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张老照片,图说100年来的济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940年的图片 100张老照片,图说100年来的济南

100张老照片,图说100年来的济南

2024-06-30 00: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清末,济南李公祠(纪念李鸿章的)后的飞龙楼(后称集山楼)。现此楼仍存。

1917年的历下亭,现在风采依然。

坐落于大明湖北岸的北极阁,又名真武庙,也叫做北极庙,是大明湖景区重要古迹之一。这座庙宇始建于元代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重修,是济南市区现存最大的道教庙宇。上图为清朝末年的北极阁。

1920年代,济南城墙南门西侧的民居。每个角落都有故事。

1905年的黑虎泉。池口兽头清末仅为一个,民国二十年(1931年)整治泉池时建为三个。

原济南老城墙东南角的护城河(今解放阁处),还能看到城下的金山寺。

这是一张站在济南老城墙东城墙上由北往南拍摄的照片,几位长袍马褂打扮的人在宽阔的城墙顶上悠闲散步。如今,这段城墙原址已经变成街道和环城公园的一部分。

“齐鲁总制”牌坊资料照片。“齐鲁总制”坊原是珍珠泉大院正门前的牌坊,该大院即清代的巡抚衙门,后来民国成立后山东巡抚改称山东都督,都督府仍设于此。牌坊上原有“齐鲁总制”四个楷书金字,民国后改为“天下为公”。1930年韩复榘主鲁时以拓宽马路为由,将其拆除。

清末的济南小布政司街(今省府西街、省府东街)。此照片摄于1910年前后。小布政司街因其地处大明湖、趵突泉、黑虎泉济南三大名胜之间,为历代文人墨客来济必游之地。

图为1905年被废的济南贡院。该贡院从明洪武初年始建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止,总共存继了600多年。它见证了封建时代科举考试的兴衰与百态,也为当时的朝廷选拔了不少治国理政的有用人才。

图为1910年代的山东咨议局,它是一座“鸟笼子”形状的圆形建筑,位于大明湖西南岸,建于清代末年。1911年后为北洋军阀“山东省议会”驻地,后为国民党山东省部所在地。后因年久失修,1975年拆除。

1887年,为了宣传西方科学知识,英国浸礼会宣教士怀恩光在山东青州创办博物馆,称为博古堂。1904年,怀恩光将博古堂迁到济南并扩大规模,翌年在南关土围子(外城墙,今文化西路)内建成第一期工程,命名广智院。1910年,广智院全部建成。现仍存。

图为1920年代,汇泉寺岛边洗衣服的妇女。过去,许多泉水从此汇入大明湖,后来岛上建了汇泉寺,从此小岛也称汇泉寺。1957年,大殿改建为汇泉堂。现在,湖边已经没有淘米洗菜的场面了。

这是1913年的济南北水门。

济南永绥门及修于嘉靖元年(1522年的)永绥桥。诗人卞之琳在此写下了那段脍炙人口的句子: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现在,此地叫作杆石桥,上图景致荡然无存。

1920年代,店铺林立的济南商埠街道。

胶济铁路济南站,位于车站街30号,现为铁路博物馆。1899年,胶济铁路开工修建,1904年全线通车,当时的济南火车站就是这座大楼。

济南老百姓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这座津浦铁路济南站,于九十年代被拆。图为1911年,济南火车站前道路尚在铺设,钟楼上尚未安装大钟。

山东邮务管理局旧址也称济南邮政大楼,位于经二路老市政府大院正门对面,大纬二路路口西侧路南。该建筑于1918年3月动工兴建,1919年竣工,是当时济南商埠区最为高大宏伟的建筑之一。这座建筑原为3层,1922年屋顶毁于火灾;1923年重修,将原有坡屋面改为平屋面,成为两层。

济南府电报收发局旧址俗称老电报大楼,位于经一路91号,建于1904年,为济南现存最早的电讯建筑,采用巴洛克建筑风格。

德华银行旧址位于经二路191号,经二路纬二路交叉口东北侧,建于1901年,是一座双坡红瓦的二层德式别墅,并有地下室一层,这也是德国人在济南建造的第一座建筑。建国后,这座大楼又先后成为济南市人民银行,1980年一度为济南市工商银行的办公用房。

洪家楼天主教堂坐落于洪家楼1号,1901年兴建,1905年建成,由方济会会士奥地利籍修士庞会襄设计。1902年,天主教山东北境教区的方济各会荷兰籍主教申永福(EphremGiesen)在得到“庚子赔款”以后,主持在洪家楼动工兴建新的主教座堂,到1905年座堂完工。图为1912年的教堂。

泺口附近的津浦铁路黄河大桥,它从1909年7月大桥正式开工,直到1912年11月16日才建成,耗时三年多,图为竣工后的泺口黄河大桥。此桥至今仍在服役。

齐鲁大学(Cheeloo University),正式校名为山东基督教共和大学,为1904年至1952年在中国山东省办学的一所教会大学,由来自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的14个基督教教会组织联合开办。图为1917年,由校友出资捐建的齐鲁大学校门。

位于经五路324号山东省立医院院内的仁和楼,该建筑是山东省立医院院内最老的楼,也是济南商埠区占地最大的西式建筑。1897年,德国人在此创建了“万国缔盟博爱恤兵会医院”,以便为修建胶济铁路的员工提供医疗服务,后被日本人窃据。现为山东省立医院中心院区古建筑。

为了承办1925年的第12届华北运动会,济南在千佛山北麓(今文化西路)临时开辟了运动场,后来称为“山东省立第一公共运动场”。1929年,省府对场地进行维修,增建球类及田赛场地,更名为“山东省立民众体育场”。

1928年3月4日,北京清华大学人类学专业安丘籍学生吴金鼎到历城县龙山镇(今属章丘)城子崖进行考古调查。次年7月至10月,先后考察4次,发掘出石斧和黑陶片。这一发现,引起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重视。图为当年的考古发掘人员合影。

1928年3月16日,蒋介石建立南京政权后,实行第二次“北伐”,蒋之第一集团军进占济南。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名,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准备用武力阻止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上图为被日军打死在济南日报社外的北伐军士兵。这样的摩擦积累起来最终引爆了济南事变,史称“五三惨案”。

1928年“五三惨案”时期,日军在经四纬八设置的路障。盘查来往行人,不准行人通过。

1928年5月,位于济南无影山的军火库被日军炸毁。当年二十余间弹药库房同时起爆,爆炸持续二十多分钟,济南山摇地动。黑烟形成巨大的蘑菇云,附近民房被震塌多处,并震伤多人,价值20万元的弹药顷刻化为乌有。

1929年,日军在正金银行前设立的防御工事。

1929年4月4日,接交胶济委员举行第二次会议,日方决定自18日起撤兵。1929年5月,日军在济南胶济车站内等车撤离前往青岛。(图源:《日本侵华图志·山东问题与济南惨案》)

济南护城河洗衣服的妇女(1929年摄)。

1929年,津浦铁路恢复通车。5月27日,由北京至南京的孙中山灵榇路经济南。上午8时40分,灵车抵济南,沿途民众肃立恭迎。迎榇大会在车站隆重举行,会上播放孙中山讲演录音。6月1日,孙中山灵榇安葬于南京紫金山,济南各界举行公祭,并停止工作与交通3分钟,以志哀悼。

1929年拍摄的济南教堂(今齐鲁医院)。

历城辖区的孤峰华不注山。1929年,岛崎役治摄。

图为1929年5月的张夏火车站。在车站东面有一座德国水塔。

1931年8月出版的《亚东印画辑》,载有位于珍珠泉院内、民国时期的山东省政府所在地。

1936年6月,梁思成和林徽因一起到济南考察古建筑。他们到了四门塔、龙虎塔、九顶塔和灵岩寺等地。当时的四门塔荒草丛生,他们还不顾劳累,对古建筑进行清理扫除,使这些古建筑重放光彩。梁思成、林徽因还考察了神通寺一带的朗公塔,元、明两代墓塔30余座,以及千佛崖唐代造像和涌泉庵等古建筑。上图为1936年,林徽因在四门塔所在的神通寺墓塔林考察。

1936年10月,齐鲁大学师生在灵岩寺游玩。

1937年12月26日,日军又自泺口渡河,炮轰济南。12月27日,日军炮轰济南竟夜。凌晨,国民政府第三集团军第十二军孙桐萱所部奉韩复榘令丢弃济南,不战南逃。旧军阀马良等人迎接日军入城,济南沦陷。图为占领天桥的日军。

1938年3月23日,济南广播电台在中山公园落成。

1938年年末,胶济铁路济南站并入津浦铁路济南站工程动工。1940年4月完工,胶济铁路济南站大部分客车线和联络线被拆除,新建了车站通往市区的道路和站内地下道。上为津浦铁路济南站,下为胶济铁路济南站。

1940年6月出版的《亚东印画辑》,载有夏天的大明湖,游湖的画舫停在岸边,几位歌女,或坐,或立,等着客人前来。

上世纪40年代,在济南西郊机场登机的旅客。

1940年代,济南近郊龙洞圣寿院的游人。

1942年,灵岩寺附近的民居。

1942年3月12日,伪市公署决定重修皇亭体育场,并改称为“市立体育场”。上图为皇亭体育馆资料照片。(图源“佛慧山翁的博客”)

1950年,瑞蚨祥的工作人员张灯结彩迎接国庆。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俱兴,文化繁荣。图为50年代初期建成不久的光明电影院。

1955年,公交车从泉城路百货大楼前经过 。

1956年1月,济南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图为1月19日,各行业报喜队到省委报喜。

奠基于1958年的济钢,是共和国缔造的第一批地方骨干钢铁企业。

1958年度长清县篮球赛女子冠军队合影

1959年4月11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副主席朱德视察济南柴油机厂。

1959年4月13日,毛泽东同志视察东郊人民公社,察看了大辛庄生产队的麦田管理情况。

1950年代的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

1959年,黄台发电厂第一台机组正式发电典礼。

1960年3月4日,山东省内最大的纺织企业——国营济南第二棉纺织厂动工兴建。1967年1月建成投产。国棉一厂的门口还曾经加挂过“二厂筹备处”的牌子。

1962年国庆前夕,济南百货大楼职工陈设橱窗。

1965年的济南护城河。

上世纪60年代,修建中的卧虎山水库。

还有雪野水库。

1968年,济南各界庆祝英雄山革命烈士纪念塔落成典礼。

1969年,济南八一礼堂前盛大的国庆游行。

70年代的济南某食品店内景

70年代的济南公交车上

1975年,新天桥竣工通车。

1977年元月开通首条电车线路

1979年的泉城路济南百货大楼内景。(图源“爱济南”)

70年代的章丘车站街上的行人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的人们正在济南火车站排队购票(作者:于建勇)

马市街的街坊在拉呱。

1980年的济南街景,右侧是建设中的济南人民商场。

1983年,济南经七路上的2路电车。

1984年3月10日,济南市环城公园建设工程正式动工。济南环城公园长6.2公里,面积40.7公顷,把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四大泉群和大明湖连成一片,形成以亭台楼阁、花窗月门、傍依湖山泉水为特色的园林中心。1986年9月竣工。图为开工典礼盛况。(张孝林摄)

1986年3月11日,济南市工商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工。至10月竣工,全市有1.6万人参加治河义务劳动。

1988年8月1日,济南市首座立交桥“八一”立交桥正式交付。(作者郑立强)

1989年4月2日,济南花园路上。(薛尧摄)

1989年,叫了许多年的金牛公园,改名“济南动物园”。

80年代的济南舜井街。(图源“爱济南”)

莱芜官司商场旧貌。

80年代,济南长途汽车总站

80年代的长清县人民法院老照片

80年代的章丘县人民医院

90年代的芙蓉街。(图源“山东商报”)

济南市工人文化宫位于济南市经二纬三路。原为建于1932年的新济南电影院,1950年重建定名为职工剧院。济南市总工会为满足职工文化生活需要,于1954年7月以职工剧院为基础组建了济南工人俱乐部。1967年1月16日,济南工人俱乐部改名为济南工农兵文化宫。1972年5月5日,正式改名为济南工人文化宫。图为1990年的济南工人文化宫。

90年代的大纬二路

1991年改建后的第一百货商店。

1992年,时任济南市市长的谢玉堂到章丘指导工作。

再重点介绍一下济南的老火车站,即津浦铁路济南站。在90年代,济南的这座火车站很有特点,深受市民喜欢。那时候很多外地人来济南,第一眼看到它都被震惊了,吸引了。

在二战结束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手册上就建议,“到远东最值得看的第一站”,就是当时的济南站。

这座建筑由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登上清华、同济的建筑类教科书。

济南老火车站内部照片

有官员说,看到这个钟楼,就想到了殖民主义侵略者的头盔。1992年,在巨大的争议和众多反对声中,这座德式建筑被拆除。

拆除中的钟楼

1992年7月1日,济南站外开始拆除行李房。(图源“文化济铁”)

1992年7月18日拍摄济南站拆除场景。(图源“文化济铁”)

1992年7月18日拍摄行李房拆除场景。(图源“文化济铁”)

上图为1992年7月26日建成通航的遥墙机场。济南的老机场张庄机场始建于1938年8月。日军出于侵略之需要,在张庄村北修建了一条土质跑道。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原跑道基础上修了一条长1000米、宽100米的沥青跑道。1954年,人民空军在张庄机场沥青跑道的基础上修建长2200米、宽60米的水泥混凝土跑道。从1969年始至1980年,民航划归空军建制。1992年7月26日,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建成通航,济南民航自此结束长达34年的军民合用时代。

1993年,济青高速公路主线工程建成通车典礼。横贯山东半岛的济青高速公路连接了济南、淄博、潍坊和青岛等重要城市,全长318公里,穿越了5条国道、15条省道,1993年12月18日建成通车。济南起始点称为“零点立交”。

1994年,改建后的济南人民商场。

1994年,长清组织“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这是学生宣传队走到邮电大楼附近。(图源“济南长清环保”)

1995年,原地重建的新济南站启用。(图源“齐鲁壹点”)

旧时光里的人生百态,

早已在岁月的洗礼中消失不见。

好在社会虽然多变,

但一直有人不忘从旁记录。

最美的不是留住时光,

而是唤醒记忆,

能在其中觅得过去的点滴风采,

便是这些珍贵照片的意义所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