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探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 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探源

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探源

2024-07-06 00: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探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探源(145页珍藏版)》请在维思文库上搜索。

1、弋7 6 9 3 2 8 後旦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1 9 5 6 年人民日报改版探源 院系: 专 业: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新闻学院 传播学 王晓梅 李良荣教授 2 0 0 5 年4 月1 8 日 专强豢驴慧 学校代码:1 0 2 4 6 学号:蛇1 0 1 3 0 0 8 内容提要 1 9 5 6 年人民门报改版,在中国新闻史上被称为第二次党报改革。本文 详尽地描述和分析了1 9 5 6 年人民日报改版的动因、过程及其呈现的新气象, 揭示了它是一次“向新闻本位”回归的伟大实践,并通过论述当时中国社会发展 的基本逻辑来阐明这次改版夭折的内在原因。 本文从梳理与中国革命历程紧密相连的

2、党报发展入手,说明在“革命”中诞 生的、与战争年代相适应的“以宣传为本位”的党报模式,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 期因社会需求和办报条件的改变而必须加以改革。因而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 后,在探索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之时,就有了“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条 件下办好一张能够体现报纸本质的党报”的积极探索。而体现这一实质的“1 9 5 6 年人民日报改版”,通过反思盛行一时的“苏联报纸模式”,着眼于读者需 求、探索新闻本质规律,在实践中完成了“向新闻本位的回归”。但是,这场对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有巨大裨益的改革探索,却因与当时主导中国社会发展的逻辑 不相适应而被迫中断。 因此,本文在分析这次改版夭折的原因时

3、,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逻辑, 即:通过政治动员来启动经济建设,面有效的政治动员须通过意识形态来发动。 换言之,党主导下的社会发展依赖于“意识的先导作用”以及由人们对社会主义 社会的向往而焕发出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种逻辑下,报纸“宣传功能”自 然发挥着无可比拟的基础作用,从而导致了“1 9 5 6 年人民日报改版”的中 途夭折。 经济 关键词:1 9 5 6 年人民日报改版,新闻本位,宣传本位,意识形态,计划 中图分类号:( ;2 1 0 A b s t r a c t T h e19 5 6r e f o r mo f1 h eP e o p l e D a i l yi sr e f

4、e r r e dt o ,i nt h eh i s t o r yo fC h i n e s e j o u m a i i s m ,a st h es e c o n dm e d i ar e f o r mo fC C P Sp a r t yn e w s p a p e r T h i st h e s i s d e s c r i b e si nd e t a i lt h ec a u s ea n d p r o c e s so ft h i sr e f o r ma n dt h ep h e n o m e n a i t b r o u g h t a b

5、 o u t ,i na na t t e m p tt or e v e a li t sg r e a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sar e t u mt ot h e “n e w s c e n t e r e d ” j o u m a l i s t i cm o d e ,w h i l ee x p l a i n i n g ,t h r o u g had i s c u s s i o no ft h ef u n d a m e n t a ll o g i co f C h i n e s es o c i a ld e v e l o p

6、m e n t ,t h ei n t r i n s i cc a u s eo fi t sa b o r t i o n S t a r t i n gf r o mac a r e f u lr e t r o s p e c t i o n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p a r t yn e w s p a p e r , w h i c hh a sc o m ea l o n gi n s e p a r a b l yw i t ht h ep r o c e s so fC h i n e s eR e v o l u t i o n ,t

7、 h i st h e s i s d e m o n s t r a t e st h a t ,t h ep r o p a g a n d a - c e n t e r e dp a r t yn e w s p a p e rm o d e ,e m e r g e di n “r e v o l u t i o n a n dc o n g r u e n tw i t hw a rt i m e ,f a c e da nu n a v o i d a b l er e f o r mi nl i g h to fa c h a n g e dr u n n i n gc o n

8、 d i t i o na n ds o c i a ln e e d si nt h es o c i a l i s tc o n s t r u c t i o ne r a T h e r e f o r e ,a R e rt h ec o m p l e t i o no fs o c i a l i s tr e f o r m ,t h o u g h t so n “h o wt or u nap a r t y n e w s p a p e rw e l li na c c o r d a n c ew i t hn e w s p a p e r Se s s e n

9、c ei nt h en e we r a ”i n i t i a t e d 1 9 5 6r e f o r mo fT h eP e o p l ejD a i l ye c h o e ds u c ha ne s s e n c e T h r o u g hr e f l e c t i o no nt h e p r e v i o u s l yp r e v a l e n t “S o v i e tm o d e ,i tf o c u s e do nt h en e e d so fr e a d e r sa n dt h ep r o b e i n t oj

10、o u m a l i s t i ce s s e n c e ,a n dc o m p l e t e di np r a c t i c et h e “r e t u r nt ot h en e w s c e n t e r e d m o d e ”B e n e f i t i n gf o rC h i n e s em e d i ad e v e l o p m e n ta si tw a s ,t h er e f o r mw a sh a l t e d b e c a u s eo fi t si n c o n g r u e n c ew i mm a i

11、 n s 虹e a ml o g i c g u i d i n g C h i n e s es o c i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a tt h et i m e T h e r e f o r e ,w h i l ea n a l y z i n gt h ec a u s ef o rt h ea d o p t i o no ft h er e f o r m ,t h i st h e s i s r e v e a l sa n d e x p l o r e st h el o g i cg u i d i n gC h i n e s es o c

12、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a tt h et i m e ,n a m e l y : I n i t i a t i n ge c o n o m i cc o n s t r u c t i o nt h r o u g hp o l i t i c a lm o b i l i z a t i o nl a u n c h e di n v a r i a b l yb y i d e o l o g y i na n o t h e rw o r d ,s o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g u i d e db yt h e

13、p a r t y , r e l i e so n “i d e o l o g i c a lg u i d i n gf o r c e ”a sw e l la sa c t i v i t ya n dc r e a t i v i t ys p a r k e db yp e o p l e S y e a r n i n gf o ras o c i a l i s ts o c i e t y U n d e rs u c hal o g i c ,“p r o p a g a n d am o d e o f n e w s p a p e rn a t u r a l l

14、ys e r v e da sa ni n c o m p a r a b l eu n d e r p i n n i n gf o r c e 1 e a d i n gt oa h a l f - w a ya b o r t i o no f t h e1 9 5 6r e f o r mo fT h eP e o p l e D a i l y K e y w o r d s :1 9 5 6r e f o r mo fT h eP e o p l eiD a i l y ,n e w s - c e n t e r e dm o d e p r o p a g a n d a c

15、e n t e r e dm o d e ,i d e o l o g y ,p l a n n e de c o n o m y 前言 曾经经历和正在发生的“三次新闻改革”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展的三个关键 点,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党报发展规律的不懈努力。具体地看,每 一次改革都是发生在中国革命建设的关键时刻,都是在外部条件的引导、主导 下新闻内部不断调节自身的过程。第一次新闻改革( 又称“党报改造”) 是在“革 命”背景下展开、通过贯穿“整风”的逻辑完成。它顺应了当时的基本社会条件: 奠定了今后党报发展的基本模式;规定了党报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办报原则 “党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和典型性原则

16、”;体现了党报的性质。随着1 9 4 9 年新 中国的成立,经过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于1 9 5 6 年逐步 实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这是一个由“革命”向“建设”转换的历史时期。“迅 速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使社会逐步成熟起来”的建设诉求替代了“国 家统一、民族独立”的革命要求,成为“变农村革命时期办报为城市建设时期办 报”的5 6 年新闻改革的内在动力。但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一味照搬“苏联模式”, 以及由此而来的中国共产党如J f - 1 ) J n 强自身建设、进行有效社会动员、开展社会主 义建设等问题逐一显现,加之国际共产主义发展的种种曲折,使“从革命到建设” 的转

17、变进行得异常艰难,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不懈地努力着。在革命阶段摸索 并于实践中发展成熟的、包括“群众路线、强调斗争过程和辩证法”等在内的“毛 泽东思想”,成为建设中解决各种问题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本人依然起着主导作 用。他对“思想意识在经济建设中能动作用”的极端强调,造成建国后思想斗争、 阶级斗争的日趋白热化,始终不能彻底完成由“革命向建设”的转换,直至发展 到全国大规模地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这必然导致“5 6 年新闻 改革”的夭折。 在目前的新闻史研究中,多是描述这次至关重要的新闻改革的发生过程,把 它直接与“反右”运动紧密相连,认为其历史后果是毛泽东个人性格和思想变化 的直接产

18、物;没有把它放到( 横向的) 社会情境中和( 纵向的) 历史变迁中考虑, 无形中把问题简单化了。依笔者之见,转变时代往往埋藏着多种预示未来发展的 可能性,历史则是在多种合力作用下将“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发展过程;而在 当时社会环境下未被选择的“可能性”一旦获得适合的条件,必将喷发出巨大的 历史能量。开始于1 9 7 8 年的“第三次新闻改革”是在社会历史条件许可的情况 下对“5 6 年新闻改革”积极主动的回归。以此为思考基点把“5 6 年新闻改革” 放到从1 9 4 9 年到1 9 5 7 年的社会变迁中,揭示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综合 作用的逻辑演化导致了它悲剧的命运。 本文以建国后由“

19、革命向建设”转换的历史趋势为切入,以中国社会政治、 经济变化和文化更新的历史情境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国 家的历史追求为贯穿;通过描述夺取国家政权、形成建设的过程,得出由“革命” 建立的政权在“建设”时期很大程度上依赖“意识形态”的基本结论。这种思考 逻辑就使“建国后近十年发展的政策和战略选择不可避免地受到意识形态的 牵制和约束”这一论点成为论文焦点,从中得出了报纸作为宣传工具的历史命运。 以上是在横向上逻辑展开的过程。通过描述当时社会生态变迁、论述相互之 间的逻辑关系,逐步逼近论述核心5 6 年新闻改革的历史命运。同时就讨论 对象本身而言,它还有属于自身的内在规律。以纵向发

20、展的眼光看5 6 年新闻改 革的内容会发现,很多属于报纸本质的东西、譬如“人民日报是党的报纸、 也是人民的报纸,是人民的公共武器、公共财产,人民群众是它的主人”等 都是改革者对新闻理想的切实追求,只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种“可能 性”没有被历史条件选择变为“现实性”,也恰恰因为如此它成为未来新闻改革 的内在动力,而这一成果己确实显示在今人面前。于是“新闻改革”的发展过程 激发了研究者的兴趣,而作为承上启下的“5 6 年新闻改革”自然成为关注的焦 点。 为此本文的看待问题的着眼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的科学论述,它不仅是宏观指导,而且还有助于发现问题。众所周知,“毛泽东

21、 思想”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在实践中产生、发展的 “群众路线、斗争理论和矛盾论”等指导、引领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但建设中 片面强调社会主义理想对群众的鼓舞作用,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只 要有了群众热情就可以不顾现实条件地大踏步地跃进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 想,使新中国建设中科学、理性的态度始终不占主导地位;过度夸大报纸宣传对 社会经济建设的“建构”作用,使党牢牢地抓住报纸工具,不仅让它成为党的忠 实“喉舌”,而且还巧妙地通过它展开阶级斗争,这种条件下使“向新闻本位回 归”的改革只能被迫中断。由此可见,马克思的经典论述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的钥匙。 马克思关于“一

22、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思想方法是构建论文框架 的直接指导。它使论文摆脱了“就事论事”的藩篱,把“5 6 年新闻改革”放到 它赖以存在的社会历史情境中去,看构成社会生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体 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逻辑发展怎样影响、改变着具体事物的变化轨迹。 2 指导小组成员名单 李良荣教授 童兵教授 黄瑚教授 黄芝晓教授 程士安教授 第一篇党报模式的确立及其发展 第一章党报模式的基本确立 第一节。党报”初始发展的基本状况 伟大的“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干部储备, 存在于“四运动”营造的文化环境和媒介生态中的“同人刊物”,在火热的社 会运动中逐步分化,其中一

23、部分成为激进的、带有组织性质的报刊,为党报发展 做出了理论和实践准备。 一、党报的初始探索1 1 9 1 5 年9 月1 5 日在上海创刊的新青年( 后迁北京) 和1 9 1 8 年1 2 月2 2 同在北京的创刊每周评论为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新闻实践的操作 平台,其巨大影响带动了各自的跟进者。新青年作为当时思想文化的汇集点, 其多元性为随后的报纸实践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其分化出以国民和新潮 为代表的两条发展脉络。前者选择了新青年的社会政治角度和阶级分析方法, 有力解读社会问题,编辑无一例外地成为共产党人、刊物成为党报雏形;后者选 择了新青年内涵的改造国民性和重估传统文化的建构态度,倾

24、向文学团体活 动,编辑无一例外地“右”转为自由知识分子,刊物成为“胡适派”报刊的源头。 为了更加迫近现实,陈独秀、李大钊又创办了每周评论;内容有国内外大事 述评、社论,文艺时评和随感录,新文艺、新刊物批评和国内劳工状况报道;它 带动了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等纷纷出版,毛泽东、周恩来等拿 起“笔杆子”把政治活动和媒介实践合二而一,毛泽东“傍着活事实做文章”成 为党报的理论基础:周恩来在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上的发刊词革新革心。 已表现出用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勇气和决心。这些刊物中有关 心“国内劳动状况”的调查报告和对时事的“述评、综述”,既为知识分子提供 了解政治社会问题、切实感受民

25、众疾苦的途径,其本身作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办报 方法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在此过程中毛泽东找到了“民众大联合”这一救国之路; 以毛周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关注当下的“问题意识”和坚信理论宣传可以转化为实 际行动的基本信念,此时已经确立了。 1 9 2 0 年下半年是共产主义报刊较为集中的发端、发展期,新青年由“同 人”性质、宣扬健全个人主义的民主翻物,变为宣传共产主义的、具有党报性质 的组织刊物:丌办于上海的共产党分析共产主义是否适合于中国、批判自由 奉小节的论述参考两北人学新闻学院教授王春泉老师在为本科生讲授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程时的讲稿。 3 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学说;分别在上海、北京和广州出现的“劳动三姊妹

26、”劳 动界、劳动音和劳动者利用舆论宣传共产主义,面向广大劳动大众, 通过描写其社会经济状况来启发初步的“我们他们”二元对立的阶级意识。由 此可见,报刊实践使知识分子厘清了学说、认清了现实,并使两者结合成为改变 现实的具体行动,进而报纸的“集纳”作用把秉持共同理想的政治精英集合在一 起形成了组织,某种意义上它为成立中国共产党提供了理念认知和组织形态上的 准备。 党成立后马上利用报纸宣传马克思主义,灌输明确的阶级意识、鼓动工人农 民卅展阶级斗争。1 9 2 2 年由蔡和森主编、党的第一个机关刊物向导诞生。 它在形态上初步具备党报的基本要素,以刊登短文为主,分别设定许多栏目,既 传达较大的信息量、全

27、方位扫描民众的贫苦,也通过在一张报纸上并置不同栏目、 使人窥见整个社会的阶级分化状况;“时评”替代“述评、综述”,就事论事、 以点带面地及时发表对现实的主张,作为有效的宣传策略一直被党报沿用;开辟 杂评栏目“寸铁”,提升了报纸的战斗力和鼓动性;“读者之声”拉近了与读者 的距离,为丌展群众工作做好了舆论准备。以它为代表的中共早期报纸,认可了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划分的社会各阶级及其“命名”,力图在编 辑策略和语言选择上彰显阶级性,用缩略而成的短句和口号达到“扩张对抗意识、 高扬阶级斗争”的目的,这种叙述模式构筑了认知和概念上的社会关系模型,“构 成了对一个历史过程的叙事”1 。邓中夏的“

28、工人杂志”运用排比的短句子鼓动、 煽情;在1 9 2 6 年6 月瞿秋白创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 中,有了“铁! 铁! 铁! 血! 血 血! ”这极具视觉张力感和阅读急促感的编排, 在编辑中用“热、血、沸、腾、了”作为栏目题头语,将“革命”鼓动到最高潮。 1 9 2 7 年大革命失败使党意识到报纸仅充当“鼓动者”远远不够,还要拿起“枪 卡T 子”直接领导革命变成实际的战斗者。但当时白色恐怖已渗入城市,报纸发行 极为困难,党报此时在城市只有象征意义,成为实际的“战斗者”已无可能。 拿起“枪杆子”的共产党作为“战斗者”开辟了江西瑞金根据地,报纸进入 农利,这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农村

29、办报,农村第次有了新闻事业。1 9 3 1 年 党效仿苏联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它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在有了稳定的 生存环境后,属于党的媒介数量及种类增加了;地域的阻隔、与城市的隔绝造成 环境的单一反而促使中共开始了作为执政党独立探索报业的实践。同年1 1 月 7 日党成立第一个通讯社红色中华通讯社,抄收、摘发塔斯社、路透社的新 闻、编辑“参考消息”;1 2 月1 1 日它主办了“红色中华报”“政府,政权” 1 引自李扬;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1 9 4 2 一1 9 7 6 研究) 第3 8 3 9 页,时代文艺出 | 扳社1 9 9 3 。 4 的机关报、菲党的机关报。正是当

30、时“党政府政权报纸”三者的模糊关系, 使该报宣传乏力、追随了错误路线。这段经历使党在随后清算建党以来的路线错 误时,着意考虑报纸的组织领导问题,为“改造党报”提供了思考依据;它折射 出的“党报与其组织之间的关系”一直贯穿着党报的改革,1 9 5 6 年人民日报 改版就以此为出发点。 此时媒介活动亮点是中央军委的“红星报”,它认为报纸是“一面镜子、一 台发报机、一座红军俱乐部、一个讨论的场所”达到了当时对报纸认识的最高 水平;它积极推进革命文化深入农村,围绕着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宜传;与青年 实话一起,根据军事活动的需要,着重发挥报纸“组织行动”的作用。党也以 报纸为中心调动所有力量满足战争需要,利

31、用一切可充当媒介的物品宣传,把列 宁的名言警句写在毛巾上发给大家;发布适于农村口舌相传的短句,像“不让一 个红军哥哥打赤脚”的口号、“什么字写来河边一个小月亮、千戈水火一起来、 百团兵马少一万、运动会上没赛跑”等谜语,直接动员最基层的群众,达到最佳 宣传效果。这时尽管未从理论上强调传播过程中各级“把关人”的组织原则,但 确实达到了逐级“组织”的效果,并直达宣传对象,使宣传更有针对性、更具广 泛性。后来的“群众路线”也由此而来。 这时在政治和思想上呼应中共的媒介环境上海云集了大批知识分子,其 中的“左翼”基本上接受了中共的革命选择,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在自办刊物上进 行“文化批判”。1 9 2 8

32、年的太阳月刊把合理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看作伟大的 启蒙;要对个人主义进行反思、对自由主义进行清剿、对资产阶级进行批判。1 9 3 1 年袁殊筹办的文艺新闻,除了评判艺术,还首次使用文艺性特写、速写等新 闻写作方法;9 1 8 事变后,通过版面编辑来“组合报道”、反映当前形势。在 它们的集纳和组织下,1 9 3 1 年1 0 月第一个无产阶级新闻学团体一中国新闻学 研究会成立,强调实行无产阶级新闻路线:半年后发展成“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 盟”,以争取言论、出版自由为目的,发布斗争纲领和各种宣言,倡议丌办“国 际通讯社”传播各种信息,广泛发展工农通讯员,开展工厂、学校和兵营的墙报 活动;用广播、报纸为武

33、器进行斗争,坚持“大众化”路线。这是在“国统区” 内最切近中国共产党的新闻理念和报纸实践。 二、党报自身逻辑的形成 从党报初期的实践看,是“五四运动”的历史洪流推动了具有先进思想的知 识分子以“报刊”为策源地,在“信仰与行动之间、思想与现实之间”寻求“救 亡与启蒙”恰当的“结合点”、讨论当时所能涉及的、解决中国问题的各种理念。 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现实选择,使通过报刊聚合起来的知识分子群体开始分化,党 报就是在分化中扬弃“同人报纸”而来。 1 9 世纪末、2 0 世纪初梁启超和严复等启蒙者就有了围绕“富民强国,的 现代化设想;其本意源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民富国强只有通过解放个 人在经济活动的能力

34、才能达到”,“个人自由”只有在法律基i I I I 上、由法治保障 才不致被滥用,一定历史阶段内法治要以国家机器的形式执行。但是在没有经过 以法治为前提的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在虎视眈耽准备开辟世界市场的外 国入侵者一脚已踏入国门的危机情形下、在“自由平等博爱”于现代化发展中 变异并表现为血淋淋的现实时、在资本主义于现代化进程中给予人类社会的理想 和由其内部发展来的社会主义运动同时映入中国知识分子的眼帘时,“富民强 国”成为现实中对抗的、需要抉择的“两极”。结果“强国”成了首选、成为抉 择的前提,并得到现实传统( 摆脱宰割、民族独立义高于利、公高于私) 的支 撑,而“富民”中内涵的“公”由

35、天下每个人的利益组成的普遍福祉,就( 可 能) 淹没在强国梦中。而苏联通过阶级斗争获取社会主义胜利的事实、德日在强 权主导下现代化成功的事例,使一部分知识分子有了认为可以仿效的样板,认为 建立独立、强大的民族国家是实现“现代化”必需的前提。 选择必然导致分化。当“强国”成为现实需求时,“富民”蕴涵的“追求人 类福祉、尊重个人权利”理念,无论是对“人本”的终极期许、还是对发展过程 中破坏“人本”的校正,都有巨大的意义:它有如“探照灯”照耀着人类历史进 程:这也是二十世纪前半叶,“强国”始终占据强势话语地位、而“自由、民主” 之声仍不绝于耳的原因,始终期望为“强国”提供思想资源的实践指导。当然它

36、也因目标的长远性和理论的抽象性而远离现实,常常遭到实践者的诟病。不同的 思想和价值取向通过报纸宣传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也促进了报刊分化。 建党以来因革命情势和统一战线的需要,中共党的报纸除了苏维埃政权时不 受外界影响独立办报外,大部分历史或在复杂的媒介生态中发展、或在激烈的思 想交锋中展开,中央和毛泽东特别看重配合政治和军事斗争的文化斗争,把关于 “现实主义”、“民族文学,国防文学”的激烈争论与明确无产阶级的历史意识、 阐述现实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期待于此建立无产阶级对历史、现实和自身的描述 框架。在国家危亡、阶级斗争如火如荼的紧要关头,共产党人时刻警惕园强调自 由主义的普适性而弱化阶级斗争的重要

37、性、强调回归事物本质而虚化与阶级斗争 的联系、强调个人主观战斗精神而淡化阶级斗争的指导原刚等倾向,特别注意报 刊发布的言论;不但把报纸看成是与现实同进退的鼓动者和战斗者,还认为它是 超越历史与现实、直指未来的指导者。把思想领域内的冲突及其通过报刊的表现 看得格外重大,因而实践中不把报纸当作思想交锋的平台,不将对立意见表面化、 公开化,保持应有的立场:同时通过组织方式把报纸建构为舆论领导者和思想管 理者,引导思想斗争,达到统一看法、团结大多数人的目的。所有这些都需要中 共形成自身独立的报刊思想体系、组织模式和意识形态,牢牢控制言论机关,既 指导工作、也领导舆论。于是,有组织的“党报”呼之欲出,况

38、且到达陕北的红 军与国民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后,获得独立、合法的发展空间,中共有了对 之整合、梳理形成自己思想体系的时间、空间和资源基础。 任何事物在初创期都关注自身的定位归属,都内涵了模糊的、白发的但对未 米发展具有指向性的特点,都注重个人对其发展的主导作用,党的报纸也不例外。 首先,它强调自身的组织归属,中共所做的第一个报刊决议就明确指出,“杂志、 同刊、书籍和小册子须由中央执行委员会或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经办;无论中央 或地方的出版物均应由党员经办和编辑;无论中央或地方的出版物均不能刊载违 背的方针、政策和决定的文章。”1 它确立了报刊隶属于党组织、编辑方针要以 党的方针政策为指针的原则

39、,明确说明党的报刊只能由党直接掌管、只能传达党 的声音。从新青年1 9 2 3 年的变化可以看出“组织”概念在报刊发展中的变 迁,毛泽东在评价它时说,“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来有一部 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群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由他们集合 起来,这才成立了党。”z 于“警醒”和“集合”间,报刊确实发挥了纵、横双 向的组织功能,这时“组织”是动词、表示动态过程由“同人”间的集合逐 渐走向有明确纲领、目的的“组织”;从而带动刊物功能发生变化在改为季 刊后成为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是“组织的”,这又是形容词,表达归属性质。 用一句拗口的话说就是“由报刊组织起来人要办属于组织

40、的报纸”,而 向导“本报是有组织活动的表征”3 的表白恰恰有意无意间透露出这两层意 思。把这个逻辑延伸下去可得出,报纸发挥的功能应该是“组织”,表现为在“组 织化的结构”中自上而下的纵向贯通。至于如何发挥这种作用,需要以组织自身 的完善、报纸作业的深入、社会实践的丰富为前提,并非一时能完成:这与早期 党的报纸理论准备不足、借鉴苏联办报经验直接相关。但在“报纸必须由党组织 来办、发挥组织作用”这点上不容质疑,需要充实的是如何发挥“组织作用”。 后来报纸实践都围绕着它不断地调整,面整风运动时确定的“党性原则”和“全 党办报”就是在指导思想和组织原则上将此确立下来,号召党组织的报纸确实无 误地执行。

41、 。参见中国麸产党绡一个决议,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 以下在伞义的引注都简称为文 件汇编) ( 卜卷) 第l 页新华H | 版社1 9 8 0 。 “参见“七火”T 作方针,刊载于人民臼报,1 9 8 1 年7 月1 2n 。 1 0 自向导周报州人:敬告本报读者,转引自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卷二第3 3 0 撕,中衙 人民大学“ 版社1 9 9 6 。 7 中国共产党是由一部分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包括办报实践在内的 社会斗争而发展起来的,其中的菁英分子懂得在组织还很弱小的情况下要发挥报 刊强大的宣传功能,必须突出个人及一小部分合了的“群”的巨大作用。这也继 承了中国报业的历

42、史传统:申报的史量才、生活周刊的邹韬奋、“世界 报系”的成舍我、大公报的“吴张胡”组合,构成了中国新闻史的亮丽景观, 而党的报纸是其中一抹绚丽的彩虹。除了提到的毛周外、蔡和森、瞿秋白、恽代 英等在早期党的报纸的理论建构和具体实践中做出了杰出贡献。蔡和森是位马列 主义水平很高的革命家,主办向导时指出党组织作为工人先锋队必须统一思 想:借鉴列宁的办报理论,特别强调报纸必须由党员及其组织直接来办:开创了 缩约叙述、高调叙事的先河。瞿秋白既是我党早期杰出的马列主义理论家,还是 出色的新闻电者,在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中所用的“流浪体”、“车厢 体”等叙述模式,以及在通讯报道中倾注主观情感、力求达到主客观统

43、一的表现 方式,不仅为范长江等人继承发扬,还一直影响至今成为主流形式;这就不奇怪 他在布尔塞维克中有创造性的办报思想和编辑方针了。恽代英和他的中国 青年,是中国新闻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又一脉相承的共青团机关报;它以“引 导中国青年走上革命道路”为宗旨,在“如何引导”上狠下功夫,以小见大、引 导青年深入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时尽量贴近生活、以“大众化”方式、教诲而 非教训地娓娓道来:由于它具有党的报纸最早的“受众”意识,社会影响力持续 不断。此外,毛泽东政治周报时的新闻实践,其“本地新闻十之六、七,国 内新闻十之二、三,国际新闻次之”的理念、用事实说话的策略、媒介就是宣传 工具的定位等,为党报理论的

44、成熟提供了基础。这些个人努力使党的报刊在初创 时期就能站在较高层次上,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当然依赖个人努力发展党的新 闻事业还与当时未提倡“全党办报”有很大关系,后来发展中,个人因素与“全 党办报”间的变奏构成了党报发展的“主旋律”。 第二节在。整风”中形成的“党报模式” 一、“整风运动”的全面展开 1 9 3 9 年、4 0 年之交,正是秉持不同政治主张的各种力量在抗日大旗下重新 思考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通过不同类型报纸来传达自己理念、并陆续开始整 合各自报纸体系的时刻,已变成全国性大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 上,论述中国革命的发展逻辑、鲜明地表达自己的主张,保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

45、立自主、最大限度地团结民众,这样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为代表的一批 文章构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它们体现了党用马列主义方法分析、解释中 国革命实际的思索过程,并从中得出中国革命的般规律和阶段性特点。 新民主主义理论规定中国革命的现阶段任务是,由无产阶级领导开展农民革 命和民主革命。用“革命”的逻辑分析,两者是同过程中各具功能、相互关联 的不同组成部分;“民主革命”是“革命”的目标和方向,离开了它的“农民革 命”仍可能趋同于旧式的农民造反、走不出千百年的起义轮回;与“民主革命” 结合,它就转换成具有现代斗争特点的阶级革命,带领“后发展”国家融入现代 化进程。而“农民革命”是“革命”的内容和过

46、程,离开了它的“民主革命”将 会流于口号式的空洞、无法真正达到“结构更替”的“革命”命意;有它贯穿的 “民主革命”,更适合中国社会的性质及特点、从而获得更广泛的现实支撑,使 中国能够超越自身历史进程的限制纳入到“现代化”的发展轨道中去。1 于是, 中国革命在发展趋势上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在具体步骤 上要分两步走,当完成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方能进行社会主义革 命:在现实实践上必须以“发动群众”为依托。可见,新民主主义理论认为中国 革命既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必经阶段、又是民族国家进入现代化进程的必要方 式:试图将社会主义革命与现代化发展融入到同一特定的历史逻辑中去;

47、从这个 意义上看,“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列主义的发展、是对历史现实的再辩证。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中共获得了能够独立发展的农村环境,但处于分 割状态的根据地既要斗争、又要生产,需要新民主主义的切实指导,于是中国共 产党强有力的宏观领导成为关键;陕甘宁边区作为各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被毛 泽东于1 9 4 0 年指出“边区的方向,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方向”,2 希望它初步实现 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本原则。在加强政权建设、确立“三三制”民 主原则的同时,为改善极为困难的边区经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挫败国民党的 “反共浪潮”,毛泽东首先提倡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解决财政问题,规定“发展 经济应以

48、民营为主,公营为辅,平锈出入口,增加盐的运销,以官督民运为主, 自由运盐为辅。”3 其次抓住粮食问题,既期望百姓能多负担强制的征粮任务,又 号召军队进行大生产,带动党、政、民、学共同参加:更大的着眼点是想在其中 尝试“社会组织化”进程,号召开展变工互助变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个体 生产为集体生产;强调组织起来是“人民群众得到解放的必由之路,由穷变富的 必由之路,也是抗战胜利的必由之路。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学会组织群众的劳 动。”4 最后坚强党的组织建设,开源节流、精兵简政,切实整顿党、政、军各级 1 此处对“革命”逻辑的分析参考白复口大学国关学院博士生导师林尚立教授于2 0 0 3 年9 月破中

49、国 f | = 会 。,政治”的授课内窬。 0 l 白林f f l 渠:陕”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上的! r :作报告,陕H 宁边区参议会( 资料选辑) 第1 1 3 负,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 9 8 5 年1 月编印。 。j j 自中共中央政治局会改记录,1 9 4 1 年8 月1 3 | _ J 。转圳自毛泽东传( 1 8 9 3 1 9 4 9 ) 第6 1 5 页,中央 义献版祉,1 9 9 7 。 _ j 1 自毛洋东选集笫3 卷第9 3 1 负,人民版礼1 9 9 1 。 9 组织机构,既达到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的目的,也摸索出克 服官僚主义的基本方法在生产劳动中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它“恰恰是改造我 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 边区实践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成果,使新民主主义理论缔造者深切意识到,作 为一个有历史追求并指向未来的政党,仅有正确的理论、使被动员的社会力量知 晓其内容还远远不够;满足于党的各级干部拿着现成的理论带领民众去实践还不 足,甚至很危险;党在过去历史中不间断进行的路线斗争和曾经的错误实践已充 分证明了这一点。“中国革命”的特点要求理论须在科学世界观指导下、对革命 的历史背景和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有切近认识。而新民主主义理论提出后,以何 种立场、角度理解掌握它、自觉地将它“化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