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11代酷睿:别家没告诉你的细节,都在这里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1代酷睿不支持PE 解析11代酷睿:别家没告诉你的细节,都在这里了

解析11代酷睿:别家没告诉你的细节,都在这里了

2023-10-13 02: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什么我们敢这样说?因为11代桌面版酷睿和10代移动版酷睿一样,都采用了平均每核心512KB的L2缓存和平均每核心2MB的L3缓存设计。而11代移动版酷睿所使用的Willow Cove架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将每核心的L2和L3缓存分别加大到了1.25MB和3MB。要知道,缓存的设计其实算是CPU架构中相当有特征的部分,因此仅凭缓存大小,我们就能看出11代桌面版酷睿的真实“血统”。

请注意,我们并不是说,把10代移动版的架构搬到11代桌面CPU上来卖不行,因为11代桌面版酷睿的单核性能确确实实还是远超10代桌面版酷睿,而且也超过了AMD的5000系锐龙桌面版。客观来说,它的技术依然可以说是领先的,只不过不是Intel自己现有的最先进方案罢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Intel不直接使用11代移动版酷睿的同款架构呢?我们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来自制程。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点,Intel对于自家半导体工艺的命名非常谨慎。只要是没有达到预期的下一代半导体密度,他们就不会更改命名里的数字。说得更直白一点,比如说Intel现有最新的10nm SuperFin制程,它实际上已经是Intel的第三代10nm工艺了——真正做出来的半导体沟道,可能实际上是9nm、甚至是8nm的。但因为它没有达到预期换代的目标(7nm),所以Intel依然会以“10nm”来命名它。大家熟悉的14nm也是同理——只要它没有达到10nm的密度水平,哪怕实际上它已经做到了11nm,Intel对外还是会称其为“14nm+++”……

很显然,这样一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之所以桌面版11代酷睿会采用移动版10代酷睿的架构,是因为它们之间的制程差距其实没有看起来的那么大,所以“移植难度”不大。相比之下,移动版11代酷睿本身所用的10nm SuperFin制程,和桌面版11代酷睿的“14nm+++”实在是天差地别,由此就造成了两者架构也不能共通的结果。

引入一票新指令集,只是Intel的常规操作

除了架构的改变之外,桌面版11代酷睿这一次的另一大改变,就是它一口气增加了包括AVX-512、DL-Boost、GAN2.0等在内的一票新指令集。其中AVX-512主要用于多媒体内容创建,而DL-Boost和GAN2.0则主要负责AI加速。

不过,如果大家平时多有关注科技资讯(比如我们三易生活)就应该知道,AVX-512其实是一个很老的指令集了——它最早可以追溯到7代酷睿X平台上,也就是i9-7980XE那一批CPU,最早是用于加速大型3D游戏制作、视频渲染等专业软件的运作效率。但后来,Intel在10代移动版酷睿上将AVX-512引入了移动端,而如今又在11代桌面版酷睿处理器里把它带到了一般家用设备里。

如此一来,有些朋友可能就会觉得奇怪了:很少有人会用低功耗的笔记本渲染视频或者进行3D建模,而且AVX512在一般的游戏软件里也都不会被启用。更何况这个指令集对于CPU的负担极大,一般在使用AVX-512加速运算的时候,CPU都会发生降频现象,反而会导致其他没有使用该指令集的应用程序速度变慢。那么,为什么Intel还要执意将这样一个“专业向”的加速处理技术引入自家的移动端和家用级别CPU呢?

其实,回溯Intel的历史就不难发现,他们并不总是在CPU的硬件架构设计上领先,但在CPU的指令集标准方面,Intel从没失败过。不管是当年的MMX与3DNOW之争,还是后来的AVX与SSE5之争,Intel都靠着更早的布局,更多的软件商支持,让竞争对手们放弃了他们自研的CPU指令集,不得不转过头来兼容Intel的标准。

靠着新指令集,桌面版11代酷睿的视频编辑和AI加速性能已经大幅超过了对手

就拿Intel这一次的桌面版11代酷睿来说,它的登场意味着Intel现在从移动端到家用平台,再到企业级和工作站领域,全线实现了对AVX512指令集、对DLBoost指令集的支持——尽管我们现在可以说这两个指令集在常用软件里其实都很少见。但这种“全产品线统一”的指令集,却极大地方便了软件厂商去进行适配。或许,要不了多久,我们熟悉的一些游戏大作、一些常用的办公软件、直播软件、作图软件,就会能够利用上11代酷睿的这几个新增指令集。而这也就意味着,其他的竞争对手(不只是AMD、也包括威盛、兆芯、海光、津逮等国内x86架构CPU品牌)将会再一次因为“软件优化水准”而与Intel拉开性能差距……而这,只不过是Intel玩了几十年的常规操作。

新产品线“歧视”i3?其实是因为后面还有大招

最后,我们来谈谈桌面版11代酷睿这一次略显奇葩的产品线构成。简单来说,桌面版11代酷睿这一次有且仅有i5到i9级别的产品线,整个i3、奔腾、赛扬产品线虽然也会推出新品,但基础架构会继续沿用桌面版10代酷睿(严格来说其实是桌面版6代),没有新设计加成、也不支持所有的新指令集。

为什么Intel要这么做?一方面来说,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虽然Intel和AMD如今激战正酣,但市场竞争激烈的主要是中高端的“游戏处理器”,以及定位顶级的工作站和服务器市场。对于入门级产品线,两家其实已经很长时间都不太上心了。况且,那些只用来处理最简单的文字工作,或者单纯看个电影的“入门级PC”,如今的低端处理器性能已经完全够用,厂商们根本就没有必要为其提供大的硬件升级换代。

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桌面版11代酷睿其实已经是“迟到”的产物,而在它的后面,完全采用新架构、新制程,具备x86 CPU史上罕见“大小核”(最高16核24线程)设计的12代酷睿最快可能在今年秋季就会登场了。而它将会实现Intel桌面和移动端久违的架构与制程统一,彻底终结现在的产品线乱象。

既然真正的“大杀招”可能还有不到半年就会面世,Intel又有什么理由非得在既不引人注目又没什么钱赚的入门级市场上花那么大心思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