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像:大师罗丹盖章的“顶峰”之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08串珠打结方法图解法 巴尔扎克像:大师罗丹盖章的“顶峰”之作

巴尔扎克像:大师罗丹盖章的“顶峰”之作

2024-06-05 13: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02年周迅陈坤主演了一部电影《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这部电影首先在法国上映,还获得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那么片名中的“巴尔扎克”也绝不是曾大咖的热度而已,因为这部片正是围绕着巴尔扎克的小说来展开的。不仅很多电影、文学作品围绕着巴尔扎克来开展画面和情节,雕塑作品中也有以巴尔扎克为中心的,最突出的代表便是巴尔扎克像了。

一、罗丹:塑造巴尔扎克,是我的荣幸

巴尔扎克像由著名的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创作。巴尔扎克像的主角巴尔扎克是个影响力与罗丹并驾齐驱的角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远远超越了罗丹。1799年5月20日巴尔扎克出生于法国一个中产家庭,17的巴尔扎克本来先是进入了法律学校学习,但或许是中产阶级的家庭教育以及本性中的独立与果敢,巴尔扎克他非常有主见,两年之后已经开始实习的巴尔扎克毅然退学甚至不顾父母的反对,一心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父母见拗不过孩子就决定给他两年“试用期”,行就继续不行就乖乖回去当大律师。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最伟大的人中的名列前茅者”

就这样巴尔扎克开始埋头写作,别说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第二年4月就完成了《克伦威尔》。这部作品体裁非常特殊是五幕诗体,并且还是一个悲剧。冷门的体裁外加不太讨喜的题材,巴尔扎克文坛初舞台就这样惨败,并没有拿到什么出场即封神的爽剧剧本。但两年的试用期才刚过去几个月,巴尔扎克依旧非常沉浸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世界,只不过父母觉得他恐怕在文学创作上是没什么大发展了,所以看到在家读书的巴尔扎克气不打一处来,甚至横加阻挠。这一下就爆发了巴尔扎克的家庭矛盾,不过倒也从另一方面点醒了巴尔扎克,想开开心心搞创作就必须先实现经济独立,不用在钱的问题上看父母脸色,也就没人能限制他了。

所以为了赚钱,巴尔扎克开始走流行小创作的道路。但那几年掌管艺术的女神好像不太关照巴尔扎克,他写的作品都没出圈,和人合伙做生意开印刷厂、铸字厂等也纷纷宣告失败,心高气傲的巴尔扎克因此债台高筑。但即使这样,巴尔扎克仍没有放弃自己一门心思要投入的文学创作事业,他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部部书地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都写过,终于到1829年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朱安党人》问世,这部他现实主义创作的初体验,也终于给了巴尔扎克出圈的机会。随后两年,《驴皮记》的问世就更是把巴尔扎克从文坛“新秀”的位置往上更推了好几个层次。1834年《高老头》的登场,就已经扎扎实实地奠定了巴尔扎克在文坛“天王”级别的地位,此后他一路向上,巴尔扎克一生共创作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令人记忆深刻的人物形象,这些被合称为《人间喜剧》,巴尔扎克成为当之无愧的“现代法国小说之父”。

《人间喜剧》,一部“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巴尔扎克的作品影响力甚广,所以1891年当时的法国文学家协会就想着找个方式来纪念一下这位文学大咖,思来想去刻一尊雕像似乎是不错的选择。那么这尊雕像找谁来刻?这可是巴尔扎克文学界的扛把子,必然要找雕刻界的扛把子才能匹配和放心。于是协会的人找到已经雕出了《思想者》,并且早就是雕刻界第一人的罗丹来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听到协会的请求,罗丹的内心其实是很激动的,因为罗丹本人对巴尔扎克就十分欣赏,算得上是迷弟一位,巴尔扎克的文学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激情和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让罗丹深受震撼和感动,所以能为巴尔扎克这样一位巨匠创作雕像,罗丹自然是十分愿意也热情十足的。接下任务的同时,罗丹还立下flag:“我要做一番非同寻常的事业。”

二、巴尔扎克像,证明了罗丹的坚持

就这样带着内心深切的敬仰与无限的创作热情,罗丹全身心地投入了创作。因为罗丹十岁的时候巴尔扎克就已经去世了,所以为了寻找形象感觉,他翻阅了大量资料、书籍,并且为了找到最贴合的感觉,先是疯狂“打草稿”先后创作了四十多件巴尔扎克的形象习作。并且在罗丹的构思中,他要做到的并不是简单的形似,而是能反映出这位伟人般的文豪他那种对信仰的坚定,他不息地战斗力与伟大的战略精神。其中还发生了一个十分意外的小插曲,就是罗丹在巴尔扎克刚完成之时曾经询问过自己助手的意见,结果助手第一句话说的是:“这双手雕得太好了。”罗丹听完立马拿起锤子,敲掉了这双手,因为他怕这过于优秀的手喧宾夺主,所以宁愿让他有一些类似留白的“缺憾”也不能模糊了焦点。而敲掉双手的巴尔扎克雕像,也确实精神更为突出,犹如在月光下行走、思考般栩栩如生。

巴尔扎克像,让罗丹感受了“震惊三连”

可更让罗丹意外的是,当他把自己最满意的这件作品交到委托人手中时,对方竟然要退货,把话还说得特别难听,说罗丹的这个作品是企鹅、雪人、煤堆、怪胎、不成形的幼体动物……总之就是不像个人,更不像个伟大的人就对了。罗丹的作品不仅被这位“金主”无底线地吐槽了一番,甚至在当时社会上人们也普遍认为,这是19世纪末颓废风气和精神错乱的象征。但罗丹就像当年坚决不放弃写作的巴尔扎克一样,始终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同时也有一批当时艺术界说得上话的人物,比如:作家左拉、法朗士、画家莫奈、劳特累克、音乐家德彪西等人,都站队支持罗丹还为罗丹发声。

罗丹所刻画的巴尔扎克的形象,是他广泛阅读巴尔扎克作品和传记之后,最终从《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在灵感的召唤下,半夜披衣起床的情景。这是巴尔扎克生活中一个看似非常寻常但却极富魅力的瞬间,这个瞬间他被灵感所包围,深夜月色又更增添了这份灵感之光的魅力。罗丹在刻画时将巴尔扎克整个人包裹在宽大的睡袍中,这就很符合这个情景的现实情况。雕刻时罗丹并没把注意力都花在对外在形象与形体上,而是更关照人物的内心、感情、精神,着力与呈现人物的命运和饱满震撼的力量。

为此罗丹把稿子改了又改,最终他的自信与执着也得到了世间的热烈反响,1939年巴尔扎克雕像被铸成铜像矗立在巴黎,只不过那时候罗丹已经去世22年了。巴尔扎克雕像集严谨写意于一体,巴尔扎克在创作所迸发到的“骄傲、自大、狂喜和陶醉”,都在罗丹的线条中层层透射出来,不仅成为罗丹雕塑生涯中的代表作之一,更成为罗丹个人所盖章认定的“一生的顶峰,全部生命奋斗的成果,美学理想的集中体现”。

参考资料:

《蒋光宇.   巴尔扎克雕像的手. 《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 2011 》

《程代熙.   罗丹和他的巴尔扎克塑像. 《 CNKI 》 , 1980 》

《 王怡萌.   "一个元素的面孔"两位大家的灵魂——罗丹创作巴尔扎克像的真实思想研究. 2016 红影.   罗丹和《巴尔扎克像》. 《 VIP 》 , 2008 》

《 蒋光宇.   巴尔扎克雕像的手. 《 CNKI;WanFang 》 , 2011》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