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大小,越级性能。工位里的零刻SER5Pro重度使用分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1800h和5800h知乎 极致大小,越级性能。工位里的零刻SER5Pro重度使用分享

极致大小,越级性能。工位里的零刻SER5Pro重度使用分享

2023-03-26 18: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家好我是摸鱼人 阿鼠,是一名网管和清洁工以及打杂人员,每天听到最多的话就是网管给我泡一个方便面加火腿肠,再来个冰红茶。

好了不吹水了,阿鼠我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公司各种各样问题的处理和设备的维护,恰逢这次公司给我批了一点预算,于是便有了下面的这篇文章。写在前面加油打工人,把公司干倒闭。

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每年设备盘点之后总是想着把自己现在用的办公主机升级一下。正好今年申请了点预算,于是准备先把自己的电脑更新一下。因为工位空间的问题,所以当时想着搞一个itx主机,但是最近不管是amd还是intel的主板都价格到离谱的程度。早年b450重炮手,一张新的350块钱,现在二手都要到了接近500,更不要说b450i的主板现在二手已经高居不下。年前家里购置了sei12pro体验感非常的好,没有看到合适的itx配件,索性一咬牙直接选择了零刻的性价比爆款SER5Pro。

为什么选择 零刻 的SER5 Pro有几个方面,品牌,性能,价格,空间大小,系统,售后。

零刻作为国内外mini pc的佼佼者,凭借着超高的性价比和优秀的售后服务,常年霸占着京东,亚马逊,ebay等电商购物平台minipc的销售榜榜单,我身边喜欢minipc的朋友也不少也从itx/nuc逐渐的入坑了零刻。性能方便,零刻的产品线非常的丰富intel产品线系列从入门的n5105到最新的12代i7-1260p,amd产品线则是r5-5600h到r9-6900hx,从入门到顶级性能2个厂家的产品线全部覆盖了。可以选择的空间就比较多了。像是本次我选择的SER5Pro 5800H款 更是在前段时间刚刚降价,瞬间成了minipc的性价比爆款,销量更是直接冲到了个个minipc销售榜的榜首,准系统1595的价格,32g内存+500g固态的版本2385元的价格也是性价比非常高的。

之前使用的主机于a4纸的对比与SER5Pro和之前使用主机的大小对比。当然相比于普通办公主机,零刻最大的优势就是巴掌大小的同时将性能做到了更强。之前放到工位需要把电脑放到下方的电脑柜子中,每次开机需要手动打开工位的柜们,现在把小巧的主机直接放置在显示器下方,完全不占用其他地方,ser5pro为例,长11.3cm,宽12.6cm,高4.2cm,一个手掌大小。

商用环境下比较注重的几个方面我觉得零刻都可以比较好的覆盖了,自带Windows11 专业版正版系统授权,而且专业版相对于家庭版来说功能管理功能也更加的齐全。

3年质保,并且机身没有增加防拆贴,维护的时候可以很方便的拆开对硬件进行维护更新或者是清理工作。开箱SER 5Pro系列CPU使用了基于7nm工艺的AMD Ryzen7 5800H,显卡方面则是使用的集成显卡Radeon Vega8。目前在售有两个版本,32g内存,500g固态价格2395元,还有准系统版本,价格1595元。本篇文章开箱的是32g/500g版本。

红色的SER字符风格就很AMD,包装整体扁平化设计,给人的感觉很深邃和商务。

包装内也很简单,分别是主体和配件盒,取出配件盒里面的附件如下。

2根hdmi线,一长一短,短线用于在显示器后面壁挂时使用。65w的航嘉电源体积感觉控制的不错,连接电源的电源线一根,以及螺丝刀,一包螺丝配件盒vesa显示器挂架。

SER5Pro从外观上看就很“零刻”的家族式设计,通体黑色的外观简约商务风,依旧是4面透气的工业设计,上方和左右两侧都是黑色的透气网,后方是风扇出风口。

机器的前方有2个usb3.2接口,1个全功能接口,支持视频输出以及pd供电,旁边的3.5mm的音频接口为二合一设计,红色电源按键内置led灯可以通过灯光查看到电脑运行状态。而左边则是cmos的清除按钮。(一点个人建议,能不能把type-c口还有3.5mm放到后面这样连接屏幕和音响更加方便。。)

拆解办公主机每天都需要长时间的开启和重度使用,所以对机器性能稳定性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也是把ser5pro机器拆开看一下。

打开地板首先看到的就是一个2.5寸的硬盘位,硬盘位下方式系统风扇,为机器内部的主板固态以及内存进行散热。

SER5Pro 32/500g 版本使用的英睿达的2条16g的ddr4 3200频率的英睿达内存,主板上的双内存槽最大支持32g*2的内存容量,现在内存价格不断下跌,不过32g的内存完全够我用了,也不需要更换了。

金士顿的pci4.0的m2固态硬盘,因为前段时间购买了1t的pci4.0固态后面跑分的时候会使用1t的固态进行测试。

整体拆解比较方便,相对后期的维护来说也简单很多。

在拆解之后我个人感觉ser5pro的做工和散热系统非常的优秀,散热系统在保留着大受好评的双层散热结构和四面通风的同时,悄无声息的对cpu散热进行了升级。

cpu的风扇可以方便使用两个螺丝固定可以方便的拆下,后期使用时间长了之后可以方便的进行更换,这一点还是要好评的,对于后期的维护感觉非常的友好。

散热器使用了双热管直触工艺,来应对5800h这颗45w功耗的cpu。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还进行了黑化处理以及增加了大面积的均热板,感觉这都是非常高端的显卡或者是cpu散热上才会有的设计。这次在ser5pro居然看到了,在这方面还是用料十足的。拆解总结:SER5Pro 采用了基于7nm工艺的AMD Ryzen7 5800H 8核心16线程 频率3.2-4.4GHz功耗45w,显卡方面则是使用的集成显卡Radeon Vega8,16g 3200MHz *2的英睿达内存,以及金士顿500g的固态,整体的做工和更新之后的散热系统比较优秀用料十足。同时机器预装了Windows11专业版系统,对于用户来说非常的省心。日常重度使用体验

我先给大家看下我工作时候的状态吧,平时就是大概开机之后先运行聊天软件这样让公司的人可以找到你,聊天软件有,QQ,微信,企业微信,钉钉。然后浏览器 开始摸鱼,一边角落里窗口化看比赛。摸鱼2个小时之后忽然想起来还有工作没干,于是开始工作。浏览器最小化。打开几个文档,还有打开4-5个远程桌面,再打开几个向日葵,在打开几个PL/SQL,DBeaver, MobaXterm,好了一天的工作基本上就完成了。我把现在的运行软件的状态和占用给大家截图一下。可以看到我这种高负荷摸鱼的窗口多任务情况之下,5800h搭配32g内存的表现还是非常优秀的。cpu和内存的占用都不高。比我原来的i3-7100t好很多。(表情包哭泣)

当然有时候还会被老板强制性的安排工作比如临时处理图片这种情况也是不在话下的。Lightroom和Photoshop更是可以毫无压力的流畅运行,一次压缩导出接近100张图片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工作累了吧打工人,玩会游戏,顺便跑个分吧工作累了,摸个鱼,打开一局联盟看看。

1080p下(公司的电脑只有1080p,vega8的表现非常的优秀,游戏开始之后100多帧,团战的时候走位流畅。

整体流畅度很不错,稳定在接近120帧,机器稳定运行没有什么压力,临近下班划水的动力更足了。摸鱼时给电脑跑个分吧。

鲁大师跑分分数88w以上,击败了全国76%的用户。性能方面不管是办公还是用来轻度游戏都是不在话下。

使用cpuz查看cpu参数,可以看到cpu跑分单核跑分590多核心跑分4487,在对比列表中没有找到i3-7100t,使用i5-7600k作为对比可以看到性能提升非常的明显。

使用aida64内存测试,搭载的这两条ddr4 3200的内存在读取速度达到了46000MB/s以上,写入达到了42000MB/s,拷贝41500MB/s,延迟75.8ns,整体表现还不错。

固态使用自己更换过的1t海康c4000eco进行跑分读写,经过测试读取速度可达到3700MB/s写入达到3400MB/s,现在固态价格这么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进行更换。总结

作为公司日常办公的我重度使用的主力电脑而言,性能上完全满足了我的需求。多任务多窗口多远程桌面的多负载办公的情况下,零刻ser5pro在提供高性能的同时也比较好的均衡了散热系统,摆放在桌面上非常的安静。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极大的解决了工位的空间,可以将桌面的一些资料移动到下方的电脑柜中,保持干净清爽的桌面。缺点:俗话说的好没有完美的东西,日常使用中都是很满意的那是否有不满意的地方呢?总的来说还是有的,个人感觉就是拓展性的方面,另外就是配置的可自主选择性。usb接口的兼容性方面还是可以使用hub解决一下的,但是公司商用的环境下,部分老旧的设备比如并口,com口等目前还是无法处理的,不过本身这也是两个对立面的东西,想要极大的节省空间和更多功能的接口本身就是不兼容的,不过需求类似功能的接口找一台之前的老主机挂上服务共享过来不就可以了。视频接口只有hdmi接口并没有dp接口,以及全功能type-c接口在前面是我个人希望可以改进的点。第二点来说,就是自主选择性了,以我个人的重度使用为例,我日常工作各种奇奇怪怪的应用再加上浏览器里一堆摸鱼的网页和qq,企业微信,钉钉,以及微信五六个聊天软件同时挂着,32g的内存还满是富裕的,但是对于很多普通用户而言,可能8+8g的内存搭配500g的固态就完全够用了,至于为什么不选择准系统,零刻非准系统版本自带win11专业版正版,你们懂吧。

最后,感谢各位的支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