一句教育人的话,这句话虽然是在调侃,但我们吃的盐确实还真不少。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研究证实:中国是世界上食盐摄入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但是,很明显这并非一件好事。在饮食导致死亡的统计表中,位列第一名的就是高盐。而且到现在为止,全球已有超过一半的国家启动了全国性减盐指南或行动。

所以我们到底还能不能好好吃盐?又是怎么把盐从调味品吃成“毒品”?正值“9·15”减盐宣传周,我们来深扒下盐的那些问题。

一、

大家的“盐”值,怎么越来越高?

达尔文在进化论中说,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来自大海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岸的生物们改变了饮食结构,但基因中却保留了对盐的原始热爱。

时至今日,我们又是如何对盐爱得更深沉?

大郎~~~~

该起来吃盐啦

1

不知不觉,我们越吃越咸

这个中秋,你回家吃饭了吗?

细心的人应该会发现,偶尔回家吃一顿饭,可总感觉爸妈的饭菜似乎越做越咸了,于是就有了饭桌上这一灵魂对话。

其实你的感觉是没错,而这事也不怪咱爸妈。

人感受味道主要是靠舌头上的味蕾和味觉神经起作用。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味蕾会变小、甚至萎缩,再加上味觉神经退化,这就造成了很多老年人渐渐“食不知味”。

而且在酸甜苦辣咸中,老年人对咸味的感知退化得最厉害。于是做菜时,他们就会忍不住多撒点盐。

另外从地域广度上来看,我们的饮食习惯形成了“北咸南甜”的阵营,可南方人吃盐也不少。

调查显示,我国北方地区食盐量为每人每天16-18克,上海的食盐量为每人每天10-12克,广东低一些。

但中国人平均吃盐量在全球范围依旧位居榜首。

想想中国的八大菜系,有多少菜不放盐呢?

有经验的厨师都知道“要得甜,放点盐”、“要得鲜,放点盐”。

不管是麻辣小龙虾、重庆火锅,还是北京烤鸭、广东叉烧鸡,各地特产美食都是充满“诚意”的盐分。

2

吃起来不咸,不代表没盐

也许有人会说,我口味不重,吃的东西也不咸,盐肯定没超标。

其实高盐饮食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点点滴滴的日常中。除了我们做饭看得见的盐粒,我们还会吃到大量的“隐形盐”。

好比各式各样调味品:酱油、蚝油、鸡精、豆瓣酱等;看似味道很淡的主食:面包、馒头、挂面等;让人欲罢不能的甜食:冰淇淋、蜜饯等;还有看剧时陪你消耗时间的辣条、饼干、薯片......

他们都是藏盐大户,看似只是陪你打了个牙祭,就几乎让人吃掉一天的盐量。

因为盐的神奇之处,并不只是因为它可以调味而已。

食品加工者们可是发现了它能让糖尝起来更甜,让饼干吃起来更脆,能让华夫饼凝固,能让面条变得更劲道......那么你不想盐值高都不行。

二、

“盐”多必失吗?

盐的主要成分是钠离子,而我们人体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食盐,保证足够的钠含量,才能维护体内物质的平衡。

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现在更需要被强调的是摄入过量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1

“高盐值”反倒成了颜值杀手

●脸变大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觉睡醒竟然发现脸肿成“猪头”了,瓜子脸竟然也有朝一日变成方脸型。

一般人肯定会反应是前天晚上喝水喝太多了,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你吃了太多盐。

于是人体为了稀释过高的盐浓度,钠离子们就会潴留住血液里的水。

水不能正常排泄出去,人就会肿起来。更气人的是,肿起来后一时半会还消不了。

●人变胖

一时口重,一时爽,未来全靠体重扛。

吃得太咸,也成为了肥胖和超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长期吃过咸的食物,会让人的味觉变得麻木,口味变得越来越重,就可能习惯于吃高糖、高盐和高脂肪食物来满足自己的味觉,导致热量摄入过剩,引起发胖。

而当自身过于肥胖时,身体代谢,血液循环等各个方面的功能都会开始下降,从而出现恶性循环。

●头变秃

一个人只要胖到位了,认真看书都像在点菜。一个人只要脱发到位了,认真做发型都像在皈依佛门。

偏偏吃得太咸会让人把这两样都占了。

钠离子过多,会使细胞失水、活性下降,皮脂腺和毛囊受到影响,头发的供养渠道受到破坏,头发枯黄易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代谢性脱发。

2

养成庞大的高血压储备军

接下来要谈的这个问题,每个人都该提高警惕了。

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过一篇研究中国及其各省份死亡率、发病率的报告。

这份报告分析了1990-2017年中国34个省份居民的数据,而得出的死因变化。

数据来源:The Lancet

令人意外的是,中国人目前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是中风,而不是我们以为的癌症。

很多人会觉得中风是突发性的,其实大家都忽略了一个很明显的症状---高血压,因为高血压是中风的NO.1危险因素。

而高盐饮食可是给国民第一杀手“中风”养成了一支庞大的高血压储备军。

不仅如此,在这前10死亡原因中,一半以上都和高盐饮食密切相关。

很多研究都证实:

钠摄入量和血压的高低关系非常密切,食盐摄入高的地区,包括高血压、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在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也高。

卫生局2022年最新统计,中国高血压患病人群已经高达2.45亿,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7.9%,中国每10名成年人中有3人患有高血压。

可我国的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都让人堪忧。

有超过一半的高血压个体未被诊断,这个比例高达57%。这样的数据,是否也包括了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呢?

明明有高血压问题,却总也控制不好,或者是不愿意去地控制好它。如果等到出现心梗,脑中风,或者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时候,再去控制,不仅时机太晚,控制难度也会极大地增加。

在高血压发生之初就积极控制好,特别是出现头晕、心悸、失眠这些症状时就该警惕了,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好自己的血管健康和身体健康。

还有要特别注意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临床上血压年轻化和中年化以及各项代谢状态制定出2022“新血压标准”,不再是120-80mmHg,大家不妨对照一下:

在家自测血压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行为。

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要定期检测血压,可以有效监督、评估高血压的病情;同时,即便是血压正常的人群也应进行家庭血压检测,可以及早发现隐匿性高血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高了“限盐”标准,建议11岁以上的中国居民,每人每天摄入不超过5克的盐。

这比旧版指南的6克,又少了1克。而我国的“9·15”减盐周的设定意义也是“就要5克盐”。

1

日常吃盐,5g量化是有技巧的。

《减盐健康手册》建议通过使用盐勺,来学习量化用盐。可以根据盐勺的规格(一般是2克)掌握每天烹饪时加入的食盐量。

或者准备一个限盐罐,每天把一家人标准盐量放入限盐罐,一天用完即可。

另外考虑到酱油、蚝油、味精等调味品也有不低的含盐量,食盐摄入量还需要再适当减少。

盐的种类是否对吃盐量有影响呢?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Matti Marklund博士联合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多个科学家,分析了中国食盐替代与中风研究的数据。

研究发现,在中国用低钠盐代替普通食盐,每年能减少45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不管吃什么盐,都要控量,低钠盐也只是低钠,都得严格控制摄入量。

所以我们限制盐的摄入量,更准确地来说是在限“钠”。

2

减盐道路上的一大步,还要学会辨认隐形盐。

首先,盐和钠之间的换算比例要明白:

1克盐≈400毫克钠

那么5克盐≈2000毫克钠

接着拿到食品时,先翻到食品包装背面的营养成分表,找到钠的营养参考价值%(英文简写NRV%)这一栏的数据。

固体每100克超过30%,液体每100毫升超过15%,都是盐值大户了。

给大家举个例子,下图是小编在便利店随手拿的一份便当食物。

营养标签显示每100克就含有828毫克盐。而这份食物将近300克,也就是含有2484(822 x3)毫克钠,相当于6克盐了。

那么我只要把这份东西吃完,今日份的盐量也就达标了。

不管外食饭馆的饭菜,还是便利店的半成品便当、超市的半成品披萨、速食、罐头,都是钠的重灾区,能少吃就少吃,能自己做饭就自己做饭。

另外像酱油这些调味品本来含盐、含钠量就高,可以在超市多对比,尽量选用钠含量比较低的。

盐可以吃,只是要合理地吃,更切忌进入另一个极端---完全无盐化。

5g是一个基准线在那里,使得我们的生活有个参照标准,可以尽量向它靠近,减少过高、非必要盐的摄入。

而5g盐更多是一个低盐饮食的态度和习惯,这是关乎一辈子健康,不要等到身体出现问题,已经养成的口味很难改变时,才想起减盐、开启低盐饮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