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国歌”曾被修改,它与现在的国歌有什么区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234歌词军歌词 1978年,“国歌”曾被修改,它与现在的国歌有什么区别?

1978年,“国歌”曾被修改,它与现在的国歌有什么区别?

2023-12-31 19: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78年,“国歌”曾被修改,它与现在的国歌有什么区别?

国歌是一个国家尊严的标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被人们反复传唱了50多年,是世界著名的国歌之一。但是,也许有一些年轻人还不知道,国歌的歌词也曾经历过一段修改。

居安思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众多大咖云集北京,要从1000多首作品里选出一首作为祖国的代国歌。当时从国歌征集启事发出到最后选定的时间是71天,最终当选的是《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聂耳,这原来是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

据史料记载,在遴选国歌的过程中,刚开始有一些人并不是很认同《义勇军进行曲》。

持反对意见者认为,《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至少是歌词里的某些词语已经有些过时了。

比如,“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就不妥,已经过时了,应该改掉。

最后,领导在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认为不必修改歌词,“我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虽然全国快解放了,但还是受帝国主义的包围,不能忘记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压迫。我们要争取中国完全独立、解放,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所以还是保持原有歌词好”。

居安思危是非常宝贵的品质,面对逆境,大家容易抱成一团,一起奋斗,共同克服难关;面对顺境,也就是一片形势大好时,是不是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往往能够决定个人、组织甚至国家,能够走多远。

广泛的传唱度

《义勇军进行曲》的脱颖而出,还因为它彰显了当时的遴选主体们,对以往历史和民意的充分尊重。

它问世于全面抗战时期,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著名音乐教育家、画家丰子恺先生在《谈抗战歌曲》一文中说:“连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自村夫牧童之口。”

这句话足以证明,《义勇军进行曲》在当时不仅是大城市居民耳熟能详的,就连荒山农村的村夫牧童也会哼唱。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在埃及的金字塔下边听到有人唱《义勇军进行曲》。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美国讲学期间,听到小孩吹口哨,吹的也是《义勇军进行曲》。

更有意思的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曾经专门演唱过《义勇军进行曲》。

据说,这位在著名音乐剧《游览船》里演唱《老人河》而一举成名的演唱家,能用英、中、俄、法等20多种语言演唱。

保罗·罗伯逊曾经专门在纽约用英语演唱《义勇军进行曲》,还灌制了一张名为《起来》的中国革命歌曲唱片。

历次修改历史

《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修改歌词是在建国前。

1949年4月20日至25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举办了一个世界和平大会。

各国代表团进场都要演奏国歌,当时我们还没有选定国歌,代表团成员几乎一致同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入场时演奏的歌曲,只不过经过认真考虑后,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修为“中华民族到了大翻身的时候”。

1978年的时候,我们又进行了一次《义勇军进行曲》的修改,即1978版本。

可以说,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是原版的更好一些。

转眼到了1982年,一直被改来改去的歌曲又回到原点,同年,全国人大代表大会正式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而不再是代国歌了。

结语:

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国歌的沿革更替,不啻是国家历史的一个缩影,将这些史料中新旧囯歌歌词、旋律进行对比,也为读者提供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诗歌和音乐的文献资料,从中可以窥见文化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变迁。

国歌是有双重功能的诗歌和音乐作品:一方面,它是代表国家的歌曲,另一方面,它又是高度概括和具有鲜明民族性的文艺作品。

所以,田汉、聂耳虽已千古,但今天当我们重唱《义勇军进行曲》时,就会想到曾经的民族苦难、国家灾难,就会联想到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平型关大捷,还有冀中平原的地道战等。

同时,我们不但可以了解中国历史上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政-治生活,还可以增长多方面的知识,对提高民族学、社会学和文学艺术的修养都是有帮助的。

国歌,是爱国主义的好教材。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